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林安梧访谈录:后新儒家的焦思与苦索 林安梧讲述 山东人民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林安梧讲述著 | 林安梧讲述编 | 林安梧讲述译 | 林安梧讲述绘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林安梧讲述著| 林安梧讲述编| 林安梧讲述译| 林安梧讲述绘
    •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7-07-01
    • 字数:380千字
    • 页数:442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209105712
    • 版权提供: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林安梧讲述
    • 著:林安梧讲述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48.00
    • ISBN:9787209105712
    •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7-07-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5-01
    • 页数:442
    • 外部编号:900673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 1
    ……………………………………………… 1
    一、家庭与求学历程………………………………… 1
    (一)祖上与家庭…………………………………… 3
    1.寻根………………………………………… 3
    2.家庭生活及父母的影响…………………… 5
    (二)小学与中学求学历程……………………… 14
    1.小学求学经历…………………………… 14
    2.初中求学经历…………………………… 15
    3.高中求学经历…………………………… 17
    (三)台湾师范大学求学历程…………………… 26
    1.师大中文系学习经历…………………… 26
    2.师大中文系各类活动经历……………… 34
    3.师大中文系学习训练的影响…………… 39
    (四)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求学历程…………… 42
    1.台大哲学研究所学习经历……………… 42
    2.研究生阶段各种活动经历……………… 48
    二、工作与访学经历………………………………… 51
    (一)《鹅湖》月刊工作………………………… 53
    (二)教育与研究工作…………………………… 59
    1.早期授课经历…………………………… 59
    2.台湾清华大学工作经历………………… 62
    3.参与通识教育…………………………… 68
    4.创办台湾南华大学哲学所……………… 72
    5.回到台湾师大…………………………… 75
    6.关于参选台湾师大校长之种种………… 80
    7.慈济大学及玄奘大学工作经历………… 95
    8.其他兼课工作…………………………… 97
    9.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103
    (三)交流访学历程……………………………… 109
    1.交流访学经历概述……………………… 109
    2.对外交流………………………………… 111
    3.与大陆的交流…………………………… 117
    4.对大陆及大陆学术的看法……………… 121
    三、学术思想…………………………………………125
    (一)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及
    中国哲学建成问题………………………… 127
    1.中国传统哲学研究……………………… 127
    2.中国哲学的建成及其合法性问题……… 137
    3.格义与逆格义(反向格义)…………… 140
    4.哲学研究的语意与语感问题:
    中国式话语与东西方对话……………… 145
    (二)后新儒学…………………………………… 150
    1.后新儒学概述…………………………… 150
    2.后新儒学与良知学……………………… 155
    3.后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158
    4.关于“后后新儒学的漫谈…………… 162
    (三)宗教思想与意义治疗学…………………… 164
    1.前辈的影响与意义治疗向度的开启……… 164
    2.宗教与意义治疗学……………………… 169
    3.华人心理学与意义治疗………………… 175
    (四)诠释学……………………………………… 179
    1.诠释学思想概述………………………… 179
    2.诠释学的五个层次……………………… 184
    3.“的开显…………………………… 189
    4.诠释学前身及如何进入
    古人话语系统…………………………… 192
    5.建立现代的话语系统与
    诠释学的创新…………………………… 197
    四、学术评论…………………………………………203
    (一)对近现代学术思潮的认识及评论………… 205
    1.当代新儒家分期及其与
    后新儒学的区分………………………… 205
    2.大陆新儒家与港台新儒家……………… 209
    3.台湾的“国民党儒学”………………… 213
    4.自由主义………………………………… 216
    5.马克思主义……………………………… 218
    6.三民主义………………………………… 220
    7.人间佛教………………………………… 221
    8.女性主义………………………………… 223
    9.现象学与中国哲学……………………… 225
    10.清代考据学与西方分析哲学………… 228
    (二)对师辈、同辈学者的认识及评论………… 232
    1.几位影响自己的师辈学者……………… 232
    2.徐复观…………………………………… 233
    3.唐君毅…………………………………… 236
    4.牟宗三…………………………………… 241
    5.蔡仁厚…………………………………… 253
    6.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殷海光、
    傅斯年、张君劢、劳思光等…………… 255
    7.林毓生及杜维明、刘述先……………… 262
    8. 萧父、郭齐勇及武大哲学系………… 266
    9.北大哲学系……………………………… 268
    10.余敦康及陈明、何兆武等…………… 270
    五、社会关怀…………………………………………275
    (一)国学的根基与复兴………………………… 277
    1.民间讲学历程…………………………… 277
    2.关于王财贵的争议……………………… 287
    3.创办元亨书院…………………………… 289
    4.大陆国学热……………………………… 295
    5.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299
    (二)台湾宗教…………………………………… 305
    1.台湾宗教目前的状况…………………… 305
    2.台湾的佛教……………………………… 306
    3.台湾的基督教…………………………… 315
    4.台湾的民间信仰………………………… 318
    (三)生死学教育………………………………… 320
    (四)台湾日本殖民历史与台湾族群问题……… 324
    ………………………………………………………………………331
    对话林安梧先生:观照存有,
    安顿精神,象在形先,同归于道……………………333
    儒学与科学
    ——林安梧先生访谈录…………………………………357
    后新儒学与现代性问题
    ——林安梧教授访谈录…………………………………370
    承明师志业笃行求索 继往圣绝学传道弘德
    ——记杰出访问学者林安梧教授……………………404
    从外王到内圣:仁以为本、返本开新
    ──林安梧教授访谈录…………………………………410
    林安梧先生学行年表(19572016)…………………422
    林安梧教授著作简目…………………………………………437
    后记:缘逢山大,恩越两岸………………………………440

    林安梧,教授、台湾地区大学首位哲学博士、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暨所长、元亨书院创办人、美国傅尔布莱德学者、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曾任台湾地区师范大学国文系所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暨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南华大学哲学所创所所长、《鹅湖》学刊主编暨社长、《思与言》人文社会学刊主编、教育部评鉴委员、靠前儒学联合会理事。研究领域涉及儒、道、佛教,兼及于文化哲学、宗教哲学、教育哲学、社会哲学、哲学人性论等,主要关注在:人的异化与存有的克服之道。著作有:《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之研究》(1987)、《现代儒学论衡》(1987)、《问心:我读<孟子>》(1991)、《台湾地区、中国:迈向世界史》(1992)、《存有、意识与实践》(1993)、《论语: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学》(1995)、《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1996)、《当代新儒家哲学史论》(1996)、《契约、自由与历史性思维》(1996)、《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1998)、《台湾地区文化治疗》(1999)、《道的错置:中国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结》(2003)、《人文学方法论:诠释的存有学探源》(2003)、《台湾地区·解咒:克服主奴意识建立公民社会》(2004)、《儒学转向》(2006)、《佛心流泉》(2011)、《牟宗三前后》(2011)、《金刚般若与意义治疗》(2014),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提出“后新儒学”引发学界注意,海内外已有多本著作及论文对此展开研究,被誉为继牟宗三先生之后,拥有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


    访谈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部分:家庭与求学历程部分,从出生谈起,涵盖从早期家庭状况直到博士学习研究的整个历程;工作与访学经历部分,从大学阶段担任《鹅湖》编辑谈起,涉及历任的正式职务、兼任教职和访学交流经历;学术思想部分,是林教授学术研究的成果与理论建树, 涉及传统中国哲学研究与中国哲学建成问题、后新儒学、意义治疗与宗教思想、诠释学等方面内容;学术评论部分,是林教授对近现代学术思潮与师辈、同辈学者的认识及评论,其中重点讲述了与导师牟宗三、蔡仁厚两位先生的关系及学术渊源;社会关怀部分,涉及民间读经、宗教状况、生死学教育、台湾的历史与文化等现实问题。


    1.林安梧先生是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的高足,被誉为继牟宗三先生之后“*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

    2.《林安梧访谈录》是林先生部个人访谈录,这是学林值得纪念的大作。

    3.《林安梧访谈录》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与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名家访谈录”系列工作成果之一,该项工作将继续进行下去,相信这种方式对保存学术数据,发表学术新见,传播学术思想,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