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教育基本问题研究:回顾与反思:retrospect and prospect 周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周险峰主编著 | 周险峰主编编 | 周险峰主编译 | 周险峰主编绘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周险峰主编著| 周险峰主编编| 周险峰主编译| 周险峰主编绘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6-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6-06-01
    • 字数:364000
    • 页数:296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68015882
    • 版权提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周险峰主编
    • 著:周险峰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58.00
    • ISBN:9787568015882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6-06-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6-01
    • 页数:296
    • 外部编号:874710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教育本质论1
    第一节教育本质研究的时代背景1
    第二节教育本质研究的当代意义3
    一、教育本质探寻是推动教育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3
    二、教育本质追问是优化教育实践必要的形而上学3
    三、教育本质反思是提升研究者理论自觉的重要手段4
    第三节教育本质研究的历史进程5
    一、显性研究阶段5
    二、隐性研究阶段12
    第四节教育本质的不同界说13
    一、立足于社会本位的教育本质观及反思14
    二、立足于人本位的教育本质观及其反思17
    三、质疑教育本质先在性的教育本质观及其反思19
    第五节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反思21
    一、对“教育本质”概念厘定的反思22


    第一章教育本质论1
    第一节教育本质研究的时代背景1
    第二节教育本质研究的当代意义3
    一、教育本质探寻是推动教育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3
    二、教育本质追问是优化教育实践必要的形而上学3
    三、教育本质反思是提升研究者理论自觉的重要手段4
    第三节教育本质研究的历史进程5
    一、显性研究阶段5
    二、隐性研究阶段12
    第四节教育本质的不同界说13
    一、立足于社会本位的教育本质观及反思14
    二、立足于人本位的教育本质观及其反思17
    三、质疑教育本质先在性的教育本质观及其反思19
    第五节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反思21
    一、对“教育本质”概念厘定的反思22
    二、对教育本质研究目的的反思23
    三、对教育本质研究路径的反思24
    第二章教育目的研究27
    第一节教育目的研究的背景探析27
    第二节教育目的研究的历程回顾29
    第三节教育目的研究的现状考察33
    一、有关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纷争的探究34
    二、有关教育目的两种属性之分的研究37
    三、有关教育目的中“全面发展的人”的探讨39
    四、有关教育目的各种分类的讨论41
    五、有关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辨析43
    六、几种代表性教育目的观的反思44
    第四节教育目的研究的未来使命50
    第三章教育价值研究53
    第一节教育价值研究的背景考察54
    第二节教育价值研究的历程追溯55
    一、价值论的研究简史55
    二、教育价值研究的历程58
    第三节教育价值研究的现状述评61
    一、教育价值研究的几个命题探讨61
    二、教育价值研究的结论概要66
    三、教育价值研究的现状概述68
    四、教育价值研究的问题反思69
    第四节教育价值研究的未来使命71
    第四章教育与知识的关系研究75
    第一节知识的概念、分类与价值75
    一、知识的概念75
    二、知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77
    三、知识的分类78
    四、知识的价值81
    第二节知识观、知识型与教育83
    一、知识观的内涵83
    二、知识观的演变84
    三、知识观与教育87
    四、知识型与教育88
    第三节知识的选择、重组、创新与教育91
    一、知识的价值序列与教育91
    二、教育对知识的选择、创新和重新设计93
    第四节知识教育的目的——超越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97
    第五章教育产业化问题研究101
    第一节教育产业化研究的时代背景101
    一、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101
    二、教育思想的发展102
    三、教育政策的变化102
    四、教育实践的诉求102
    第二节教育产业化研究的历程103
    一、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期:问题的提出103
    二、1992年之后:教育产业化争论的第一次高潮104
    三、1999年前后:教育产业化的又一次热议104
    四、2004年至今:回归理性反思104
    第三节教育产业化研究的主题105
    一、教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105
    二、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依据108
    三、关于教育产业化的利弊之争110
    四、教育产业化机制和实践模式112
    五、教育产业化的多学科视野116
    第四节“教育产业化”实践的影响及其反思119
    一、提升对教育属性问题的认识119
    二、引发教育公平等相关问题的思考119
    三、政府的教育职能日渐清晰120
    四、反思“教育产业化思潮”,明确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121
    第六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123
    第一节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的背景123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123
    二、无人的教育现实亟待改变124
    三、人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25
    四、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126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研究历程126
    一、“人”的闪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126
    二、“人”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127
    三、“人学”的凸显:20世纪末至今128
    第三节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的主题129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129
    二、人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教育131
    三、主体与教育133
    四、生命与教育135
    五、人性与教育137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139
    一、影响因素139
    二、发展趋势142
    第七章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研究144
    第一节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研究的背景144
    第二节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研究的阶段145
    一、1985年至1988年为萌芽阶段:生活是教育的一部分146
    二、1988年至2000年为发展阶段:教育本身就是生活146
    三、2000年至2007年为深入阶段:倡导“教育回归生活世界”147
    四、2007年以后,反思阶段:审思“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性148
    第三节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研究的内容148
    一、生活是教育的一部分148
    二、教育本身就是生活149
    三、倡导“教育回归生活世界”152
    第四节教育与生活关系研究的未来走向163
    第八章教学过程研究165
    第一节教学过程研究的历程166
    第二节教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论域172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172
    二、教学过程的要素176
    三、教学过程的阶段180
    第三节教学过程研究的成就与特征181
    一、教学过程研究的成就181
    二、教学过程研究的特征182
    第四节教学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走势184
    一、教学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184
    二、教学过程研究的走势187
    第九章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90
    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背景191
    一、关注教育质量引发的教师专业化思潮191
    二、竞争加剧导致的教育改革191
    三、终身学习理念192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192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历程193
    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总体状况193
    二、研究取向的变化195
    三、实践模式的变化196
    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主题196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概念与内涵197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素质内容198
    三、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与变化200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阶段)201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202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模式204
    七、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205
    八、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06
    九、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208
    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反思与展望209
    一、从纯思辨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209
    二、从全盘效仿西方模式到倾向本土实际209
    三、从技术理性转向人文关怀209
    四、尚需深入探讨的一些问题210
    第十章教育评价研究211
    第一节教育评价研究的背景211
    第二节教育评价研究的阶段212
    一、探索阶段(1984—1990年):着力于教育评价基本知识的探究212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努力建构教育评价的
    基本理论体系213
    三、深化改革期(2001年至今):应多元需求建构多元教育评价理论213
    第三节教育评价研究的内容214
    一、教育评价内涵的研究214
    二、学前教育评价研究217
    三、基础教育评价研究220
    四、高等教育评价研究224
    五、教育评价制度与元评价研究227
    第四节教育评价研究的反思与展望231
    一、以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研究将更受重视231
    二、对信息技术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作用将更受关注232
    三、与质量保障有关的教育评价研究将成为重点内容232
    第十一章教育改革研究234
    第一节教育改革的概念、理论与策略234
    一、教育改革的概念234
    二、教育改革的理论236
    三、教育改革的策略240
    第二节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244
    一、有限理性与教育改革244
    二、利益与教育改革251
    三、历史与教育改革254
    第三节教育改革的评价标准260
    一、适切性260
    二、进步性262
    三、正义性265
    参考文献267

    周险峰,1969年生,湖北浠水县人。1997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出站。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原理、教师教育、教育史。主持X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4部,主编丛书2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及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等多项。先后获得“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等多种荣誉称号。

    本书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与知识的关系、教育产业化、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教学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评价、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关研究的未来趋势。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