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201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著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编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译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绘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著|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编|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绘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12-01
    • 字数:853000
    • 页数:46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8251211
    • 版权提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
    • 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
    • 装帧:简装
    • 印次:1
    • 定价:118.00
    • ISBN:9787568251211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7-1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12-01
    • 页数:466
    • 外部编号:911857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大学办得好不好,看什么拼什么比什么?
    ——在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论坛上的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若干问题
    建设本科做强专业培养人才
    促进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报告
    加快世界大学建设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关于中国世界大学建设的思考
    地方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内在联系
    关于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高等学校学术共同体建设思考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论坛总结报告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论坛研究综述
    2017年高等教育论坛部分主旨报告摘录
    第一部分 “双”建设与高等教育现代化
    普及化趋势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相关数据的分析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湖南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演进思考
    以大学文化大学建设
    “双”背景下的大学名城建设
    ——“南深圳、北青岛”现象分析
    中国“双”战略:概念框架、分类特征和评估标准
    逻辑与维度:大学之所以的显性表达与理性支点
    第三方组织对美国大学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影响研究
    ——以美国大学联合会对成员院校的影响为例
    知识演变与组织创新:世界大学的生成机制分析
    组织创新理论视角下“双”建设的思考
    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问题研究
    高职教育化“走出去”的推进方略研究
    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逻辑转向
    第二部分 高校学科专业课程建设
    论我国工科建设发展走向与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路径
    论大学课程资本
    基于价值管理视角的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
    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地方院校学科建设评价体系建模策略
    大学学科制度缺陷的病理分析及其诊疗
    交互式与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探讨
    ——教师与学生双中心教学理念的思考与实践
    以工程专业认证核心理念全面提升高校专业建设水平
    开放式大学英语课堂的学习适应性调查
    第三部分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扩大博士教育规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弘扬教育自信
    ——中国通识教育模式探析
    英国杜伦大学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措施研究
    优化大学生人格: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
    ——基于“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的调研分析
    从广场到网络: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空间转变
    通识教育的“德国之路”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与现代转型
    社区德育的生态边缘效应
    ——以高校德育场域的延展与反刍的双向视角
    清华大学本科荣誉学位透视
    第四部分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
    论“双”建设中高校师资建设的优化
    冲突独立互补: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和科研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学教师素养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维度
    美国大学学术伦理审查委员会IRB制度的启示
    ——以圣路易斯大学为例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德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整体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视角下应用型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
    大学学术生成的意义危机及选择
    第五部分 博士生论坛
    扩张与稳定:我国博士教育规模之争
    ——基于1996—2016年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
    我国省域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及其内部的协调发展
    我国本科生核心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单位制、项目制、混合制: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制度选择及审思
    现代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比较研究及启示
    “双”建设下高校“挖人”的制度性动因
    民族复兴与追求:大学建设研究
    资源约束下综合大学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困境及走向
    ——基于“双”建设背景下的分析
    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六所大学的理科专业为例
    合作教育: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办学的根与本
    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学本科课程设置面临的问题、改革及启示
    第六部分 会议交流论文摘要选编
    一、“双”建设与高等教育现代化
    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三、学科专业课程建设
    四、人才培养
    五、教师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
    六、其他
    七、博士生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由高等教育界有关社会组织、机构及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实践探索等活动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社会团体。学会的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恪守学术道德,开展高等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推进行业自律和统筹协商,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学会成立于1983年5月30日,靠前、第二届会长为蒋南翔,第三届会长为何东昌,第四、第五届会长为周远清,第六届会长为瞿振元。 现任会长为杜玉波。


      《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2017年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所选论文紧密围绕主题,从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本质问题入手,探讨了“双”建设与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协调发展、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教学能力发展等议题。所选论文基本代表了当前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方向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论文大多深入到高等教育基本、本源层面,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均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价值。论文质量整体较高,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

    本书稿是高等教育论文集,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近期新研究成果。书稿信息量大,内容全面翔实,观点新颖。作者均为高校校长、高教一线的专家学者和博士,治学严谨,研究方法规范。论文围绕“双品质”建设与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改革、学科专业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研究和分析了高等教育理论及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论文理论依据充分,分析方法和思路正确、新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