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东游的摩罗: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李怡著 江苏凤凰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李怡著著 | 李怡著编 | 李怡著译 | 李怡著绘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怡著著| 李怡著编| 李怡著译| 李怡著绘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8-08-01
    • 字数:232000
    • 页数:282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559417732
    • 版权提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李怡著
    • 著:李怡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45.00
    • ISBN:9787559417732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8-08-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4-01
    • 页数:282
    • 外部编号:929641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子 / 001

    导论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 005

    第一章 “新语句”遭遇中的新观念的滥觞

    ——留日中国知识界的关键词语与关键思想 / 027

    一、“民族”的主义与“革命”的排满 / 029

    二、“世界”体验与“进化”学说 / 041

    三、“新民”理想与“心力”追求 / 059

    四、“个人”的理念与“自我”的意识 / 067

    五、菊花与:词语与文化遭遇的个体差异 / 081

    第二章 初识日本与中国文学的“新路” / 087

    一、生存实感的引入与中国“新”诗 / 087

    二、生存实感的规避与“小说界革命”的曲折 / 100

    三、日本艺术资源与中国戏剧改革 / 108
    四、中国散文新貌:本土需要与日本经验的契合
    / 114
    第三章 1907:鲁迅兄弟的深度体验与中国文学的“别立新宗” /130
    一、1907 年前后 / 131
    二、鲁迅:从体验日本到“入于自识”
    / 139
    三、周作人:体验与日本的“协和”
    / 166
    四、《新生》:孤独的“深度” / 172
    第四章 立场与格局的嬗变:
    从《甲寅杂志》到《新青年》的思想经验 / 177
    一、《甲寅》月刊与现代民族国家体验的嬗变 / 178
    二、《新青年》的思想立场与中国新文学的开端 / 186
    三、新的“格局”与新的体验
    / 197
    第五章 挣扎中的“创造”与新文学复杂格局的形成 / 202
    一、现代社会漩流中的个人 / 203
    二、从挣扎到创造 / 222
    三、“文学革命第二期”与新文学复杂格局的形成
    / 237
    主要参考文献 / 258
    附录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266
    附录二:博士论文专家评议书 / 267
    附录三:导师意见 / 272
    附录四:本书涉及重要人物、著作及事件索引 / 273
    初版后记 / 279
    再版补记 / 281

    李怡,1966年6月生于重庆,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国历史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出版过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七月派作家评传》、《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等。主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民国文学史论》。先后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5年全国百篇优,生于1985年4月,江苏扬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由于有了新的理论视角,对前人已有的研究就有了新的开拓,例如对“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革”、“散文新文体”及其历史的新阐释,对鲁迅从“体验日本”到“入于自识”、周作人“与日本的‘协和’”的“深度体验”的分析,都颇有新意与启发性。

    ——钱理群

     

    作者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视角,抓住了中日文学碰撞的有意味的一隅,从异域的生命体验出发,在动态之中描述了文学的一种生成过程。这就避开了传统的比较文学特点,不是从横向联系的角度打量事物,而是从异域人生体验的综合性存在发现和阐释现代文学的一种特质。
    ——孙郁


    从晚清到五四,一般被视做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期”,在这一过程当中,日本成为了激活中国作家生存感受、传输异域文化的“中介”。从黄遵宪、梁启超到创造社的几代中国作家通 过留日体验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自我激活,在一个全新的意义上反观自己的世界,表达的新鲜感悟,这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2  从出走至归来,中国留日知识分子的异域体验

    2  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独立精神创造的生动过程

    2  他们,就是现代中国*批“精神界之战士”,中国文化的“摩罗”。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