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等效热力过程与性能关系原理 白菡尘,陈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白菡尘,陈军著著 | 白菡尘,陈军著编 | 白菡尘,陈军著译 | 白菡尘,陈军著绘
    • 出版社: 国防工业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白菡尘,陈军著著| 白菡尘,陈军著编| 白菡尘,陈军著译| 白菡尘,陈军著绘
    • 出版社:国防工业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9-01
    • 字数:318千字
    • 页数:268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118116793
    • 版权提供:国防工业音像出版社
    • 作者:白菡尘,陈军著
    • 著:白菡尘,陈军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198.00
    • ISBN:9787118116793
    •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8-09-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9-01
    • 页数:268
    • 外部编号:936553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1章 理论基础与现象学认识
    1.1 复杂加热管流理论
    1.1.1 “管流”与“流管”的概念
    1.1.2 控制方程
    1.1.3 单独因素作用效果
    1.1.4 各因素综合作用效果
    1.2 冲压发动机的沿革
    1.3 亚声速燃烧室冲压发动机
    1.3.1 亚声速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1.3.2 亚声速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的热力运行机制
    1.4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运行的现象学认识演变
    1.4.1 超声速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的组成
    1.4.2 反压诱导激波串(预压缩激波串、燃烧区前激波串)
    1.4.3 双模态过程物理现象的认识演变
    1.5 关于双模态冲压发动机运行机制的新理解
    1.5.1 从进气道的观点看反压诱导激波串
    1.5.2 从加热管流的观点看反压诱导激波串的形成
    1.5.3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其他称谓
    1.6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运行机制小结

    第2章 燃烧室特征马赫数与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等效热力过程物理模型
    2.1 双模态热力过程路径
    2.2 决定热力过程和发动机推进效率的关键因素
    2.2.1 决定发动机总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总压恢复
    2.2.2 决定发动机热力过程和总压恢复的决定性因素
    2.3 燃烧室特征马赫数与等效热力过程概念
    2.3.1 流道型式对加热过程总压损失的影响
    2.3.2 亚声速模态热力喉道实现方式对总压损失的影响
    2.3.3 扩张段马赫数分布对总压损失的影响
    2.3.4 燃烧室特征马赫数与等效热力过程
    2.4 燃烧室特征马赫数表征的等效热力过程物理模型
    2.4.1 等效热力过程物理模型
    2.4.2 反压诱导激波串物理模型
    2.5 加热段的流动控制方程
    2.6 求解过程;
    2.6.1 等面积燃烧室的加热过程
    2.6.2 扩张型燃烧室的加热过程
    2.6.3 无加热扩张型流道的流动
    2.7 小结
    ……

    第3章 碳氢燃料双模态发动机(Ma2-7)等效热力过程与性能关系
    第4章 入流工质污染组分影响
    第5章 等效热力过程分析应用指南
    第6章 氢燃料Ma7-14双模态工作过程与性能关系

    参考文献

    白菡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绵阳分部主任,发动机工作过程与总体技术方向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987年于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生部获得航天飞机空气动力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理论与应用力学研究所(ITAM)获得俄罗斯“流体、气体、等离子体”专业科学副博士学位(即哲学博士学位)。从事高超声速实验技术、发动机内流气体动力学、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与燃烧组织技术研究等研究工作。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等效热力过程与性能关系原理》根据国内外以及本团队在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介绍了新提出的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特征马赫数概念、以燃烧室特征马赫数为表征的冲压发动机等效热力过程理论、双模态等效工作过程物理模型,依据该理论分析了飞行马赫数2-7碳氢燃料、飞行马赫数7-14氢燃料超声速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的双模态运行热力过程与性能关系,依据分析数据,系统论述了超声速燃烧室冲压发动机双模态运行中各种作用因素、入口条件的影响。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等效热力过程与性能关系原理》提供了大量数据图表,既能够帮助读者系统掌握超声速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的双模态运行热力过程与性能关系,还能利用这些数据启发读者的独立、深入思考。为帮助读者理解该理论及其分析结果,补充了复杂加热管流的基础理论,特别补充了对双模态运行现象与机制的新认识,这是以燃烧室特征马赫数表征的等效热力过程理论的认识基础。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等效热力过程与性能关系原理》适合于从事冲压发动机设计、研发、实验、计算以及教学的工业单位、研究机构、大学中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教师、研究生。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