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反思与建构:刑事证据的中国问题研究 陈卫东著 中国人民大学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陈卫东著著 | 陈卫东著编 | 陈卫东著译 | 陈卫东著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卫东著著| 陈卫东著编| 陈卫东著译| 陈卫东著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1-01
    • 字数:516
    • 页数:564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0199337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陈卫东著
    • 著:陈卫东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300199337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01-01
    • 页数:564
    • 外部编号:840579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篇
    章刑事证据法的中国问题
    证据篇
    第二章诉讼证据定义新论
    第三章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证据能力研究
    第五章口供证据效力研究
    第六章测谎结论的证据问题研究
    第七章量刑证据研究
    证明篇
    第八章证据证明力问题
    第九章刑事法上的证明责任与推定
    第十章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若干思考
    第十一章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一种思路
    第十二章司法认知
    证据规则篇
    第十三章证据规则概论
    第十四章推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障碍与出路
    第十五章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分析与建构
    第十六章我国刑事庭审中交叉询问规则的重构
    证据评论篇
    第十七章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修改的宏观思考
    第十八章刑事再审案件的证据评定
    第十九章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
    证据调研篇
    第二十章寿光证据开示试点模式的理论阐释
    第二十一章“两个证据规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第二十二章司法精神病鉴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陈卫东,男,1960年7月生于山东省蓬莱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98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晋升为讲师,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并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评选为北京市很好青年法学家,2001年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主要著作有:《刑事二审程序论》、《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研究》、《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论》、《检察监督职能论》、《刑事特别程序的实践和探讨》、《刑事普通程序》、《中国刑事诉讼法》等专著多部;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多项靠前和国内重大科研项目。

    陈卫东所著的《反思与建构--刑事证据的中国问题研究》共分为6篇,分别为绪论篇、证据篇、证明篇、证据规则篇、证据评论篇以及证据调研篇。在绪论篇,作者从宏观上探讨了我国证据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在证据篇、证明篇以及证据规则篇,作者对证据制度的一些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也对一些证据制度的修改、完善或者制度建构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在证据评论篇,对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未来的立法以及近年来刑事证据制度立法的发展等问题,作者进行了宏观的思考与评析。此外,证据调研篇是作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证据问题进行的研究,分析、评估了证据制度改革在实践中的运行及其效果。这些评估与研究在当下仍有其指导意义,并有助于我们窥见刑事证据制度在实践中的真实运行状况,对于我们思考未来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