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杜毅 西南财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杜毅著 | 杜毅编 | 杜毅译 | 杜毅绘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杜毅著| 杜毅编| 杜毅译| 杜毅绘
    •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3-01
    • 版次:1
    • 字数:297000
    • 页数:246
    • 开本:24开
    • ISBN:9787550441538
    • 版权提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杜毅
    • 著:杜毅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90.00
    • ISBN:9787550441538
    •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开本:24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3-01
    • 页数:246
    • 外部编号:964002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贫困
    二、制度性贫困
    三、社会救助
    四、生活保障
    五、扶贫开发
    六、公平
    七、效率
    八、精准扶贫
    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一、社会支持理论
    二、社会风险管理理论
    三、社会分层理论
    四、社会剥夺理论
    五、人力资本理论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七、资源配置理论
    八、分配公平理论
    九、和谐社会理论
    十、共同富裕理论
    第三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的研究
    一、关于我国农村贫困原因的研究
    二、关于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的研究
    三、关于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识别与瞄准的研究
    四、关于贫困对象退出问题的研究
    五、关于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第二节 国外的研究
    一、农村贫困原因分析
    二、贫困对象识别与管理研究
    三、扶贫模式研究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分析
    第五章 农村低保与扶贫对象动态管理问卷调查分析
    第六章 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七章 完善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杜毅,重庆奉节人,硕士,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重庆社科规划项目2项,市级、校级等项目5项;主研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保障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CSSCI来源期刊8篇;出版著作2部。

      农村贫困是我国长期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制约我国城乡均衡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脱贫工作,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工作力度。低生活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其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低生活保障被喻为社会的“稳定器”和一道“安”。扶贫开发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包括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就业等方面的外部投入,对贫困地区的经济运行进行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良性增长,进而缓解贫困地区的贫困,促使贫困对象逐渐摆脱贫困的政策体系。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标志着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了扶贫开发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十余年来的实践表明,两项制度(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两项制度实施的时间较短,加之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复杂,诸多政策和措施还处于探索阶段,两项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如何有效地对贫困对象进行动态管理,成为影响制度公平和制度实施效率的一大难题。

    以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背景,把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项制度共同面临的问题,是进一步探索农村社会制度公平与效率的重要研究领域。本书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等理论视野及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实际情况,以广泛的社会调查和个案访谈为依托,大量收集数据及相关资料,深入农村地区,考察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实施情况。在研究过程中,着力分析当前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难点,探讨如何对低保和扶贫对象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以期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应退尽退”的目标。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