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国法定担保的类型配置研究 蔡娬 人民出版社 978701020036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蔡娬著 | 蔡娬编 | 蔡娬译 | 蔡娬绘
    • 出版社: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蔡娬著| 蔡娬编| 蔡娬译| 蔡娬绘
    •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 版次:1版1次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11-01
    • 字数:325.0
    • 页数:357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010200361
    • 版权提供:延边人民出版社
    • 作者:蔡娬
    • 著:蔡娬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5.00
    • ISBN:9787010200361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8-1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11-01
    • 页数:357
    • 外部编号:9438867
    • 版次:1版1次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
    绪论
    章 法定担保类型配置之本源理论
    节 法定担保的法律本质分析
    第二节 法定担保的正当性分析
    第三节 法定担保类型配置的必要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定担保类型配置之历史嬗变:类型形成与模式分化
    节 古代法定担保类型萌芽与体系初构
    第二节 近代法定担保类型形成与模式分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定担保类型配置之现代发展:类型调整与模式融合
    节 现代担保制度与法定担保类型的调整
    第二节 立法理由考量与法定担保类型的整合
    第三节 现代法定担保规范模式的融合趋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定担保类型配置之标准选取:外在标准与内在标准
    节 法定担保类型配置之外在标准
    第二节 法定担保类型配置之内在标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定担保类型配置之法政策考量:评价基准与立法框架
    节 法政策与法政策学方法论
    第二节 从身份到契约再到身份的运动:正义驱动下法定担保类型配置的应对
    第三节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迁:效率主导下法定担保类型配置的应对
    第四节 法定担保类型配置的立法框架:正义与效率的双赢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法定担保类型配置之完善:模式抉择与类型权衡
    节 中国法定担保之历史梳理
    第二节 中国法定担保之现状概述
    第三节 中国法定担保类型配置之必要性考量
    第四节 中国法定担保类型配置:基于外在标准的模式抉择与立法定位
    第五节 中国法定担保类型配置:基于内在标准的增设、调整与斟酌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蔡娬,祖籍湖南宁乡,法学博士,副教授,兼职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青年专家。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师从刘保玉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现任教于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部,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民法”“经济法”等课程。主持山东省软科学课题(项目号:2013RKB01051)1项、青岛市双百调研课题(项目号:2010-B-27 ,2016-B-48)2项、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3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课题2项、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山东省妇联课题1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曾在《内蒙古社会科学》《理论学刊》《兰州学刊》《扬州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蔡娬著的《中国法定担保的类型配置研究》将法定担保作为上位概念,以其法律构成、基本特征、正当性基础、配置意义、演变轨迹等为铺垫,结合相关理论原理和司法实践经验,提出法定担保类型配置的内外标准和法政策的评价基准与立法框架,作为相关法定担保类型配置的参考,为中国各类权利的配置、整合等研究和探讨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难题。
    本书从法定担保体系的整体构建出发,以相关跨学科基本理论作为铺垫,从中提炼出其共性和统一的配置标准,对法定担保类型进行立体化配置,以期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法定担保体系。为了使立法体系*具协调性、司法续造*具规范性,本书还将以立法规范与相关领域的联动性为视角,对法定担保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结合相关司法实践,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对学术理论进行检视,同时**现有的研究范围,对中国金融实践中出现的法定担保类型加以剖析,以确定是否可对现有的法定担保类型进行法定扩张,*终达到法定担保类型化配置的目的。

    罗马法中的法定担保在各国立法中呈现出不同的承继轨迹、发展方向和改革趋势,并形成了两类迥异的法定担保类型配置模式。为顺应现代担保制度的发展和因应立法政策的调整,依担保功能优化、公示规则完善、动产担保发展和担保结构形态转换等要求,各国通过立法改革或司法续造,将原有的法定担保类型进行了扩张与调整。在经济发展、立法改革和理论革新的推动下,原有分立的两类规范模式在公示规则的立法模式、特种债权保护方式、国家金融干预规则、动产担保国际化的规范及留置权效力等领域出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现代担保制度中的法定担保类型配置,应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与立法政策的衡量因素,注重不同制度间的替代和协调,依循由外而内的两种路径。在担保制度的现代化理念之下,虽然中国以德国立法模式为主,但在法定担保类型配置方案中也可以融入一元立法例中一般优先权等类型,以及英美法中基于功能主义路径考量的买卖价金优先权等类型。对于各国立法、司法和理论中仍在探索和实验阶段的新型非典型担保,如让与担保等,是否引入仍需慎重考虑。但对非典型担保实践中出现相关的法定担保现象,可籍由相应的特别优先权加以调整。

    蔡娬著的《中国法定担保的类型配置研究》将法定担保作为上位概念,以其法律构成、基本特征、正当性基础、配置意义、演变轨迹等为铺垫,结合相关理论原理和司法实践经验,提出法定担保类型配置的内外标准和法政策的评价基准与立法框架,作为相关法定担保类型配置的参考,为中国各类权利的配置、整合等研究和探讨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难题。 本书从法定担保体系的整体构建出发,以相关跨学科基本理论作为铺垫,从中提炼出其共性和统一的配置标准,对法定担保类型进行立体化配置,以期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法定担保体系。为了使立法体系更具协调性、司法续造更具规范性,本书还将以立法规范与相关领域的联动性为视角,对法定担保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结合相关司法实践,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对学术理论进行检视,同时超越现有的研究范围,对中国金融实践中出现的法定担保类型加以剖析,以确定是否可对现有的法定担保类型进行法定扩张,最终达到法定担保类型化配置的目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