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王安祈卷 康保成主编 大象出版社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康保成主编著 | 康保成主编编 | 康保成主编译 | 康保成主编绘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康保成主编著| 康保成主编编| 康保成主编译| 康保成主编绘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 版次:0
    • 字数:431000
    • 页数:409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34795251
    • 版权提供:大象出版社
    • 作者:康保成主编
    • 著:康保成主编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88.00
    • ISBN:9787534795251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10-01
    • 页数:409
    • 外部编号:9183220
    • 版次:0
    • 成品尺寸:暂无

    案头与场上——我的京昆研究(代序)
    元杂剧《单刀会》的流传演出与祀神功能
    引言
    一、昆曲《单刀会》剧本的形成经过
    二、京剧《单刀会》的剧本与表演
    三、《单刀会》与祀神活动的关系
    结语
    明杂剧的演出场合与舞台艺术
    引言
    一、明杂剧的演出场合
    二、明杂剧的舞台艺术
    结语
    关公在明代戏曲里的形象、神格、显圣意义与仪式功能
    引言
    一、现存的明代关公戏
    二、明代戏曲中关公的人物形象
    三、明代戏曲中关公的神格、神职及显圣的意义
    四、明代关公戏的表演艺术
    五、明代关公戏演出的仪式性
    结语
    从散出到折子——由《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论起
    引言
    一、嘉靖《礼节传簿》里的散出
    二、万历年问的散出选本
    三、天启、崇祯年间的折子戏演出资料
    结语
    从《阳告》到《打神》看折子戏流传过程中的加工深化——附川剧王魁戏与搬目连的关系
    引言
    一、《阳告》精神之发端——尚仲贤杂剧
    二、《阳告》艺术之完成——《焚香记》及其后之选本
    三、《打神》动作之加入——《缀白裘》选本
    四、《打神》艺术之完成——川剧周慕莲本
    结语
    附:川剧王魁戏与搬目连的关系
    折子戏变形转化四例——大戏小戏间的穿梭出入
    引言
    一、《红梅记》与《打花鼓》
    二、《钵中莲》与《锯大缸》
    三、《幽闺记》与《老黄请医》
    四、源自刘文龙戏曲的《小上坟》——折子变形为小戏
    结语
    纵览与谛观——昆剧全本与折子的不同观赏视角
    引言
    一、善恶分明里的平庸与卑微
    二、在全本与折子歧异间发声的女性
    三、编剧之笔还是人物心声?——《活捉》曲文的吊诡
    结语
    从折子到全本——民国以来昆剧发展的一种方式
    一、从全本到折子
    二、清末上海的昆剧“本戏”
    三、“文全福”的全本戏
    四、“传”字辈的全本戏
    五、“国风”苏剧的历练
    六、《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七、当代职业昆剧团对全本戏的推动之一——整编本
    八、当代职业昆剧团对全本戏的推动之二——改编本
    九、当代职业昆剧团对全本戏的推动之三——新编全本及其衍生的问题
    结语
    如何检测昆剧全本复原的意义
    引言
    一、新昆剧全本结构受板腔体戏曲影响的历史与实例
    二、结构影响主题:以“相框结构”无从施展的新全本《桃花扇》为例
    三、全本《长生殿》:拈取爱情一线为主轴时新视角提出的可能
    四、全本《牡丹亭》:连绵意象与映照对衬的结构
    余言:昆剧全本复原不必普遍化
    雅俗之辨与京剧研究——从花部《借老婆》到昆剧《天缘债》的改编论起
    一、从《借老婆》到《天缘债》
    二、雅俗之辨与京剧研究
    关于京剧剧本来源的几点考察——以车王府曲本为实证
    引言
    一、车王府《断密涧》与楚曲《李密降唐》
    二、车王府《安五路》与楚曲《英雄志》
    三、楚曲《祭风台》与车王府《盗书》《草船借箭》《苦肉记(计)》《挡曹》《挡曹交令》
    四、《钵中莲》传奇与车王府本《百草山》
    五、由昆至京四例:《双珠球》《梅玉配》《五花洞》《琼林宴》
    结语
    由梅兰芳之“自我建构”论梅派之分期与内涵——兼论梅兰芳以雅正为女性塑造的内在隐衷
    引言
    一、梅派戏的分期:演员与剧中人形象叠映的过程
    二、面对文化冲击和艺术转型的自我抉择
    三、梅派在流派发展史上的意义——确立演员自我形象建构为流派艺术之内涵
    结语
    附论:梅兰芳以雅正为女性塑造的内在隐衷
    兼扮、双演、代角、反串——论戏曲脚色运用
    引言
    一、“兼扮”的历史渊源与剧场效果
    二、“代角”实例与艺术效果
    三、“双演”的类别形态
    四、“反串”的历史渊源与剧场呈现
    五、“兼扮、双演、代角、反串”彼此的关系及其在演剧史上的意义
    余言
    “星宿谪凡、本命显形”在京剧中的意义与位置
    引言
    一、青龙复仇,白虎误射:京剧《汾河湾》的星宿情节
    二、青龙白虎转世缠斗在戏曲与小说里情节运用的详略差异
    三、星宿谪凡的文化意义
    四、本命显形的删改对剧本的影响
    结语:对民间京剧的评赏态度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丛书由活跃在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戏剧研究领域一线的海内外优秀学者遴选其代表性论文结集而成,涵盖从诸宫调、院本,到金元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花部戏曲、民间小戏、祭祀戏剧等多种戏剧文体,涉及戏剧理论、戏剧史实、表演理论、作品评述与考证、中国戏剧发展流变及海外传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代表了新时期该研究领域的高水平。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