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舞弊审计实务指南 胡顺淙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9787115571793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胡顺淙著著 | 胡顺淙著编 | 胡顺淙著译 | 胡顺淙著绘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2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顺淙著著| 胡顺淙著编| 胡顺淙著译| 胡顺淙著绘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2
    • 版次:null
    • 印次:1
    • 字数:620.0
    • 页数:447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5571793
    • 版权提供: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胡顺淙著
    • 著:胡顺淙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29.80
    • ISBN:9787115571793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2
    • 页数:447
    • 外部编号:11275924
    • 版次:null
    • 成品尺寸:暂无

    第 一章 企业舞弊概述 1一、引言 3二、舞弊审计中常见的问题 4三、舞弊审计中的法律与安全风险 61. 舞弊审计中的法律风险 62. 舞弊审计中的安全风险 73. 平衡审计风险与审计效益 8四、舞弊的种类 8五、舞弊的定义 12六、舞弊发生的原因 141. 虚拟场景一 152. 虚拟场景二 153. 虚拟场景三 15七、舞弊三角 171. 压力 172. 借口 183. 机会 184. 舞弊三角vs. 火患三角 19八、本章小结 20第二章 舞弊审计与流程审计的异同 21一、引言 23二、流程审计与舞弊审计的程序 23三、流程审计与舞弊审计中的审计目标 241. 真实性 242. 授权性 243. 完整性 244. 准确性 255. 及时性 256. 符合制度 257. 信息安全 258. 资产安全 269. 合法合规 2610. 真实、准确、及时披露 2611. 维护企业声誉 2612. 维护企业利益,避免利益冲突 26四、为何舞弊审计难做 271. 舞弊事件的特性 272. 舞弊审计是一场博弈对垒 32五、流程审计与舞弊审计的区别 331. 信息来源 332. 分析深度 333. 观察范围 344. 询问重点 345. 审计时间 34六、完美文书舞弊和非完美文书舞弊 35七、本章小结 35第三章 舞弊防范与舞弊审计原则 37一、引言 39二、舞弊风险防范措施 401. 从战略高度设定廉正文化 402. 制定企业规章制度 403. 搭建标准工作与管控流程 414. 设置完善、安全的信息系统 425. 做好员工筛选和教育培训 436.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物理防控架构 43三、舞弊审计中的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原则 441. 舞弊审计要合法合规 442. 舞弊审计要公平与公正 453. 舞弊审计要证明或推翻舞弊指控 454. 舞弊审计人员是“纯粹”的信息挖掘者 46四、舞弊处理中的挽救与惩戒 461.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462. 该挽救哪些舞弊涉嫌人 473. 善用“污点证人” 474. 舞弊惩戒要一致 47五、舞弊内查与外移要并举 48六、舞弊审计人员必备的知识 481. 审计人员须掌握审计、内控与会计知识 482. 审计人员需了解和掌握业务运营操作 493. 审计人员需具有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504. 审计人员需掌握其他领域的知识 50七、审计人员应有的审计职业谨慎 55八、舞弊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571. 遵守法规 572. 独立客观 583. 诚实诚信 584. 严格保密 585. 胜任能力 58九、审计人员的专业资格考试 581.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 582. 国际注册舞弊审查师 593. 国际注册反舞弊师 594. 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 595. 其他专业资格考试 60十、本章小结 60第四章 舞弊审计中的证据要求 61一、引言 63二、舞弊行为和舞弊意图 63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641. 直接证据 642. 间接证据 653. 证明下雨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65四、证明舞弊行为和意图 671. 当事人是知晓该项交易和相关规章的 672. 当事人是有计划重复执行违法违规交易的 673. 当事人的交易文件或数据中有虚假成分 674. 当事人在该事件上是有利益冲突的 675. 当事人对该事件的解释中有撒谎的成分 686. 当事人在该事件中获得了不法利益 68五、审计中的证据 68六、证据的六大属性 681. 证据的相关性 692. 证据的充分性 693. 证据的证明性 694. 证据的固定性 705. 证据的唯一性 706. 证据的连贯性 71七、关键证据、一手证据、可用证据 721. 关键证据和非关键证据 722. 一手证据和二手证据 723. 可用的证据和可用的线索 72八、再生证据、潜在证据 731. 原生证据和再生证据 732. 潜在证据和实际证据 73九、证据重建事实 73十、本章小结 74第五章 舞弊审计的流程 75一、引言 77二、事件管理 771. 事件记录与汇报 782. 阐明举报事项 783. 进行初查 794. 与举报人联系 795. 了解被举报人背景信息 806. 远程收集资料 80三、案件立项 801. 项目分类、风险分级 812. 调动审计资源 813. 企业内部沟通 82四、舞弊审计策划 82五、执行舞弊审计 841. 安排到场理由 842. 执行现场审计 843. 同步优化审计步骤 854. 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线索 855. 在审计过程中保持沟通 866. 合法合纪合规地执行审计工作 86六、证据采集、梳理与保管 861. 梳理好证据并做好标记 862. 防止证据污染 873. 保管好证据 87七、如何撰写舞弊审计报告 871. 及时汇报管理层 872. 审计开始就起草报告 883. 舞弊审计报告的特点 88八、舞弊事件内部处理与外移司法机关 931. 舞弊事件内部处理 932. 舞弊事件外移司法机关 943. 企业处理舞弊有别于国家提控罪犯 94九、涉及企业舞弊的法律条款与立案标准 951.《刑法》相关条款罪名 952.《会计法》相关条款 963. 立案标准 964. 舞弊事件未达立案标准 98十、本章小结 99第六章 舞弊审计技巧——文件审核 101一、引言 103二、审阅招投标文件 1041. 肢解工程,项目拆分 1052. 独标、单一供应商采购 1073. 排斥投标人 1074. 不合格供应商,入围单位非库内合格供应商 1085. 围标串标 1086. 在招标过程中给予特定投标人特殊待遇 1117. 招投标过程中的其他问题 1118. 评标过程与评标标准不合理 1129. 招标人泄露信息 114三、审阅资质证照 1151. 审阅证照要注意颁发机构,咨询官方信息 1162. 审阅证照文件时向供应商、客户验证 116四、审阅合同文件 1171. 合同签订阶段的审计 1182. 履行合同阶段的审计 1213. 合同变更阶段的审计 1214. 合同结束(终止)阶段的审计 126五、审阅文件的重点维度 1321. 注意格式惯例 1332. 注意日期的格式 1333. 注意简体字和繁体字 1344. 注意语法:美式英语、英式英语和“中式英语” 1345. 注意数字的格式 1346. 注意查看空白处 1347. 注意公司的名称、银行信息 1358. 注意错别字和漏字 1359. 注意金额或数字 13610. 注意线条和黑点 13611. 注意联系人信息 13612. 审阅文件要做对比 136六、审阅文件时要注意查看修改痕迹 137七、审阅文件要注意查看签名 1381. 注意签名是否是冒签的 1382. 注意签名是否被复制 138八、审阅文件要注意查看印章 1381. 注意复制(P 图)的印章 1382. 注意查看印章是否符合标准 139九、审查发票 1401. 发票的目测要点 1402. 审查国外发票 142十、凭证审查 142十一、如何明察秋毫 1441. 看表面,也看实质 1442. 如何看表面也看实质 1443. 你只看到你想看的(注意力盲点) 144十二、本章小结 145第七章 舞弊审计技巧——数据分析 147一、引言 149二、数据分析概述 150三、数据分析的主要步骤 1521. 设定目标 1532. 准备数据 1543. 分析数据 1564. 跟踪异常 159四、分析数据库字段完整性 160五、分析数据格式和绝对值 161六、注意数据编号空隙(跳号) 1621. 编号空隙 1622.“数据孤儿” 162七、注意数据的重复与模糊相同 1631. 简单相同 1632. 模糊相同 164八、分析数据日期与时间 1651. 不合常理的录入时间点 1652. 数据时间和日期过早、过晚、过快 165九、分析数据的匹配度 1661. 不该匹配的信息出现了 1662. 该有的数据匹配缺失了 167十、分析数据频率与平均值 1681. 数据频率 1682. 数据平均值 170十一、注意高危数据 1711. 整数数据 1712. 接近审批权限的数据 1713. 罕见的数字 172十二、分析数据的关系 1721. 数据趋势 1722. 数据比率 173十三、本福特定律 174十四、其他数据分析场景 176十五、数据分析中的逆向思维和逻辑思维 1781. 逆向思维 1782. 逻辑思维 180十六、本章小结 182第八章 舞弊审计技巧——报表审查 183一、引言 185二、识别利润最大化操纵 1861. 提前确认收入 1862. 变更收入确认会计政策 1873. 隐藏费用或损失 1874. 通过一次性和非持续活动推高利润 1885. 通过资产重组、变卖资产虚增营业利润 1886. 少计费用或延迟当期费用到以后期间确认 1897. 利用关联交易抬高利润 1898. 利用造假的经济业务抬高业绩 189三、识别利润最小化操纵 1901. 虚增成本和费用 1902. 将未来费用在当期确认 1903. 将当期利润推迟到后期确认 1904. 滥用会计估计的伸缩性 190四、识别现金流操纵 1921. 将融资所获得的现金流入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1932. 将经营中的现金流出记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1933. 借助特殊安排来夸大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1934. 直接把不属于现金的资产当成现金来核算 193五、审阅财务报表时的关注点 1931. 关注利润的来源与时间构成 1942. 关注现金流量 1943. 关注期末与期初的会计调整 1944. 关注费用资本化情况 1955. 关注过渡账户、差异账户、对冲账户等高危账户 1966. 关注价值虚高的资产 1967. 关注手工调整会计分录 1978. 关注费用预计提 1979. 关注财务报表与管理报表之间的差异 19710. 关注关联交易 19711. 关注未记账的交易(延后计负债、少计负债) 198六、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指标 199七、财务报表造假常见预警 202八、本章小结 205第九章 舞弊审计技巧——信息系统与电子痕迹审查 207一、引言 209二、典型企业系统概述 210三、系统日志审查 2111. 交易日志 2112. 系统日志 211四、特殊账号审查 2121. 系统管理员账号 2122. 系统对接账号和数据库对接账号 2123. 系统供应商在维护系统时所使用的账号 213五、一般用户账号审查 2131. 离职员工、换岗员工账号 2132. 访客、外包员工账号 2143. 虚拟专用网账号和对外端口 2144. 新员工账号 2145. 职责权限管理 214六、数据库管理 215七、系统逻辑审查 2161. 系统验证控制 2162. 系统逻辑设置 216八、电子痕迹:在服务器上取证 2161. 在服务器上审查当事人的邮件信息 2172. 邮件关键词搜索 2183. 邮件头分析 2184. 在服务器上审查当事人的上网记录 2195. 在服务器上监控终端电脑 219九、电子痕迹:在终端设备上取证 2211. 电子数据的备份 2212. 电子镜像备份 2213. 仅读器 2224. 哈希值 2225. 电子文档搜索、邮件搜索 2246. 电子文件、照片属性分析 2247. 查看照片的哈希值 2258. 删除后恢复文件、格式化后恢复文件 2269. 系统临时文件 22610. 快捷路径 22711. 密码 22712. 电子取证工具 23013. 电子痕迹取证流程 232十、电子痕迹:在互联网搜索开源信息 2331. 搜索引擎 2342. 招聘网站 2353. 社交网站 2364. 企业信息 2365. 其他网站 237十一、电子证据的法律问题 2381. 搜索开源信息不可侵犯隐私 2382. 搜索开源信息不可进行网络攻击 2383. 电子证据不可被污染 2394. 利用监控软件监控员工的法律问题 2395. 固定电子证据 242十二、本章小结 243第十章 舞弊审计技巧——现场观察取证 245一、引言 247二、公司内部开展现场调查 2471. 工程项目调查 2482. 设备和物资观察 2493. 与现场负责人谈话 2494. 盘点物资数量,检查物资质量 2505. 观察与了解被访谈者 2516. 在企业内搜查员工资料的合法性 252三、企业外部走访调查 2521. 公开走访 2522. 隐蔽调查 253四、走访调查的事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2531. 走访调查的事前审批 2532. 委派合适的审计人员 2543. 设计走访调查的托词 2544. 设计结束拜访的原因 2545. 准备所需的文件与工具 2546. 低调走访,不引人注意 2557. 走访过程要注意安全 2558. 走访过程要明察秋毫 2559. 不在现场争执、揭穿问题 25510. 走访调查过程要遵守法律法规 256五、隐蔽录音是否违法 2561. 录音地点 2572. 录音人 2573. 录音目的 2574. 录音内容 2575. 隐蔽录音录像是否可以作为证据 2586. 录音时的注意事项 258六、与举报者和“证人”见面的注意事项 2601. 了解举报者的举报动机 2602. 注意与举报者和“证人”见面时的用词 2603. 考虑与举报者谈话的地点 260七、运用同理心迅速建立亲和感 2611.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2622. 寻找并指出彼此的共同点 2623. 陈述理解对方的情绪、经历和思维 2634. 重复对方的言行 264八、展现友善的肢体语言和表情 2641. 头部倾斜 2642. 微笑 2643. 快速轻扬眉毛 2654. 积极聆听 265九、刺探信息的技巧 2651. 使用共情的陈述 2652. 打开“话匣子” 2663. 放低身段,让对方有优越感 2674. 进行不经意的话题转移 2675. 以无关痛痒的话题结束谈话 2676. 不要以问题来刺探信息 2677. 以假定陈述引导对方进行指正 2678. 以简单的称赞鼓励对方说话 2699. 借助“戴高帽”或“激将法”引导对方说话 26910. 引起对方的思维认知差异 26911. 以怀疑态度应对对方的回答 27012. 引发对方的好奇心 27013. 话到嘴边留半句 27014. 引用已经被报道的事实 27115. 把事情当别人的事来说 27116. 以数据范围引导对方提供更具体的信息 27117. 以信息交换信息 27118. 以交换“秘密”来引导对方提供信息 27219. 重复对方回答中的词语,设立谈话“里程碑” 272十、本章小结 272第十一章 舞弊审计技巧——察言观色 273一、引言 275二、审计人员识别谎言的三个要点 2761. 尽量不要让对方撒谎 2762. 对方撒谎不要立刻揭穿 2763. 发现撒谎后要深挖信息 276三、三种谎言 2761. 编造故事 2762. 真假混合 2773. 避重就轻 277四、机器测谎和人工测谎 2771. 机器测谎 2772. 人工测谎 2783. 三个心理自我和三个生理脑 278五、掌握识别谎言的能力:看 2811. 对人工测谎的误解 2822. 识别人的反应:舒缓与抚慰 2823. 识别人的反应:喜爱与厌恶 2834. 识别人的反应:胜败与领地反应 2835. 识别人的反应:尊卑与敬鄙 2846. 识别人的反应:焦虑与战斗 2847. 微反应、微表情 2858. 测谎关注焦虑反应与错位反应 286六、掌握识别谎言的能力:听 2871. 倾听语言的内容 2872. 倾听非文字的信息 289七、掌握识别谎言的能力:想 2911. 表述是否符合逻辑和现有条件 2912. 对事情的表述是否合理 2923. 运用逻辑去推断其他的衍生信息 293八、人工测谎时的注意事项 2941. 肢体语言基础线 2942. 反应群 2943. 时间点 2944. 话语vs. 反应 294九、提出“刺激性”问题后观察反应 2951. 直接问题 2962. 假定性问题 2963. 反假定性问题 2964. 潜在证据暗示性问题 2975. 顾左右而言他的问题 2976. 道听途说的问题 298十、本章小结 299第十二章 舞弊审计技巧——信息访谈 301一、引言 303二、审计访谈的两种模式 3031. 信息访谈 3042. 认错访谈 3043. 审计访谈的风格 304三、审计访谈四部曲之一:访谈筹划(制定访谈策略) 3051. 掌握舞弊指控的信息 3052. 了解被访谈者 306四、审计访谈四部曲之二:准备武器(访谈问题) 3071. 像海绵般吸取信息 3072. 漏斗式询问问题 3083. 运用开放式、封闭式与引导式问题 3084. 访谈问题要有逻辑性和组织性 3125. 访谈问题要有策略性地交叉 3136. 访谈问题要细化,从外围开始 3147. 访谈要询问可确认的事(直接问题) 3158. 访谈问题要有焦点:一事一问 3169. 设计问题时不要采用双重否定 31710. 设计问题时要预测对方的反应,抢占先机 31711. 制定访谈问题要有顺序 32012. 制定访谈问题的具体内容 321五、审计访谈四部曲之三:行政安排 3221. 访谈的时间安排 3222. 访谈的对象安排 3233. 访谈的地点安排 3264. 访谈者的安排 332六、审计访谈四部曲之四:上阵执行 3351. 尽可能提前到达访谈地点 3352. 要有坚定的信心并做好心理准备 3363. 访谈询问三大阶段之一:开场 3374. 访谈询问三大阶段之二:询问 3395. 访谈询问三大阶段之三:结尾 3426. 访谈注意事项一:不可泄露审计信息 3427. 访谈注意事项二:不要马上记录重点 3438. 访谈注意事项三:审计人员应多问少说 3439. 访谈注意事项四:少提“你”,多说“我们” 34310. 访谈注意事项五:延迟问“谁” 34411. 访谈注意事项六:询问不能过于跳跃 34412. 访谈注意事项七:不要只关注问题清单,要看向对方 34413. 访谈注意事项八:尽量不离题,但也不要怕离题 34414. 访谈注意事项九:从对方的答案中寻找问题 34515. 访谈注意事项十:善用对方沉默的时间 34616. 访谈注意事项十一:听不懂时要学会借力 34617. 访谈注意事项十二:不满足于第 一个答案,要撒网捕鱼 34718. 访谈注意事项十三:不要急着揭穿谎言 34819. 访谈注意事项十四:澄清事项放在访谈后半部分 34920. 审计访谈中的倾听:询问与倾听哪个重要 350七、本章小结 352第十三章 舞弊审计技巧——认错访谈 353一、引言 355二、认错访谈的特征 3551. 认错访谈的对抗特征 3552. 认错访谈的目的性强 3563. 认错访谈机会宝贵 3564. 认错访谈有时间限制 3575. 认错访谈要合法合规 3576. 认错访谈要公平公正 3577. 认错访谈要尽量挽救对方 357三、认错访谈的适用情况 3581. 掌握了强有力且充分的证据 3582. 掌握了部分证据但仍无法认定对方进行了舞弊 3583. 只有很少的证据或没有能证明舞弊的证据 3594. 舞弊案情和证据对认错访谈策略的影响 359四、促使被访谈者认错的因素 3601. 已经被“逮到” 3612. 将要被“逮到” 3613. 争取从宽处理 3614. 为了保护他人或掩盖自己更大的罪过 3615. 缓解舞弊带来的负罪感 3616. 认为自己没犯错 3617. 自己说漏嘴 3618. 信任审计人员 3629. 被审计人员诱导、违规交易、欺骗 36210. 肉体伤害、威胁 36211. 认错的基本因素:趋利避害 362五、舞弊认错三角 3641. 认错的利益比损害多 3652. 已经或将要失去对抗的条件 3653. 勾起当事人犯错的记忆 365六、促成认错的三大方法 3661. 引出对方心中的“天使” 3662. 让对方停留在短期思维 3663. 在对方脑中播撒下“思维病毒” 367七、认错访谈四部曲之一:认错访谈的开场 3691. 建立审计威信(播下第 一枚“思维病毒”) 3692. 切换访谈模式(播下第二枚“思维病毒”) 371八、认错访谈四部曲之二:认错的游说策略 3721. 证据类游说策略 3732. 矛盾类游说策略 3753. 心理类游说策略 3814. 暗示类游说策略 3875. 教育类游说策略 3916. 战术类游说策略 394九、访谈游说中的注意事项 3981. 审计人员的事前准备要充分 3982. 游说要有周密的设计方案 3983. 沉着应对 3984. 核查要及时 3995. 积极倾听 3996. 软硬兼施 3997. 灵活运用策略,适当调整方法 399十、认错访谈四部曲之三:阻止对方否认并寻求突破 4001. 阻止对方否认 4002. 游说的突破方式 4003. 游说的突破点 400十一、认错访谈四部曲之四:提供狭窄的选项 4031. 假定问题或假定陈述(降低认错的力气门槛) 4032. 两难中选其轻的选项(降低认错的道德门槛) 404十二、对方坦白认错后应注意的事项 4051. 拓展供述,深入挖掘 4052. 验证对方的供述 4053. 追回损失 4064. 挖掘其他舞弊关系人 4065. 确认舞弊的方法和原因 4066. 对方没坦白认错,怎么办 406十三、访谈笔录 4071. 笔录该由谁来写 4082. 避免一边访谈一边打字 4083. 被访谈者可否修改笔录 4084. 笔录是否要签字 4085. 是否所有的访谈都要做笔录 4086. 笔录样本 409十四、本章小结 409后 记 411一、引言 411二、公平公正地执行舞弊审计 411三、有错假设和无辜推定 412四、审计人员的三大胜任能力 4131. 洞察力 4132. 分析力 4133. 智谋力 413附录1 部分不相容职责 415附录2 业务环节中常见的数据分析 417附录3 财务比率分析指标公式与解读 423附录4 涉及企业职务犯罪舞弊的主要罪名及处罚 427附录5 常见审计环节中的部分重点 433附录6 部分国家和地区商业企业注册局与企业信息检索网站 437

    胡顺淙,跨国集团内部审计副总裁;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特约内控课程设计专业人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英国伦敦大学法学荣誉学士(LLB)、会计荣誉学士(BA);注册会计师 (CPA),注册舞弊审查师(CFE),注册内部审计师 (CIA)及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长期致力于企业治理、风险管理领域,积累了多年的内部审计和反舞弊调查经验。曾担任500强企业反舞弊调查总监,在全球各地开展审查项目。作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新加坡注册会计师协会、新加坡内审协会特邀讲师,多次为国内外大型企业提供咨询与培训,曾应邀针对企业治理、审计、反舞弊、智能审计等课题在多所高校宣讲,包括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往往存在着舞弊行为。舞弊行为的发生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舞弊审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舞弊审计领域力作:除了介绍审计知识和会计知识,还涵盖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巧,如证据学、心理学、博弈学、数据系统等。 ·一线审计工作者打造:由跨国集团内部审计副总裁倾情打造,作者长期致力于企业治理、风险管理领域,积累了多年的内部审计和反舞弊调查经验。曾担任500强企业反舞弊调查总监,在优选各地开展审查项目。 ·1000+舞弊审计实操知识点详解:详细介绍了舞弊审计思路和舞弊审计技巧,涵盖了文件审核、数据分析、报表审查、信息系统与电子痕迹审查、现场观察取证、察言观色、信息访谈,以及认错访谈等舞弊审计实操知识点。 ·100多个舞弊审计实操案例:用审计实操案例,具象地介绍了舞弊审计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环节和工作任务,使读者理解更深刻。 ·近300张图表:精心挑选300多张图表,在展示审计知识的同时,让读者的阅读更轻松。 ·诸多专业人士联袂推荐:得到了职务犯罪侦查专业人士张亮、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谭丽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立强、广东省企业内部控制协会会长周清平、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韩洪灵、上海安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马爽、靠前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北京分会会长胡玉华、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秘书长傅怀全等近50外学界人士联袂推荐。
    对于企业的平稳运营和健康发展来说,舞弊审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顺淙的这本《舞弊审计实务指南》特色鲜明,一是内容新颖,既有对国外一些优选审计理念的借鉴,也有对国内审计部门和岗位工作鞭辟入里的剖析和细致入微的指导;二是覆盖面广,不仅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而且适合民营企业等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的管理需要;三是实践性强,全书不但有理论、有思考,更为突出的是有很好实用的审计工作中的具体方法、措施和手段。推荐给相关工作从业者! ——张亮 职务犯罪侦查专业人士 腐败调查与腐败预防专业人士 多所高校特聘教授、研究员 舞弊是生长在组织肌体上的毒瘤,危害着组织的健康成长。通过内部审计对组织进行经常性的体检,可以及时解决舞弊诱因,预防舞弊的发生。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尽早发现并遏制舞弊的发展,更是《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提出的职业规范要求。胡顺淙老师的这本书,通过诸多实用技巧和案例分析,指导审计人员更加合法合规、积极有效地参与舞弊的预防、诊断,正所谓“治已病、防未病”,本书将成为防治舞弊毒瘤的好大夫、组织健康的守护者。 ——沈立强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舞弊审计是内部审计的难点,也是内审人员审计能力的试金石。企业反舞弊审计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净化企业内部环境,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顺淙的这本《舞弊审计实务指南》提供了包括反舞弊原则、方法、技巧、策略在内的较系统和解决方案,也是作者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凝练,为从事内部审计或反舞弊职业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是企业反舞弊领域重要的探索,特别点赞。 ——周清平 广东省企业内部控制协会会长,万科集团审计监察部总经理 这本书和胡老师本人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把这本书说成是审计者的宝典一点不为过。书中章节内容安排得十分周密,也十分实用和接地气,让人读起来充满兴趣。 ——马爽 上海安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我有幸拜读了胡顺淙老师的这本《舞弊审计实务指南》,读后不为这本书的出版拍手叫好。这本书涵盖了财务、法律、犯罪学、心理学在舞弊审计中的应用,包含了舞弊审计流程设计、访谈、取证、报告撰写等各个环节,不仅有国内外相关政策的解读,而且有生动翔实的实操案例,理论与实践并重。本书有助于读者快速掌握和提升舞弊审计技能。真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胡玉华 靠前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北京分会会长 我始终认为,没做过舞弊审计、不擅长舞弊审计的审计人员终究算不上行业的高手,无法体会到审计职业的成就感。市面上规范的舞弊审计实操指南十分缺乏,本书弥补了这一缺憾,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傅怀全 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秘书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理事, 浙江天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 一章 企业舞弊概述 1 一、引言 3 二、舞弊审计中常见的问题 4 三、舞弊审计中的法律与风险 6 1. 舞弊审计中的法律风险 6 2. 舞弊审计中的风险 7 3.衡审计风险与审计效益 8 四、舞弊的种类 8 五、舞弊的定义 12 六、舞弊发生的原因 14 1. 虚拟场景一 15 2. 虚拟场景二 15 3. 虚拟场景三 15 七、舞弊三角 17 1. 压力 17 2. 借口 18 3. 机会 18 4. 舞弊三角vs. 火患三角 19 八、本章小结 20 章 舞弊审计与流程审计的异同 21 一、引言 23 二、流程审计与舞弊审计的程序 23 三、流程审计与舞弊审计中的审计目标 24 1. 真实 24 2. 授权 24 3. 完整 24 4. 25 5. 及时 25 6. 符合制度 25 7. 信息 25 8. 资产 26 9. 合法合规 26 10. 真实、、及时披露 26 11. 维护企业声誉 26 12. 维护企业利益,避免利益冲突 2、为何舞弊审计难做 27 1. 舞弊事件的特 27 2. 舞弊审计是一场博弈对垒 32 五、流程审计与舞弊审计的区别 33 1. 信息来源 33 2. 分析深度 33 3. 观察范围 34 4. 询问 34 5. 审计时间 34 六、文书舞弊和非文书舞弊 35 七、本章小结 35 第三章 舞弊防范与舞弊审计原则 37 一、引言 39 二、舞弊风险防范措施 40 1. 从战略高度设定廉正文化 40 2. 制定企业规章制度 40 3. 搭建标准工作与管控流程 41 4. 设置完善、的信息系统 42 5. 做好员工筛选和教育培训 43 6.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物理防控架构 43 三、舞弊审计中的合法合规、公正原则 44 1. 舞弊审计要合法合规 44 2. 舞弊审计要与公正 45 3. 舞弊审计要证明或推翻舞弊指控 45 4. 舞弊审计人员是“纯粹”的信息挖掘者 4、舞弊处理中的挽救与惩戒 46 1.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46 2. 该挽救哪些舞弊涉嫌人 47 3. 善用“污点证人” 47 4. 舞弊惩戒要一致 47 五、舞弊内查与外移要并举 48 六、舞弊审计人员的知识 48 1. 审计人员须掌握审计、内控与会计知识 48 2. 审计人员需了解和掌握业务运营操作 49 3. 审计人员需具有批判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50 4. 审计人员需掌握其他领域的知识 50 七、审计人员应有的审计职业谨慎 55 八、舞弊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57 1. 遵守法规 57 2. 独立客观 58 3. 诚实诚信 58 4. 严格保密 58 5. 胜任能力 5、审计人员的专业资格考试 58 1. 注册内部审计师 58 2. 注册舞弊审查师 59 3. 注册反舞弊师 59 4. 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 59 5. 其他专业资格考试 60 十、本章小结 60 第四章 舞弊审计中的证据要求 61 一、引言 63 二、舞弊行为和舞弊意图 63 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64 1. 直接证据 64 2. 间接证据 65 3. 证明下雨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证明舞弊行为和意图 67 1. 当事人是知晓该项交易和相关规章的 67 2. 当事人是有计划重复执行违法违规交易的 67 3. 当事人的交易文件或数据中有虚假成分 67 4. 当事人在该事件上是有利益冲突的 67 5. 当事人对该事件的解释中有撒谎的成分 68 6. 当事人在该事件中获得了不法利益 68 五、审计中的证据 68 六、证据的六大属 68 1. 证据的相关 69 2. 证据的充分 69 3. 证据的证明 69 4. 证据的固定 70 5. 证据的 70 6. 证据的连贯 71 七、关键证据、一手证据、可用证据 72 1. 关键证据和非关键证据 72 2. 一手证据和证据 72 3. 可用的证据和可用的线索 72 八、再生证据、潜在证据 73 1. 原生证据和再生证据 73 2. 潜在证据和实际证据 73 九、证据重建事实 73 十、本章小结 74 第五章 舞弊审计的流程 75 一、引言 77 二、事件管理 77 1. 事件记录与汇报 78 2. 阐明举报事项 78 3.行初查 79 4. 与举报人联系 79 5. 了解被举报人背景信息 80 6. 远程收集资料 80 三、案件立项 80 1. 项目分类、风险分级 81 2. 调动审计资源 81 3. 企业内部沟通 82 四、舞弊审计策划 82 五、执行舞弊审计 84 1. 安排到场理由 84 2. 执行现场审计 84 3. 同步优化审计步骤 85 4. 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线索 85 5. 在审计过程中保持沟通 86 6. 合法合纪合规地执行审计工作 86 六、证据采集、梳理与保管 86 1. 梳理好证据并做好标记 86 2. 防止证据污染 87 3. 保管好证据 87 七、如何撰写舞弊审计报告 87 1. 及时汇报管理层 87 2. 审计开始起报告 88 3. 舞弊审计报告的特点 88 八、舞弊事件内部处理与外移司法机关 93 1. 舞弊事件内部处理 93 2. 舞弊事件外移司法机关 94 3. 企业处理舞弊有别于国家提控罪犯 94 九、涉及企业舞弊的法律条款与立案标准 95 1.《刑法》相关条款罪名 95 2.《会计法》相关条款 96 3. 立案标准 96 4. 舞弊事件未达立案标准 98 十、本章小结 99 第六章 舞弊审计技巧——文件审核 101 一、引言 103 二、审阅招投标文件 104 1. 肢解工程,项目拆分 105 2. 独标、单一供应商采购 107 3. 排斥投标人 107 4. 不合格供应商,入围单位非库应商 108 5. 围标串标 108 6. 在招标过程中给予特定投标人特殊待遇 111 7. 招投标过程中的其他问题 111 8. 评标过程与评标标准不合理 112 9. 招标人泄露信息 114 三、审阅资质证照 115 1. 审阅证照要注意颁发机构,咨询官方信息 116 2. 审阅证照文件时向供应商、客户验证 11、审阅合同文件 117 1. 合同签订阶段的审计 118 2. 履行合同阶段的审计 121 3. 合同变更阶段的审计 121 4. 合同结束(终止)阶段的审计 126 五、审阅文件的维度 132 1. 注意格式惯例 133 2. 注意日期的格式 133 3. 注意简体字和 134 4. 注意语法:美式英语、英式英语和“中式英语” 134 5. 注意数字的格式 134 6. 注意查看处 134 7. 注意公司的名称、银行信息 135 8. 注意错别字和漏字 135 9. 注意金额或数字 136 10. 注意线条和黑点 136 11. 注意联系人信息 136 12. 审阅文件要做对比 136 六、审阅文件时要注意查看修改痕迹 137 七、审阅文件要注意查看签名 138 1. 注意签名是否是冒签的 138 2. 注意签名是否被 138 八、审阅文件要注意查看印章 138 1. 注意(P 图)的印章 138 2. 注意查看印章是否符合标准 139 九、审查发票 140 1. 发票的目测要点 140 2. 审查国外发票 142 十、凭证审查 142 十一、如何明察秋毫 144 1. 看表面,也看实质 144 2. 如何看表面也看实质 144 3. 你只看到你想看的(注意力盲点) 144 十二、本章小结 145 第七章 舞弊审计技巧——数据分析 147 一、引言 149 二、数据分析概述 150 三、数据分析的主要步骤 152 1. 设定目标 153 2. 准备数据 154 3. 分析数据 156 4. 跟踪异常 159 四、分析数据库字段完整 160 五、分析数据格式和值 161 六、注意数据编号空隙(跳号) 162 1. 编号空隙 162 2.“数据孤儿” 162 七、注意数据的重复与模糊相同 163 1. 简单相同 163 2. 模糊相同 164 八、分析数据日期与时间 165 1. 不合常理的录入时间点 165 2. 数据时间和日期过早、过晚、过快 165 九、分析数据的匹配度 166 1. 不该匹配的信息出现了 166 2. 该有的数据匹配缺失了 167 十、分析数据频率均值 168 1. 数据频率 168 2. 数均值 170 十一、注意高危数据 171 1. 整数数据 171 2. 审批权限的数据 171 3. 罕见的数字 172 十二、分析数据的关系 172 1. 数据趋势 172 2. 数据比率 173 十三、本福特定律 174 十四、其他数据分析场景 176 十五、数据分析中的逆向思维和逻辑思维 178 1. 逆向思维 178 2. 逻辑思维 180 十六、本章小结 182 第八章 舞弊审计技巧——报表审查 183 一、引言 185 二、识别利润化操纵 186 1. 提前确认收入 186 2. 变更收入确认会计政策 187 3. 隐藏费用或损失 187 4. 通过一次和非持续活动推高利润 188 5. 通过资产重组、变卖资产虚增营业利润 188 6. 少计费用或延迟当期费用到以后期间确认 189 7. 利用关联交易抬高利润 189 8. 利用造假的经济业务抬高业绩 189 三、识别利润小化操纵 190 1. 虚增成本和费用 190 2. 将未来费用在当期确认 190 3. 将当期利润推迟到后期确认 190 4. 滥用会计估计的伸缩 190 四、识别现金流操纵 192 1. 将融资所获得的现金流入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193 2. 将经营中的现金流出记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193 3. 借助特殊安排来夸大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193 4. 直接把不属于现金的资产当成现金来核算 193 五、审阅财务报表时的关注点 193 1. 关注利润的来源与时间构成 194 2. 关注现金流量 194 3. 关注期末与期初的会计调整 194 4. 关注费用资本化情况 195 5. 关注过渡账户、差异账户、对冲账户等高危账户 196 6. 关注价值虚高的资产 196 7. 关注手工调整会计分录 197 8. 关注费用预计提 197 9. 关注财务报表与管理报表之间的差异 197 10. 关注关联交易 197 11. 关注未记账的交易(延后计负债、少计负债) 198 六、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指标 199 七、财务报表造假常见预警 202 八、本章小结 205 第九章 舞弊审计技巧——信息系统与电子痕迹审查 207 一、引言 209 二、典型企业系统概述 210 三、系统日志审查 211 1. 交易日志 211 2. 系统日志 211 四、特殊账号审查 212 1. 系统管理员账号 212 2. 系统对接账号和数据库对接账号 212 3. 系统供应商在维护系统时所使用的账号 213 五、一般用户账号审查 213 1. 离职员工、换岗员工账号 213 2. 访客、员工账号 214 3. 虚拟专用网账号和对外端口 214 4. 新员工账号 214 5. 职责权限管理 214 六、数据库管理 215 七、系统逻辑审查 216 1. 系统验证控制 216 2. 系统逻辑设置 216 八、电子痕迹:在服务器上取证 216 1. 在服务器上审查当事人的邮件信息 217 2. 邮件关键词搜索 218 3. 邮件头分析 218 4. 在服务器上审查当事人的上网记录 219 5. 在服务器上监控终端电脑 219 九、电子痕迹:在终端设备上取证 221 1. 电子数据的备份 221 2. 电子镜像备份 221 3. 仅读器 222 4. 哈希值 222 5. 电子文档搜索、邮件搜索 224 6. 电子文件、照片属分析 224 7. 查看照片的哈希值 225 8. 删除后恢复文件、格式化后恢复文件 226 9. 系统临时文件 226 10. 快捷路径 227 11. 密码 227 12. 电子取证工具 230 13. 电子痕迹取证流程 232 十、电子痕迹:在互联网搜索开源信息 233 1. 搜索引擎 234 2. 招聘网站 235 3. 社交网站 236 4. 企业信息 236 5. 其他网站 237 十一、电子证据的法律问题 238 1. 搜索开源信息不可侵犯隐私 238 2. 搜索开源信息不行网络攻击 238 3. 电子证据不可被污染 239 4. 利用监控软件监控员工的法律问题 239 5. 固定电子证据 242 十二、本章小结 243 第十章 舞弊审计技巧——现场观察取证 245 一、引言 247 二、公司内部开展现场调查 247 1. 工程项目调查 248 2. 设备和物资观察 249 3. 与现场负责人谈话 249 4. 盘点物资数量,检查物资质量 250 5. 观察与了解被访谈者 251 6. 在企业内搜查员工资料的合法 252 三、企业外部走访调查 252 1. 公开走访 252 2. 隐蔽调查 253 四、走访调查的事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253 1. 走访调查的事前审批 253 2. 委派合适的审计人员 254 3. 设计走访调查的托词 254 4. 设计结束拜访的原因 254 5. 准备所需的文件与工具 254 6. 低调走访,不引人注意 255 7. 走访过程要注意 255 8. 走访过程要明察秋毫 255 9. 不在现场争执、揭穿问题 255 10. 走访调查过程要遵守法律法规 256 五、隐蔽录音是否违法 256 1. 录音地点 257 2. 录音人 257 3. 录音目的 257 4. 录音内容 257 5. 隐蔽录音录像是否可以作为证据 258 6. 录音时的注意事项 258 六、与举报者和“证人”见面的注意事项 260 1. 了解举报者的举报动机 260 2. 注意与举报者和“证人”见面时的用词 260 3. 考虑与举报者谈话的地点 260 七、运用同理心迅速建立亲和感 261 1.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262 2. 寻找并指出彼此的共同点 262 3. 陈述理解对方的情绪、经历和思维 263 4. 重的言行 264 八、展现友善的肢体语言和表情 264 1. 头部倾斜 264 2. 微笑 264 3. 快速轻扬眉毛 265 4. 积极聆听 265 九、刺探信息的技巧 265 1. 使用共情的陈述 265 2. 打开“话匣子” 266 3. 放低身段,让对方有感 267 4.行不经意的话题转移 267 5. 以无关痛痒的话题结束谈话 267 6. 不要以问题来刺探信息 267 7. 以假定陈述引导对行指正 267 8. 以简单的称赞鼓励对方说话 269 9. 借助“戴高帽”或“激将法”引导对方说话 269 10. 引起对方的思维认知差异 269 11. 以怀疑态度应对对方的回答 270 12. 引发对方的好奇心 270 13. 话到嘴边留半句 270 14. 引用已经被报道的事实 271 15. 把事情当别人的事来说 271 16. 以数据范围引导对方提供更具体的信息 271 17. 以信息交换信息 271 18. 以交换“秘密”来引导对方提供信息 272 19. 重回答中的词语,设立谈话“里程碑” 272 十、本章小结 272 第十一章 舞弊审计技巧——察言观色 273 一、引言 275 二、审计人员识别谎言的三个要点 276 1. 尽量不要让对方撒谎 276 2. 对方撒谎不要立刻揭穿 276 3. 发现撒谎后要深挖信息 2、三种谎言 276 1. 编造故事 276 2. 真假混合 277 3. 避重轻 277 四、机器测谎和人工测谎 277 1. 机器测谎 277 2. 人工测谎 278 3. 三个心理自我和三个生理脑 278 五、掌握识别谎言的能力:看 281 1. 对人工测谎的误解 282 2. 识别人的反应:舒缓与抚慰 282 3. 识别人的反应:喜爱与厌恶 283 4. 识别人的反应:胜败与领地反应 283 5. 识别人的反应:尊卑与敬鄙 284 6. 识别人的反应:焦虑与战斗 284 7. 微反应、微表情 285 8. 测谎关注焦虑反应与错位反应 286 六、掌握识别谎言的能力:听 287 1. 倾听语言的内容 287 2. 倾听非文字的信息 289 七、掌握识别谎言的能力:想 291 1. 表述是否符合逻辑和现有条件 291 2. 对事情的表述是否合理 292 3. 运用逻辑去推断其他的衍生信息 293 八、人工测谎时的注意事项 294 1. 肢体语言基础线 294 2. 反应群 294 3. 时间点 294 4. 话语vs. 反应 294 九、提出“刺激”问题后观察反应 295 1. 直接问题 296 2. 假定问题 296 3. 反假定问题 296 4. 潜在证据暗示问题 297 5. 顾左右而言他的问题 297 6. 道听途说的问题 298 十、本章小结 299 第十二章 舞弊审计技巧——信息访谈 301 一、引言 303 二、审计访谈的两种模式 303 1. 信息访谈 304 2. 认错访谈 304 3. 审计访谈的风格 304 三、审计访谈四部曲之一:访谈筹划(制定访谈策略) 305 1. 掌握舞弊指控的信息 305 2. 了解被访谈者 30、审计访谈四部曲之二:准备武器(访谈问题) 307 1. 像海绵般吸取信息 307 2. 漏斗式询问问题 308 3. 运用开放式、封闭式与引导式问题 308 4. 访谈问题要有逻辑和组织 312 5. 访谈问题要有策略地交叉 313 6. 访谈问题要细化,从外围开始 314 7. 访谈要询问可确认的事(直接问题) 315 8. 访谈问题要有焦点:一事一问 316 9. 设计问题时不要采用双重否定 317 10. 设计问题时要预测对方的反应,抢占先机 317 11. 制定访谈问题要有顺序 320 12. 制定访谈问题的具体内容 321 五、审计访谈四部曲之三:行政安排 322 1. 访谈的时间安排 322 2. 访谈的对象安排 323 3. 访谈的地点安排 326 4. 访谈者的安排 332 六、审计访谈四部曲之四:上阵执行 335 1. 尽可能提前到达访谈地点 335 2. 要有坚定的信心并做好心理准备 336 3. 访谈询问三大阶段之一:开场 337 4. 访谈询问三大阶段之二:询问 339 5. 访谈询问三大阶段之三:结尾 342 6. 访谈注意事项一:不可泄露审计信息 342 7. 访谈注意事项二:不要马上记录 343 8. 访谈注意事项三:审计人员应多问少说 343 9. 访谈注意事项四:少提“你”,多说“我们” 343 10. 访谈注意事项五:延迟问“谁” 344 11. 访谈注意事项六:询问不能过于跳跃 344 12. 访谈注意事项七:不要只关注问题清单,要看向对方 344 13. 访谈注意事项八:尽量不离题,但也不要怕离题 344 14. 访谈注意事项九:从对方的答案中寻找问题 345 15. 访谈注意事项十:善用对方沉默的时间 346 16. 访谈注意事项十一:听不懂时要学会借力 346 17. 访谈注意事项十二:不满足于第 一个答案,要撒网捕鱼 347 18. 访谈注意事项十三:不要急着揭穿谎言 348 19. 访谈注意事项十四:澄清事项放在访谈后半部分 349 20. 审计访谈中的倾听:询问与倾听哪个重要 350 七、本章小结 352 第十三章 舞弊审计技巧——认错访谈 353 一、引言 355 二、认错访谈的特征 355 1. 认错访谈的对抗特征 355 2. 认错访谈的目的强 356 3. 认错访谈机会宝贵 356 4. 认错访谈有时间限制 357 5. 认错访谈要合法合规 357 6. 认错访谈要公正 357 7. 认错访谈要尽量挽救对方 35、认错访谈的适用情况 358 1. 掌握了且充分的证据 358 2. 掌握了部分证据但仍无法认定对行了舞弊 358 3. 只有很少的证据或没有能证明舞弊的证据 359 4. 舞弊案情和证据对认错访谈策略的影响 359 四、促使被访谈者认错的因素 360 1. 已经被“逮到” 361 2. 将要被“逮到” 361 3. 争取从宽处理 361 4. 为了保护他人或掩盖自己更大的罪过 361 5. 缓解舞弊带来的负罪感 361 6. 认为自己没犯错 361 7. 自己说漏嘴 361 8. 信任审计人员 362 9. 被审计人员诱导、违规交易、欺骗 362 10. 肉体伤害、威胁 362 11. 认错的基本因素:趋利避害 362 五、舞弊认错三角 364 1. 认错的利益比损害多 365 2. 已经或将要失去对抗的条件 365 3. 勾起当事人犯错的记忆 365 六、促成认错的三大方法 366 1. 引出对方心中的“天使” 366 2. 让对方停留在短期思维 366 3. 在对方脑中播撒下“思维病毒” 367 七、认错访谈四部曲之一:认错访谈的开场 369 1. 建立审计威信(播下第 一枚“思维病毒”) 369 2. 切换访谈模式(播下枚“思维病毒”) 371 八、认错访谈四部曲之二:认错的游说策略 372 1. 证据类游说策略 373 2. 矛盾类游说策略 375 3. 心理类游说策略 381 4. 暗示类游说策略 387 5. 教育类游说策略 391 6. 战术类游说策略 394 九、访谈游说中的注意事项 398 1. 审计人员的事前准备要充分 398 2. 游说要有周密的设计方案 398 3. 沉着应对 398 4. 核查要及时 399 5. 积极倾听 399 6. 软硬兼施 399 7. 灵活运用策略,适当调整方法 399 十、认错访谈四部曲之三:阻止对方否认并寻求突破 400 1. 阻止对方否认 400 2. 游说的突破方式 400 3. 游说的突破点 400 十一、认错访谈四部曲之四:提供狭窄的选项 403 1. 假定问题或假定陈述(降低认错的力气门槛) 403 2. 两难中选其轻的选项(降低认错的道德门槛) 404 十二、对方坦白认错后应注意的事项 405 1. 拓展供述,深入挖掘 405 2. 验证对方的供述 405 3. 追回损失 406 4. 挖掘其他舞弊关系人 406 5. 确认舞弊的方法和原因 406 6. 对方没坦白认错,怎么办 406 十三、访谈笔录 407 1. 笔录该由谁来写 408 2. 避免一边访谈一边打字 408 3. 被访谈者可否修改笔录 408 4. 笔录是否要签字 408 5. 是否所有的访谈都要做笔录 408 6. 笔录样本 409 十四、本章小结 409 后 记 411 一、引言 411 二、公正地执行舞弊审计 411 三、有错假设和无辜推定 412 四、审计人员的三大胜任能力 413 1. 洞察力 413 2. 分析力 413 3. 智谋力 413 附录1 部分不相容职责 415 附录2 业务环节中常见的数据分析 417 附录3 财务比率分析指标公式与解读 423 附录4 涉及企业职务犯罪舞弊的主要罪名及处罚 427 附录5 常见审计环节中的部分 433 附录6 部分国家和地区商业企业注册局与企业信息检索网站 437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往往存在着舞弊行为。舞弊行为的发生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舞弊审计的重要日益凸显。 ·舞弊审计领域力作:除了介绍审计知识和会计知识,还涵盖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巧,如证据学、心理学、博弈学、数据系统等。 ·一线审计工作者打造:由跨国集团内部审计裁倾情打造,作者于企业治理、风险管理领域,积累了多年的内部审计和反舞弊调查经验。曾担任500强企业反舞弊调监,在全球各地开展审查项目。 ·1000 舞弊审计实操知识点详解:详细介绍了舞弊审计思路和舞弊审计技巧,涵盖了文件审核、数据分析、报表审查、信息系统与电子痕迹审查、现场观察取证、察言观色、信息访谈,以及认错访谈等舞弊审计实操知识点。 ·100多个舞弊审计实操案例:用审计实操案例,具象地介绍了舞弊审计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环节和工作任务,使读者理解更深刻。 300张图表:300多张图表,在展示审计知识的同时,让读者的阅读更轻松。 ·诸多专业人:得到了职务犯罪侦查专业人士张亮、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谭丽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立强、广东省企业内部控制协会会长周、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韩洪灵、上海安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马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北京分会会长胡玉华、浙江会计师协会秘书长傅怀全50外学界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