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新闻业的救赎: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16个关键问题 彭增军著 中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彭增军著著 | 彭增军著编 | 彭增军著译 | 彭增军著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彭增军著著| 彭增军著编| 彭增军著译| 彭增军著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6-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8-06-01
    • 字数:148千字
    • 页数:190
    • 开本:128开
    • ISBN:9787300258225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彭增军著
    • 著:彭增军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49.80
    • ISBN:9787300258225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128开
    • 印刷时间:2018-06-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6-01
    • 页数:190
    • 外部编号:921653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1章 新闻生死劫
    报纸死亡是个伪命题
    为什么新闻不能死?
    第2章 厨师与厨房,大锅饭与自助餐:新闻生产方式的革命
    自杀、他杀还是自然死亡?
    厨师与厨房,大锅饭与自助餐
    第3章 凤凰涅槃:再造新闻编辑部
    依据、信念与方向
    货比三家:《纽约时报》、甘尼特集团和《华盛顿邮报》
    1.《纽约时报》:坚持,数字领先
    2.甘尼特集团:激进,受众第一
    3.《华盛顿邮报》:资源匹配,人财两旺
    亮点与阴影
    第4章 媒体融合为什么成了夹生饭
    媒体融合究竟融合什么
    夹生饭是如何烧成的
    第5章 穿新鞋还要走新路:数字时代传统媒体的创新
    创新:新鞋子与新道路
    传统媒体创新为什么难
    1.居安不思危
    2.业务模式同商业模式脱节
    3.墨守成规的企业文化
    4.自我神圣的职业文化
    5.习惯成自然
    传统媒体创新为什么失败
    1.错失良机
    2.主体性丧失
    3.编辑部文化的刹车效应
    4.组织障碍
    5.三心二意,偏安思想
    6.惶恐中不可能创新
    第6章 传统媒体创新的打开方式
    开放的体制与文化
    金刚钻钻透的不仅仅是瓷器
    不以成败论英雄
    创新必须是常态的主动出击
    摈弃“虽然但是综合征”
    奴隶造不了金字塔
    不能丧失主体性
    创造意义
    有体感的新闻
    读者是不可靠的
    要团队,不要变形金刚
    酒好也怕巷子深
    第7章 谁来豢养看门狗:社交网络时代新闻媒体的商业模式
    百年生意经再不灵光
    敢问路在何方
    墙不墙,这是个问题
    第8章 内容何以为王?
    媒体内容:想要的与需要的
    黏性和分享性:内容如何为王
    1.黏性
    2.分享性
    第9章 熟悉的陌生人:社交媒体时代的受众
    受众演变:从1.0到3.0
    1.受众1.0公众的对话
    2.受众2.0注意力商品
    3.受众3.0熟悉的陌生人
    受众与用户,控制与自由
    第10章 事实与谎言:网络时代新闻的去伪存真
    新闻与流言
    插上翅膀的谎言
    核查事实是关键
    第11章 传统与挑战:网络时代的媒介伦理
    新闻专业主义伦理是否过时
    传统与挑战
    1.事实与求真
    2.客观与公正
    3.数据与隐私
    4.责任与边界
    第12章 从把关人到网红:媒介伦理的社会化
    从把关人伦理到社会伦理
    社会媒介伦理的构建
    第13章 主义与生意:新闻模式与商业模式的悖论
    新闻的核心
    新闻从来不是买卖
    有了大数据,饿死总编辑
    第14章 后真相时代新闻的立场与担当
    何为新闻的立场与担当
    客观是方法从来不是原则
    后真相时代更需要立场和担当
    第15章 权力的丧失: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人的职业危机
    没有新闻人的新闻业?
    权力的丧失
    职业认同与职业操作的错位
    第16章 因品质得专业:人人新闻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重塑
    职业和专业
    新闻业的出路在于重塑专业性
    1.新闻的职业性很弱
    2.新闻业的没落不是专业主义的失败
    3.机会还有,位置还在
    因品质得专业
    1.新闻专业性的关键词
    2.新闻的三大专业责任
    3.专业性的根本是品质
    参考文献
    后记

    彭增军,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新闻学终身教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三江学者,宁波市3315计划海外高端人才,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西安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外文系、北京大学靠前政治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硕士、博士。曾担任中国对外英文政治时事周刊《北京周报》(Peking Review)记者、编辑部主任、总编助理、执行主编,美国《密苏里人日报》记者等。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靠前新闻与传播、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媒介融合与数字转型等。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三篇获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AEJMC)年会一等奖。近中文著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媒介内容分析法》。


    谈新闻业危机与新闻专业主义的著述不少,但能把理论问题解释得如此明了透彻且落实到操作层面的不多。彭增军博士有着丰富的国内外媒体从业经验,长期执教于美国大学新闻系,《新闻业的救赎》足见其学识,特此郑重。

    ——展江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新闻业的救赎》集中介绍和探讨了西方自由主义新闻制度下的新闻专业主义以及新闻业如何面对技术变化带来的挑战。我认同作者的观点,不管媒介载体如何变化,社会不能缺少新闻。受众的失望和批评,往往是因为新闻业界没有生产出真正的新闻。

    ——闾丘露薇 新闻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
     
    新闻的生死,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更是一个专业的生死。这个专业具有社会价值,目前不能反映在其市场价值中。正如作者所说,新闻业的救赎不仅仅来自市场,也必须来自社会。

    ——胡泳 北京大学教授


     

    《新闻业的救赎》始于作者为《新闻记者》写的专栏,全面阐述了新媒体生态下,新闻生产所受到的冲击、困境与对策。内容前沿,观点新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可读性强。系列文章在《新闻记者》及其微信公号推出后反响热烈,不但受到学界同行好评,还受到业界——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管理层和从业人员的欢迎。
    本书全面阐述新媒体生态下,新闻生产所受到的冲击、困境与对策。内容包括12个话题:1. 新闻专业主义的生与死。2. 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3. 再造新闻编辑部。4. 记者的五个角色。5. 内容何以为王。6.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7. 新媒体伦理困境。8. 新闻的盈利模式。9.媒体融合。10. 公众与公民新闻。11. 化与文化冲突。12. 新闻的未来。


    新闻业如何面对技术变化带来的挑战?

    美国圣克劳德周立大学教授彭增军*作品

    探讨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16个关键问题

    解局传统媒体的困局与出路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