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段娟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9787568054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段娟著 | 段娟编 | 段娟译 | 段娟绘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段娟著| 段娟编| 段娟译| 段娟绘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6-01
    • 字数:202000
    • 开本:25开
    • ISBN:9787568054140
    • 版权提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段娟
    • 著:段娟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99.00
    • ISBN:9787568054140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开本:25开
    • 印刷时间:2019-06-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06-01
    • 页数:null
    • 外部编号:970204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新中国成立7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一、新中国成立7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1
    二、新中国成立7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8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旧中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历史演变/ 13
    一、1840—1894年近代工业发展与布局13
    二、1895—1913年近代工业发展与布局14
    三、1914—1936年近代工业发展与布局15
    四、1937—1949年近代工业发展与布局16
    第二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确立与实施/ 1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生产力布局状况和
    特征17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23
    三、苏联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的影响24
    四、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确立与实施26
    第三节“一五”时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30
    一、“一五”计划的编制与均衡合理布局生产力的战略部署30
    二、“一五”时期均衡合理布局生产力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实施32
    三、“一五”时期均衡合理布局生产力的成效与问题39
    第二章“大跃进”时期的工业分布与布局
    第一节地方工业自成体系的生产力布局方针/ 42
    一、地方工业自成体系的生产力布局方针形成的背景43
    二、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大中小企业同时并举的方针44
    三、在各协作区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
    体系46
    四、促进地方工业发展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48
    第二节地方工业自成体系的生产力布局产生的影响与调整/ 50
    一、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对工业建设和布局带来的积极影响50
    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对工业建设和布局带来的问题51
    三、针对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带来的问题提出按照“全国一盘棋”
    精神进行工业布局54
    四、国民经济调整初期针对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带来的问题进行
    调整55
    第三节“大跃进”时期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建设和布局与经济关系/ 56
    一、“大跃进”时期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建设和布局56
    二、“大跃进”时期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关系57
    第三章以备战和加强内地建设为重点的三线建设
    第一节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确立/ 60
    一、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背景60
    二、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确立62
    第二节三线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 64
    一、加强备战与积极建设比较完整的三线战略后方基地相
    结合64
    二、加强备战与经济建设的长远计划相结合66
    三、加强备战与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相结合68
    第三节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与实施进程/ 70
    一、三线建设的管理体制70
    二、三线战略后方基地建设的实施方式72
    三、三线建设的实施进程74
    第四节对三线建设的评价/ 76
    一、三线建设对加强国防力量的巩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76
    二、三线建设初步改善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
    格局77
    三、三线建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78

    段娟:1977年生,湖北天门人。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经济史。作为副主编出版著作《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中的攀枝花——基于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研究》。在《党史研究》、《教学与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中州学刊》等*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曾获“华东党史很好文章”三等奖和“中国区域科学很好论文奖”三等奖等奖项。主要代表作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从均衡到协调: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的历史考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政府和市场作用的发挥》等。


    本书在遵循学术性、科学性、历史性,宣传*思想、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原则下,比较全面地分专题论述了新中国7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其立足中国国情,并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广阔视野中,系统、客观地对新中国成立至今不同历史阶段区域发展战略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实施过程以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力图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演变历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区际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历史经验。

    本书系“新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全书在遵循学术性、科学性、历史性,宣传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原则下,比较全面地分专题论述了新中国70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其立足中国国情,并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广阔视野中,系统、客观地对新中国成立至今不同历史阶段区域发展战略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实施过程以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力图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演变历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区际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历史经验。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轨迹、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学术专著。全书力求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内容系统全面,结构完整科学,资料丰富,分析评价客观、理性,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区域政策、高校、研究机构的教师和学生研究区域发展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作为套书的一本,它同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其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丛书采取科学的态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为指导,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二是其具有鲜明的历史性,这套丛书是史学著作,无论从丛书的作者还是内容来看,纵向地完整地叙述历史都是其优势,不仅要保证历史叙述的完整,还要保证历史与逻辑到一致,论从史出,寓论于史。三是弘扬正能量,新中国70年的历史是辉煌的历史,是可以增强四个“自信”的历史,这套书充分反映新中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成就以及取得巨大成就背后的原因。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