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管理救赎:后现代管理缔造 张羿 中国财富出版社 97875047656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张羿著 | 张羿编 | 张羿译 | 张羿绘
    •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羿著| 张羿编| 张羿译| 张羿绘
    •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11-01
    • 字数:440
    • 页数:373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04765604
    • 版权提供:中国财富出版社
    • 作者:张羿
    • 著:张羿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504765604
    •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7-1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1-01
    • 页数:373
    • 外部编号:903863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从成功企业之道迈向企业成功之道001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沦陷与救赎007一、拯救企业行动008管理危机兵临城下009管理范式与创新者窘境010隐性傲慢与巨头的陨落012二、现代管理王国的沦陷015现代管理的终结015现代管理思维的溃败018正在被颠覆的现代管理九大范式020三、后现代管理的复兴之战024后现代管理范式的崛起025后现代管理的立体化突围026公司重生:后现代管理救赎之道030
    第二章 ?人性、自由与管理031一、重新定义人性032现代管理史就是一部“人性误诊史”032从亚当·斯密到马斯洛的人性误读033人性的“斯芬克斯之谜”036从中西经典透视人性本质036人性的“ 99 1定律 ”038二、自由与040自由:从尊重开始041自由与顺服042究竟什么是自由043三、自由与秩序044没有规则的自由不是真自由044自由是牢狱的另一种形式045自由:在轨道中运行的秘诀046四、重新定义管理046管理的本质:人的使命047管理与领导的关系049没有一人是合格的管理者050管理的开始:人的塑造050管理的目标是人的解放051何为管理的“宇宙智慧”052管理的五维模型053五、人性、自由与管理056管理:人性与自由的艺术056互联网与人性解放057如何实现管理的自由058六、人性同构,管理相通059文化存异,人性求同059“人性论”重构是后现代管理的前提060缔造后现代管理的超文化之路061
    第三章 ?后现代公司治理与数字生态共同体063一、现代公司治理大厦的倒塌065现代公司治理预设的误区065委托—代理模式的终结066“安然事件”与现代治理大厦的倒塌067美国模式与德日模式的演变069二、万科与一个时代的谢幕071从“君万之争”到“宝万之争”071壮士之歌:万科模式背后的文化073万科产权之争与一个时代的谢幕074三、互联网与公司治理救赎075现代公司治理反人性075人性觉醒与治理结构变革077互联网驱动下的公司治理077四、产权变革与公司治理078共享、共产与共生078股权革命与公司治理080公司控制权的几种模式081公司治理革命下的股权设计084五、共同治理范式与资本主义的终结086公司治理:不仅是产权086共同治理范式的四重突围087共同治理范式的创新089六、破译共同治理范式的基因密码092彼得·德鲁克之梦092从“社区公司”到“数字生态共同体”093共同治理基因的超文化透视094
    第四章 ?新丛林法则:后现代商业模式解析095一、重新定义商业模式096对商业模式概念的界定097商业模式静态构成11要素098商业模式动态管理8要素100商业模式重塑竞争战略101二、平台—生态化:商业模式基本形态102商业帝国时代的终结102平台商业模式的本质103工业40与商业模式转型104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演化105平台—生态型商业模式的未来106三、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管理范式革命109互联网商业模式与管理范式革命109商业模式创新全面瓦解现代管理109商业模式创新重构现代管理范式110四、商业模式创新与战略协同111商业模式创新与战略筑基111商业模式创新与战略选择112商业模式创新与战略破局113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共振式推进114五、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协同115商业模式与组织模式的错位现象115组织创新构筑商业模式竞争壁垒116文化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引擎117商业模式的“三位一体”118六、商业模式创新的“造钟模式”119不要神化商业模式119推进商业模式与产品创新的共振120商业模式的双元性创新121商业模式创新的全程管理122后现代管理:打造生态丛林化公司123探秘商业模式的价值基因125
    第五章 ?后现代管理战略复兴图谱127一、战略决胜时代刚刚拉开序幕129“定位理论”过时了吗129利他经济学与战略重生130移动性定位与移动性战略131战略角逐大舞台132二、战略之舞:冰上的决策133远见:确定性与战略决策134未雨绸缪:不确定性与战略决策135何为中性决策136何为灵性决策137“第七感”:另类决策密码138三、后现代战略舞台图景139驾驭复合式战略的铁骑139一个全新的战略时代140筑基:占领战略的大陆架141布局:战略的抉择与匹配142跨越:复合式战略转型全景144四、巨变时代的战略特质146海豚:战略的柔性146流动:战略的变化性147瀑布:战略的突变性149迭代:战略的演化性149鸽子:战略的专注性150五、从战略协同到生命共振152从企业帝国到集群平台152生命型战略图谱152战略共振153六、复合式战略管理154战略定义:蓝图+计划+执行154战略执行:达成商业模式的路径与行动155决胜全局:复合式战略管理创新156
    第六章 ?后现代管理的超生命组织蝶变159一、误导的流行组织概念161去中心化162去中间化164无边界组织165二、传统组织已死167颠覆“科斯定律”:组织的超生命模式167重新定义公司168组织复活之海尔模式169海尔组织变革的标杆意义172三、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壁垒172组织创新才是的竞争壁垒173组织、战略、商业模式铁三角174打造超生命组织战略壁垒体系175四、平台:岛屿、航母与联合舰队175组织:漂移的平台176岛屿、军事基地、航母与联合舰队176互联网与超生命组织179五、超生命组织与公司社会化179生态型公司的野蛮生长179未来公司与数字生态共同体180平台社会化与公司使命181六、自由、效率与组织协同181自我管理团队与自组织182平台的驱动与管理182自由、效率与组织协同183七、超生命组织的进化基因185超生命组织与生产力升级185超生命组织与人性解放186超文化:超生命组织的驱动力量186
    第七章 ?后现代管理的营销模式裂变189一、需求:面向2030年的消费者190“阿尔法一代”与新营销开端190AI新人类192洞察“新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193二、移动互联与部落化营销194社群—新部落文化的两个层次194部落化营销回归商业本质195部落化营销原创时代196三、大数据重塑营销模式197逆向创造与营销革命197产品经理角色的升级198大数据与营销模式变革199四、超文化营销时代的到来200经典营销理论的终结200超文化营销6因素模型201人工智能与超文化营销203五、“精准+复合”传播策略204复合式传播策略205人工智能与精准传播206营销传播的“超真实”模式207六、AI新人类与品牌战略转型208“第一原理”时代的品牌战略209品牌“超真实化”与人性化趋势211后现代品牌的分化与进化格局212七、AI新人类与营销基因重组215“新新人类”与营销的超时尚基因215触摸灵魂的超文化营销216“人工智能 超文化”营销的扩散217
    第八章 ?后现代管理创新拯救之道219一、现代创新范式的终结220大企业的创新陷阱220现代创新范式的终结222创新:从本能到管理223二、走出创新战略的误区224被颠覆的公司是因为管理良好吗224双元性创新中的战略错位226创新战略与组织战略的匹配227三、设计思维主导的创新转型227设计的战略属性228以设计创新取代技术创新228设计创新的四大维度231以价值为中心的设计创新管理232四、突破创新者窘境的创新之路235自我驱动的组织模式235超文化创新哲学236创新永续:开放式平台创新模型237五、跨界创新的人力云管理239“合作”是创新的关键239拒绝平庸241废弃僵化的人才模板242数字游牧者与内部营销243六、思维与管理创新:被忽视的救赎244创新者应具备思想史思维245创新者应具备超文化思维245以管理范式为本的创新体系246创新者极限与管理救赎247
    第九章 ?人性救赎与后现代领导力缔造249一、面向未来的领导力创新250领导的本质250数字化领导252从超情境领导开始252对约翰·科特的超越254领导行为的四个层次257二、领导力的基本构成258的心智结构258的使命26110力模型262的经历265的心灵管理265三、后现代企业的领导模式266既非独裁,也非民主266管理在先,领导在后268从联席总裁到轮值总裁268“人人皆为领导”:一个古老的命题269赋能与隐形:的本真状态270四、绝望与信心:的逆境管理272逆境是企业家的永恒处境272的逆境管理法则273在绝望中前行的智慧274五、男权世界中的女性274女性兴起275女性的人生平衡276杰出女性与后现代领导277六、的第六项修炼277的人性救赎与自我修炼278鹰的高度:的超越精神278领导力与管理范式变革279
    第十章 ?超文化:后现代公司的基因密码283一、文化和战略284文化第一,战略第二285文化、商业模式与战略的融合285未来是文化战略制胜的时代286二、公司即文化,文化即公司287文化即绩效287公司即文化289文化:管理的基因290三、超文化与管理救赎290互联网文化的本质291不同文化的共同基因291超文化、人性与本能293超文化与管理救赎294超文化与灵性管理295四、大公司文化的趋同性296公司文化凌驾于国家文化之上296化公司文化重构的全新视角297超文化与大公司文化的趋同性299五、后现代公司:构筑全新的文化模型301超文化与后现代世界观301工业40与文化00302后现代公司超文化模型303六、再造公司价值,重拾人类梦想306超文化价值观考核306“去政治化”的公司文化并非童话306超文化基因构筑公司理想国307
    第十一章 ?哲学终结与后现代管理哲学重构309一、一种管理就是一种世界观311有管理范式就有世界观311现代管理背后的机械论世界观312后现代管理背后的有机论世界观312二、历史并未终结:互联网与复兴的宇宙313世界并未绝望314从互联网到生命互联317互联网与人类的未来317三、人工智能与管理哲学救赎318大数据与管理哲学变革318人工智能与技术哲学319遏制科技与创新的宗教化倾向320AI世界观:后现代创新哲学324四、元哲学:管理哲学重构方法论325回到中西哲学的源头326哲学的终结与重生326超文化视角重构管理哲学327五、后现代管理生命哲学观330开创生态商业时代330缔造生命型企业331构筑生命型管理331六、后现代企业价值图景332重建公司价值332重构公司经营哲学333成就人性与人生完善334
    第十二章 ?拯救与重生:后现代管理鸟瞰335一、超文化与后现代管理革命337现代与后现代的定义337现代管理与后现代管理的定义338公司重生:后现代管理6大模式340二、后现代管理简史345企业实践简史345理论总结与创新简史352三、后现代超文化管理模型358超文化管理基础模型359超文化管理系统模型361四、超文化管理与人类幸福指数363像哺育生命一样从事管理364管理的使命364超文化管理与化企业缔造365五、在极速创新时代拥抱生命的意义366信步经济与科技的海洋366在管理中确立人生的价值366构建人类精神家园367六、后现代管理:创新与回归368后现代管理的两大特质368管理的极限369一个苏格拉底式的循环370
    后记 ?未来20年将是后现代管理变革黄金期371
    致谢373

    张羿,有名管理学家、后现代管理开创者,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商研究院首席管理学家,中国数字信息与安全产业联盟暨中数信安集团首席管理顾问,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有名高校EMBA导师。著有《后现代企业与管理革命》(2004年)《中国式管理批判》(2007年)。2004年7月,应邀出席IFSAM第七届世界管理大会,发表《现代企业的终结与后现代企业的兴起》主题报告,引起靠前管理界强烈关注。《管理救赎》是张羿二十年管理创新研究集大成之作。张羿历经二十年企业实践,具有从记者到经理人到创业者的丰富从业经历。其管理学著作视野开阔,思想深刻独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具有重量高度的中国管理学家之一。

    张羿的《管理救赎》是一部开创性著作。作者用后现代范式,更替现代性范式,推动机械型管理向生命型管理进行系统的理论转型升级。管理学的再现代化,是发生在管理领域的“出埃及记”,旨在将人类管理从利用工具理性为主,救赎为以人性复归为主;从服务于异化,救赎为服务于使命;从现代性这一低层次,救赎到后现代这一高层次。*终与经济实践的转型升级同步,实现管理理论从工业时代的现代化,向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的惊险一跃。
     ——姜奇平  中国信息社会50 人论坛轮值、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主编
    ??这是一部与旧时代划清界限的著作!我很久都不看管理学的书了,因为现代管理学的基础正在崩塌。互联网来了,全新构建了我们这个世界,颠覆了原来的组织和管理思维。在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巨变时代,一切坚固的管理思维都在烟消云散,的组织将如何重新思考管理?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管理思想和哲学?什么时候新的管理才成型呢?张羿先生宏大、深邃、直抵本质的论述,是管理界根本反思的开始! ——罗振宇 《罗辑思维》创始人
    ??《管理救赎》中所提出的后现代管理范式,对身处物联网时代的企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张羿对海尔转型的理解到位和深刻,海尔在转型过程中坚持以人的价值为中心,通过人单合一模式实现企业在战略、组织、薪酬三个层面的颠覆,使企业从制造产品型向孵化创业型平台式企业发展。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用物联网的范式,换道超车、时代。  ——周云杰  海尔集团总裁

    本书揭示了现代管理范式的全面崩溃,并构筑了后现代管理范式的完整创新体系。这是当代管理变革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推进。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现代管理与后现代管理的根本区别,使巨变时代的企业实践获得完整而系统的导航路线与持续创新图谱。??本书将剖析企业实践与管理创新中的诸多误区。在此过程中,读者将会发现后现代管理范式的许多方面似乎令人既熟悉又陌生。关键的是,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并且通过有机的整合,改变了人们通常对管理的认识。

    在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跨越中,管理范式的变革异常迫切,而创新的过程却极其滞后。美国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尔曾将当代管理创新比喻为“像蜗牛一样爬行”。虽然中外企业的管理实践都在逐步突破100多年来的现代管理范式,但总体上仍然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创新。
    “谷歌”管理模式曾被誉为“21世纪*挑战彼得·德鲁克范式的代表”,张瑞敏在海尔的管理创新也被欧美观察家认为比“彼得·德鲁克的创造更进了一步”。可见,范围内对超越现代管理范式的新管理的呼声早已十分高涨。
    然而,过去20年的世界管理学界却十分沉寂。在汤姆·彼得斯、彼得·圣吉、迈克尔·哈默等管理大师之后,中外管理学界几乎没有整体性创新,甚至这些大师本身也未能真正颠覆经典管理体系。用张羿的话来说,这是因为当代管理变革“缺少世界观高度”,因而无法产生的范式变革。
    张羿是较早进行超越现代管理范式探索的少数管理学家,在2004年就出版过后现代管理方面的专著。而事实上,他对后现代管理的研究始于1997年,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这20年正是管理学界整体沉寂的时期。随着互联网和高科技巨头的崛起,在过去20年中,碎片化与局部性的管理思想并不缺乏,其中也不乏深刻的洞见,但与时代所需要的整体管理范式创新还相差甚远。而张羿的开创性研究,在众多的管理学家中,无疑是独立性的一位。
    事实上,除了谷歌、*等互联网巨头的管理实践外,在过去20年的管理创新中,张瑞敏在海尔的实践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张瑞敏的管理创新之所以能够得到欧美管理界的认同,正是在于其对现代管理范式的颠覆与超越。只是,目前管理界对海尔模式的总结,尚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
    目前欧美及德日企业仍然具有较强的创新力,但总体上已经受制于其太过成熟的现代管理范式,而陷入了张羿在《管理救赎》中所说的“隐性傲慢”。欧美管理学家同样陷入了某种创新者窘境,彼得·德鲁克之后,西方一直没有出现与信息社会相匹配的系统管理思想。
    与此同时,*等中国企业的实践和张瑞敏在海尔的管理创新,却日益显出世界的势头。正如张羿所说的:“管理创新的中国力量正在崛起。”*近马云和张瑞敏双双获选50位,这绝非偶然。而在此过程中,张羿本人的管理范式创新也显示出足够的高度。可以说,从企业实践到管理理论创新,中国力量的崛起正在成为一个事实。这样说绝不是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在《新文明论概略》一书中,我提出旧文明与新文明的不同,不是中美的不同,不是东西方的不同,而是与落后的不同。张羿在《管理救赎》中,也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超文化思维,即通过搁置文化差异而回到人性本身。这是后现代超文化管理范式的基本方法论。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张羿在《管理救赎》中表现出全新的世界观高度,并形成了对彼得·德鲁克、汤姆·彼得斯、彼得·圣吉、迈克尔·哈默、迈克尔·波特、唐·舒尔茨、霍夫斯泰德、克里斯坦森等众多西方管理大师的挑战。纵观中外管理学界,还很少有人具备如此的勇气,更几乎无人具备如此的思想高度。
    张羿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管理学家,他同时是一个思想家和管理实践者,这使他对管理有更深刻、更细腻的感悟。同时,张羿直抵本质的穿透性文风,不仅可读性极强,对企业家和管理实践者更具有非凡的启示意义。《管理救赎》是一部的思想与工具相融合的管理大作,其突出的跨学科视角和对管理实践的深刻洞察,以及全书的泛文化属性,在管理学著作中均十分罕见。如果说一定要找一位管理学家与之相类比的话,我觉得张羿的著作与彼得·德鲁克的*为接近。不过,彼得·德鲁克总体上代表了现代管理范式时代,而张羿的著作则无疑代表了新的后现代管理范式时代。
    张羿的著作先适合企业家阅读,同时也适合所有对管理感兴趣的人阅读。《管理救赎》本质上是一部刷新管理思维的著作,它改变了我们对管理的定义,也颠覆了整个现代管理大厦。这将是一部开创管理学史的著作,不读《管理救赎》,你将被永远地甩在20世纪。


    姜奇平2017年6月10日中国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主编?

    张羿著的《管理救赎(后现代管理缔造)》中作者用后现代范式,更替现代性范式,推动机械型管理向生命型管理进行系统的理论转型升级。管理学的再现代化,是发生在管理领域的“出埃及记”,旨在将人类管理从利用工具理性为主,救赎为以人性复归为主;从服务于异化,救赎为服务于使命;从现代性这一低层次,救赎到后现代这一高层次。最终与经济实践的转型升级同步,实现管理理论从工业时代的现代化,向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的惊险一跃。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