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 (唐)韩愈等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978755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唐)韩愈等著著 | (唐)韩愈等著编 | (唐)韩愈等著译 | (唐)韩愈等著绘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唐)韩愈等著著| (唐)韩愈等著编| (唐)韩愈等著译| (唐)韩愈等著绘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1-01
    • 字数:172千字
    • 页数:264
    • 开本:32开
    • ISBN:9787559400741
    • 版权提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唐)韩愈等著
    • 著:(唐)韩愈等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29.00
    • ISBN:9787559400741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9-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11-01
    • 页数:264
    • 外部编号:935650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韩愈原道 …… 2原毁 …… 6师说 …… 8论佛骨表 …… 10祭鳄鱼文 …… 14祭十二郎文 …… 16祭柳子厚文 …… 20龙说 …… 21马说 …… 22答李翊书 …… 23进学解 …… 25获麟解 …… 29讳辩 …… 30圬者王承福传 …… 31送孟东野序 …… 33送董邵南序 …… 36送李愿归盘谷序 …… 37柳宗元封建论 …… 41捕蛇者说 …… 47观八骏图说 …… 49吊屈原文 …… 50箕子碑 …… 53牛赋 …… 55瓶赋 …… 56敌戒 …… 57钴潭记 …… 58小石城山记 …… 59石渠记 …… 60石涧记 …… 61蝂传 …… 62梓人传 …… 63种树郭橐驼传 …… 66桐叶封弟辨 …… 68愚溪诗序 …… 69送僧浩初序 …… 71欧阳修醉翁亭记 …… 74丰乐亭记 …… 75岘山亭记 …… 77有美堂记 …… 79画舫斋记 …… 80吉州学记 …… 82菱溪石记 …… 83真州东园记 …… 85养鱼记 …… 87非非堂记 …… 88读李翱文 …… 89朋党论 …… 90纵囚论 …… 92秋声赋 …… 93述梦赋 …… 95卖油翁 …… 96六一居士传 …… 97送杨寘序 …… 98苏氏文集序 …… 100苏洵心术 …… 103六国论 …… 105明论 …… 106辨奸论 …… 108管仲论 …… 110项籍 …… 112高祖 …… 114上韩枢密书 …… 116上欧阳内翰书 …… 120上韩舍人书 …… 123与梅圣俞书 …… 124张益州画像记 …… 125彭州圆觉禅院记 …… 128木假山记 …… 130名二子说 …… 131仲兄字文甫说 …… 132送石昌言使北引 …… 133族谱后录 …… 135苏轼放鹤亭记 …… 142凌虚台记 …… 144喜雨亭记 …… 145孟轲论 …… 147贾谊论 …… 149前赤壁赋 …… 151后赤壁赋 …… 153韩文公庙碑 …… 154亡妻王氏墓志铭 …… 157石钟山记 …… 158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160方山子传 …… 162日喻 …… 163答谢民师书 …… 165游白水书付过 …… 167记承天寺夜游 …… 168记游松风亭 …… 168游沙湖 …… 169苏辙墨竹赋 …… 171黄楼赋 …… 172上枢密韩太尉书 …… 175答黄庭坚书 …… 177武昌九曲亭记 …… 178杭州龙井院讷斋记 …… 180东轩记 …… 181黄州快哉亭记 …… 183为兄轼下狱上书 …… 185六国论 …… 186三国论 …… 188孟德传 …… 190《古今家戒》叙 …… 192待月轩记 …… 193历代论引 …… 195汉文帝 …… 196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 197巢谷传 …… 199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 203墨池记 …… 205醒心亭记 …… 206南轩记 …… 207拟岘台记 …… 209筠州学记 …… 210宜黄县县学记 …… 213道山亭记 …… 216学舍记 …… 218越州赵公救灾记 …… 220秃秃记 …… 223祭亡妻晁氏文 …… 224赠黎安二生序 …… 226《李白诗集》后序 …… 227《战国策》目录序 …… 229《列女传》目录序 …… 231《南齐书》目录序 …… 233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 238伤仲永 …… 241材论 …… 242上人书 …… 244答曾子固书 …… 245答司马谏议书 …… 247答钱公辅学士书 …… 248答段缝书 …… 249繁昌县学记 …… 251芝阁记 …… 253游褒禅山记 …… 254祭欧阳文忠公文 …… 256王逢原墓志铭 …… 257周礼义序 …… 259张刑部诗序 …… 260书李文公集后 …… 261读《孟尝君传》 …… 263读《孔子世家》 …… 263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代学人多有启发。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河东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目前很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导了北宋诗新运动,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亦称老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苏洵少不好读书,爱遍游山水,至二十七岁始发愤攻读,走上科举仕进之路。他先后两次举进士不中,从此“决意功与名,而自托于学术”。闭户读书后“大究六经、百家之说,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外之际”,终在思想境界与写作技巧上得到了极大的飞升,下笔成文、立刻千言。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有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优选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自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1086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1094年)因上书言事忤逆哲宗,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遂定居颍川。政和二年(1112年)卒,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南宋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后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元丰五年(1082年),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本书收录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散文作品,内容包括:原道、原毁、师说、论佛骨表、祭鳄鱼文、祭十二朗文、祭柳子厚文、龙说、马说、答李翊书、进学解、获麟解等。

    ? 唐宋八大家的名号千古不朽,跟这样厉害的组合学文章。? 唐宋八大家文章里有很多词,比如“落井下石”“杂乱无章”成为今天的习语,看他们的文章能获得硬知识。? 我们从八大家存世文章里,优中选优,将他们的代表作悉数收集在这本集子里。? 我们对前贤文字怀着敬畏之心,精选底本,用做研究的心态,做了很细致严谨的注释。? 我们贴心地为读者的眼睛考虑,编排时使用了大字号。? 为了汲取古代文章的精华,感受文章原本具备的连贯气韵。我们横排此书,所有注释都放在页下,所有生僻字词都有注释和标音。方便大家读到原汁原味的古文,也不担心阅读上有困难。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