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 寻找徐传贤:从上海到北京 十年砍柴 现代出版社 97875143976
¥ ×1
序 他史、 我史, 公众史( 李天纲) / 001
自序 拂尘淘沙始见君 / 011
名邑望族 / 005
入新学堂 / 013
求学沪上 / 023
中法国立工学院一期生 / 032
初入邮局四少年 / 041
父亲的公益事业起步 / 053
工人运动的同情者和旁观者 / 066
北四川路上的青春、 梦想与劫难 / 084
“八一三事变” 后的艰难岁月 / 131
万里飘蓬, 从海防到重庆 / 145
人生的高光时刻 / 171
沪才北上, 拥抱新时代 / 214
土改和“三反” 的触动 / 236
加入“民革” 到“反右” / 251
六载教书生涯 / 285
伤痕累累的人生暮年 / 299
余音 / 312
附录一 徐传贤先生简明年表 / 316
附录二 与徐建新先生对话: 追寻祖辈足迹以观未来路 / 321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湖南新邵人,知名文史作家,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法制日报记者、出版社编辑、新媒体主笔等职,兼专栏作家、公众号作者。出版著作有:《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找不回的故乡》《历史的倒影》《家国与世情:晚清历史的侧影》《乡野与国士:1811—1911湖湘士人的家与国》等。
◆ “这既是他史,又是我史,也是一部公众史!此乃一部奇史!”(李天纲语)
◆这是一个现代职业邮政人的上海-北京“双城记”,见证了中国邮权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折射了一代知识人的人生轨迹和时代命运……
◆这不只是在寻找一个邮政人的故事,也是在寻找一代知识人的人生轨迹,他们是历史的缔造者,却无力抵抗大时代的一切……可以说,这是一代知识人“共同”的传记:从上海到北京,这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代知识人从旧时代通向新世界的道路。他们是小时代的精英,却与大时代命运相连……
◆这本书“从一位不甚著名的“他者”的履历开始,最后在一种“公众历史”中得到解释。这不应该只是家族私史,也可以是市民公共意识的一部分:他们在一些关键场合参与历史,见证历史;哪怕被历史所裹挟、吞噬,却仍然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时代共性”(李天纲语)。
◆徐传贤先生的一生跨过了三个时代,他出生在清末的1908年,大半生生活在纷乱的民国年代,而后又走进了共和国时代,精通三门外语(英语、法语、俄语), 一生游历过诸多国家,为中国邮政事业贡献丰厚。自徐传贤先生1924年从中法国立工学院大学一年级肄业考入上海邮政局始,到他1972年在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教师任上去世止,于他来说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没有变的是他服务中国邮政事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
◆作者十年砍柴从公共史学的视角写作了徐传贤先生的传记,但这本书不只是一个人的传记,而是一代如徐传贤一样的知识人“共同”的传记。因此,这部传记读来让人对那一代知识人有比以往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敬意,他们以惊人的坚韧与毅力学习、生存、工作并做出卓越的成就,虽然多数身后湮没无闻,但他们在身处逆境时没有放弃道德品行的自律,也没有放弃对这个民族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所以,这样的一代知识人应该被看见、被尊重,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时代前进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寻找徐传贤:从上海到北京》是一本关于中国邮政人徐传贤的传记作品。作者十年砍柴将徐传贤的人生放置在时代背景和人际交际网络中去观察、分析、呈现,通过查阅与之有关的历史资料、书籍档案,包括其所处行业的史料以及与之交往的人物的史料,并深入历史现场如上海、重庆、湖南、北京、河南等地如实地考察其生活、工作的地方,真实、丰富而深刻地呈现了20世纪中国一代知识人传奇、精彩却又苦痛的一生。同时,见证了中国邮权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折射了一代知识人的人生轨迹和时代命运,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一代在大历史中声名不显却又兢兢业业、积极向上的城市中产者。
本书以徐传贤先生从上海到北京的活动为主线,以徐传贤先生之父徐熙春先生(中国红十字会青浦分会创始人)的活动为副线,借以父子俩的人生经历来反映清末民初大变局中传统家族的选择和作用,从而认识到家庭和家族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本书也反映了中国城市“双子星座”——上海和北京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城市关系,特别是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在权力与资本、保守与革新、内敛与外向、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互动中,两座城市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而两座城市的关系则深刻地影响着全中国乃至世界”。从这个角度说,本书亦可看作徐传贤先生的上海-北京“双城记”,而上海和北京的文化差异以及两座城市的关系都投射在了徐传贤先生的一生当中。
◆ “这既是他史,又是我史,也是一部公众史!此乃一部奇史!”(李天纲语)
◆这是一个现代职业邮政人的上海-北京“双城记”,见证了中国邮权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折射了一代知识人的人生轨迹和时代命运……
◆这不只是在寻找一个邮政人的故事,也是在寻找一代知识人的人生轨迹,他们是历史的缔造者,却无力抵抗大时代的一切……可以说,这是一代知识人“共同”的传记:从上海到北京,这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代知识人从旧时代通向新世界的道路。他们是小时代的精英,却与大时代命运相连……
◆这本书“从一位不甚著名的“他者”的履历开始,最后在一种“公众历史”中得到解释。这不应该只是家族私史,也可以是市民公共意识的一部分:他们在一些关键场合参与历史,见证历史;哪怕被历史所裹挟、吞噬,却仍然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时代共性”(李天纲语)。
◆徐传贤先生的一生跨过了三个时代,他出生在清末的1908年,大半生生活在纷乱的民国年代,而后又走进了共和国时代,精通三门外语(英语、法语、俄语), 一生游历过诸多国家,为中国邮政事业贡献丰厚。自徐传贤先生1924年从中法国立工学院大学一年级肄业考入上海邮政局始,到他1972年在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教师任上去世止,于他来说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没有变的是他服务中国邮政事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
◆作者十年砍柴从公共史学的视角写作了徐传贤先生的传记,但这本书不只是一个人的传记,而是一代如徐传贤一样的知识人“共同”的传记。因此,这部传记读来让人对那一代知识人有比以往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敬意,他们以惊人的坚韧与毅力学习、生存、工作并做出卓越的成就,虽然多数身后湮没无闻,但他们在身处逆境时没有放弃道德品行的自律,也没有放弃对这个民族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所以,这样的一代知识人应该被看见、被尊重,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时代前进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