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肝豆状核变性的基础与临床 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 科学技术文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著 | 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编 | 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译 | 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绘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著| 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编| 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译| 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绘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 版次:1
    • 页数:510
    • 开本:其他
    • ISBN:9787518989171
    • 版权提供: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作者: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
    • 著:李淑娟李晓东周卫东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258.00
    • ISBN:9787518989171
    •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开本:其他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6-01
    • 页数:510
    • 外部编号:1172758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第一章?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历史?……………………………………………………………… 1 第一节?Wilson前的发现?………………………………………………………………………… 1 第二节?Wilson的发现?…………………………………………………………………………… 2 第三节?Wilson后的发现?………………………………………………………………………… 4 第四节?肝豆状核变性与铜代谢相关性研究的起源?…………………………………………… 7 第五节?我国对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 8 第六节?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9 第二章?肝纤维化?………………………………………………………………………………… 11 第一节?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11 第二节?肝纤维化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12 第三节?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 14 第四节?抗纤维化治疗?…………………………………………………………………………… 15 第五节?有希望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 18 第三章?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19 第一节?基底神经节的解剖与生理学?…………………………………………………………… 19 第二节?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22 第三节?随意运动疾病——运动不能和运动迟缓?……………………………………………… 24 第四节?随意运动疾病——运动过度?…………………………………………………………… 26 第五节?结论?……………………………………………………………………………………… 27 第四章?人体内铜的代谢?………………………………………………………………………… 28 第一节?铜在人体内的分布与功能?……………………………………………………………… 28 第二节?铜的代谢过程?…………………………………………………………………………… 30 第三节?ATP7B酶(P-型ATP酶)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41 第四节?铜代谢障碍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45 第五节?含铜复合物?……………………………………………………………………………… 47 第六节?铜代谢相关疾病的分类?………………………………………………………………… 47 第七节?铜转运相关蛋白?………………………………………………………………………… 48 第五章?铜的线粒体毒性?………………………………………………………………………… 54 第一节?线粒体铜平衡?…………………………………………………………………………… 54 第二节?肝豆状核变性时铜对线粒体的病理性损害?…………………………………………… 55 第三节?铜对提取的线粒体的直接损害?………………………………………………………… 56 第四节?模拟肝豆状核变性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线粒体损害?…………………………… 56 第五节?结论?……………………………………………………………………………………… 57 第六章?铜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58 第一节?脑内铜的含量和空间分布?……………………………………………………………… 58 第二节?铜平衡?…………………………………………………………………………………… 59 第三节?铜中毒的机制?…………………………………………………………………………… 63 第四节?铜的神经毒性?…………………………………………………………………………… 64 第五节?铜纳米粒子的神经毒性?………………………………………………………………… 67 第六节?结论?……………………………………………………………………………………… 67 第七章?铜蓝蛋白的代谢与功能?………………………………………………………………… 68 第一节?多铜氧化酶?……………………………………………………………………………… 68 第二节?铜蓝蛋白的基因结构和表达?…………………………………………………………… 70 第三节?铜蓝蛋白的代谢?………………………………………………………………………… 70 第四节?铜蓝蛋白的作用?………………………………………………………………………… 71 第八章?肝豆状核变性的流行病学?……………………………………………………………… 73 第一节?世界各国的发病情况?…………………………………………………………………… 73 第二节?生化扫描?………………………………………………………………………………… 74 第三节?现代遗传学研究?………………………………………………………………………… 75 第四节?孤立人群?………………………………………………………………………………… 76 第五节?我国的发病情况?………………………………………………………………………… 76 第六节?遗传学∕临床学患病率?………………………………………………………………… 77 第七节?结论?……………………………………………………………………………………… 78 第九章?肝豆状核变性遗传学?…………………………………………………………………… 79 第一节?ATP7B基因的发现经过?………………………………………………………………… 79 第二节?ATP7B基因的分子结构?………………………………………………………………… 80 第三节?ATP7B基因的突变?……………………………………………………………………… 81 第四节?基因检测?………………………………………………………………………………… 87 第五节?区域性的基因频率?……………………………………………………………………… 88 第六节?ATP7B基因突变的功能特征?…………………………………………………………… 92 第七节?基因型-表现型关系?………………………………………………………………… 93 第八节?临床分子诊断?…………………………………………………………………………… 95 第十章?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97 第一节?含铜代谢MURR1区的蛋白1基因?……………………………………………………… 97 第二节?凝聚素?…………………………………………………………………………………… 97 第三节?抗氧化因子基因?………………………………………………………………………… 98 第四节?X-连锁细胞凋亡抑制剂?……………………………………………………………… 98 第五节?载脂蛋白E基因?………………………………………………………………………… 98 第六节?血色病基因、二价金属转运子基因和ATP7A基因?…………………………………… 98 第七节?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99 第八节?朊蛋白?…………………………………………………………………………………… 99 第九节?性别?……………………………………………………………………………………… 99 第十节?铁?………………………………………………………………………………………… 99 第十一节?甲基团?………………………………………………………………………………… 100 第十二节?其他因素?……………………………………………………………………………… 100 第十一章?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生理机制?……………………………………………………… 102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体内铜沉积的一般规律?…………………………………………… 102 第二节?ATB7B酶功能失调?……………………………………………………………………… 104 第三节?过量铜的毒性作用?……………………………………………………………………… 105 第四节?内质网应激和蛋白质误折叠在肝豆状核变性发病中的作用?………………………… 105 第五节?低铜蓝蛋白血症不是致病病因?………………………………………………………… 107 第六节?肝细胞损害的机制?……………………………………………………………………… 108 第七节?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病机制?…………………………………………………………… 109 第八节?骨关节与肌肉疾病的发病机制?………………………………………………………… 110 第九节?其他症状的发病机制?…………………………………………………………………… 111 第十节?中医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 112 第十二章?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模型?…………………………………………………………… 114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啮齿类动物模型的铜中毒和肝脏病变?………………………………… 114 第二节?不同啮齿类肝豆状核变性动物模型的比较?…………………………………………… 120 第三节?其他铜沉积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 122 第四节?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和治疗前景?……………………………………………………… 123 第十三章?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和肾脏病理学?………………………………………………… 124 第一节?大体标本的表现?………………………………………………………………………… 124 第二节?光镜下的表现?…………………………………………………………………………… 124 第三节?肝脏不同时期的病理学改变?…………………………………………………………… 126 第四节?肝脏炎症、纤维化及脂肪肝的分期?…………………………………………………… 128 第五节?症状前患者的病理表现?………………………………………………………………… 129 第六节?急性肝衰竭的病理表现?………………………………………………………………… 129 第七节?肾脏的病理学改变?……………………………………………………………………… 129 第十四章?肝豆状核变性的脑部病理学?………………………………………………………… 130 第一节?病理变化?………………………………………………………………………………… 130 第二节?颅内铜的分布?…………………………………………………………………………… 132 第三节?脑内ATP7A酶和ATP7B酶的定位?……………………………………………………… 132 第四节?星形胶质细胞:一个有关脑铜平衡的关键细胞?……………………………………… 133 第五节?铁、锰和其他的致病因素?……………………………………………………………… 133 第六节?鉴别诊断?………………………………………………………………………………… 133 第七节?结论?……………………………………………………………………………………… 134 第十五章?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135 第一节?临床表现?………………………………………………………………………………… 135 第二节?分型、分期和分级?……………………………………………………………………… 138 第三节?预后?……………………………………………………………………………………… 140 第十六章?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病变?…………………………………………………………… 143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表现?……………………………………………………………… 143 第二节?肝性脑病?………………………………………………………………………………… 148 第三节?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发现?………………………………………………………………… 150 第四节?伴有其他肝病的肝豆状核变性?………………………………………………………… 150 第五节?肝细胞癌和肝豆状核变性?……………………………………………………………… 151 第六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预后?……………………………………………………………… 152 第七节?结论?……………………………………………………………………………………… 152 第十七章?肝豆状核变性的神经系统病变?……………………………………………………… 153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的神经系统表现?………………………………………………………… 153 第二节?神经系统表现的分类和评分?…………………………………………………………… 161 第三节?结论?……………………………………………………………………………………… 162 第十八章?肝豆状核变性的认知和精神症状?…………………………………………………… 163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损害和精神症状的概况?……………………………………… 163 第二节?肝豆状核变性认知和精神症状的生理学基础?………………………………………… 164 第三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损害和精神症状?……………………………………………… 165 第四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损害和精神症状的评估?……………………………………… 167 第五节?辅助检查?………………………………………………………………………………… 168 第六节?精神症状的诊断标准?…………………………………………………………………… 169 第十九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睡眠障碍?……………………………………………………… 170 第一节?失眠?……………………………………………………………………………………… 170 第二节?夜间不适?………………………………………………………………………………… 171 第三节?精神疾病?………………………………………………………………………………… 171 第四节?医源性治疗的影响?……………………………………………………………………… 171 第五节?睡眠-觉醒调节通路?…………………………………………………………………… 171 第六节?睡眠疾病?………………………………………………………………………………… 172 第七节?结论?……………………………………………………………………………………… 174 第二十章?肝豆状核变性其他器官的临床表现?………………………………………………… 175 第一节?眼部症状?………………………………………………………………………………… 176 第二节?肾脏?……………………………………………………………………………………… 178 第三节?骨关节系统?……………………………………………………………………………… 180 第四节?心血管系统?……………………………………………………………………………… 180 第五节?内分泌系统?……………………………………………………………………………… 181 第六节?血液系统?………………………………………………………………………………… 181 第七节?皮肤?……………………………………………………………………………………… 182 第八节?胰腺?……………………………………………………………………………………… 182 第九节?免疫功能紊乱?…………………………………………………………………………… 182 第十节?胃肠功能紊乱?…………………………………………………………………………… 182 第十一节?恶性肿瘤?……………………………………………………………………………… 182 第十二节?肝肺综合征?…………………………………………………………………………… 183 第二十一章?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 184 第一节?临床表现和体征?………………………………………………………………………… 184 第二节?实验室参数?……………………………………………………………………………… 186 第三节?家系筛查?………………………………………………………………………………… 206 第四节?新生儿∕幼儿筛查?……………………………………………………………………… 207 第五节?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标准?……………………………………………………………… 207 第六节?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急性肝衰竭?……………………………………………………… 209 第七节?早期发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212 第八节?鉴别诊断?………………………………………………………………………………… 214 第二十二章?超声检查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 224 第一节?常规超声?………………………………………………………………………………… 224 第二节?弹性超声?………………………………………………………………………………… 225 第三节?超声造影?………………………………………………………………………………… 230 第四节?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230 第二十三章?肝豆状核变性与磁敏感成像?……………………………………………………… 231 第一节?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原理?………………………………………………………………… 231 第二节?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 232 第三节?定量磁敏感图?…………………………………………………………………………… 232 第四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 232 第五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233 第六节?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与研究前景?……………………………… 233 第二十四章?肝豆状核变性的驱铜治疗?………………………………………………………… 234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现状?……………………………………………………………… 234 第二节?肝豆状核变性的规范化治疗?…………………………………………………………… 235 第三节?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治疗?……………………………………………………………… 235 第四节?络合剂?…………………………………………………………………………………… 239 第五节?锌剂?……………………………………………………………………………………… 253 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治疗?……………………………………………………………………… 255 第七节?抗氧化剂?………………………………………………………………………………… 255 第八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256 第九节?避孕?……………………………………………………………………………………… 256 第十节?外科手术?………………………………………………………………………………… 256 第十一节?症状前期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肝脏损害?…………………………………………… 257 第十二节?推荐的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方案?……………………………………………………… 257 第十三节?治疗后症状加重者的处理?…………………………………………………………… 258 第十四节?治疗目标和监测方法?………………………………………………………………… 259 第十五节?肝豆状核变性的补充治疗?…………………………………………………………… 261 第十六节?在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期间的特殊临床情况?………………………………………… 262 第十七节?肝豆状核变性携带者的治疗?………………………………………………………… 264 第二十五章?肝移植治疗?………………………………………………………………………… 265 第一节?肝移植的适应证?………………………………………………………………………… 266 第二节?具有神经心理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肝移植?…………………………………… 268 第三节?器官分配政策?…………………………………………………………………………… 269 第四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移植手术的选择?………………………………………………… 270 第五节?肝移植后的预后和监测?………………………………………………………………… 272 第六节?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274 第七节?我国的肝移植介绍?……………………………………………………………………… 274 第八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移植的未来?……………………………………………………… 274 第二十六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症状的治疗?……………………………………………… 275 第一节?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评估?…………………………………………………………… 275 第二节?肝衰竭的一般支持治疗?………………………………………………………………… 276 第三节?腹水?……………………………………………………………………………………… 276 第四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280 第五节?胃肠道出血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283 第六节?肝肾综合征?……………………………………………………………………………… 283 第七节?急性肾衰竭?……………………………………………………………………………… 284 第八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284 第九节?肝性脑病?………………………………………………………………………………… 288 第十节?颅内压增高?……………………………………………………………………………… 290 第十一节?脾大?…………………………………………………………………………………… 290 第十二节?感染?…………………………………………………………………………………… 291 第十三节?心血管并发症?………………………………………………………………………… 292 第十四节?肺损伤?………………………………………………………………………………… 292 第十五节?凝血机制障碍?………………………………………………………………………… 292 第十六节?结论?…………………………………………………………………………………… 293 第二十七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治疗?………………………………………… 294 第一节?震颤?……………………………………………………………………………………… 295 第二节?肌张力障碍?……………………………………………………………………………… 296 第三节?帕金森样症状?…………………………………………………………………………… 297 第四节?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 297 第五节?癫痫?……………………………………………………………………………………… 297 第六节?认知障碍?………………………………………………………………………………… 297 第七节?流涎?……………………………………………………………………………………… 298 第八节?吞咽困难?………………………………………………………………………………… 298 第九节?构音障碍?………………………………………………………………………………… 298 第十节?神经保护治疗?…………………………………………………………………………… 298 第十一节?肝豆状核变性病的神经外科治疗?…………………………………………………… 299 第十二节?结论?…………………………………………………………………………………… 300 第二十八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精神症状的治疗?……………………………………………… 301 第一节?药物治疗?………………………………………………………………………………… 301 第二节?其他治疗?………………………………………………………………………………… 303 第三节?结论?……………………………………………………………………………………… 303 第二十九章?肝豆状核变性治疗的发展方向?…………………………………………………… 304 第一节?四硫钼酸铵?……………………………………………………………………………… 305 第二节?二胆碱四硫钼酸盐?……………………………………………………………………… 306 第三节?器官特异性络合剂?……………………………………………………………………… 306 第四节?DMP1001?………………………………………………………………………………… 307 第五节?生物聚合物载体?………………………………………………………………………… 307 第六节?酸性鞘磷脂酶?…………………………………………………………………………… 307 第七节?4-苯丁酸和姜黄素?……………………………………………………………………… 307 第八节?抗氧化治疗?……………………………………………………………………………… 308 第九节?ATP7B酶滞留在内质网的治疗?………………………………………………………… 308 第十节?植物十肽OSIP108?……………………………………………………………………… 308 第十一节?甲烷氧化菌素?………………………………………………………………………… 308 第十二节?糖聚合物Chel2?……………………………………………………………………… 309 第十三节?肝X受体激动剂?……………………………………………………………………… 309 第十四节?卡托普利?……………………………………………………………………………… 309 第十五节?褪黑素?………………………………………………………………………………… 309 第十六节?中草药?………………………………………………………………………………… 309 第十七节?转基因治疗?…………………………………………………………………………… 310 第十八节?肝细胞∕组织移植?…………………………………………………………………… 311 第十九节?干细胞移植?…………………………………………………………………………… 311 第三十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康复?…………………………………………………………… 313 第一节?主要功能障碍?…………………………………………………………………………… 313 第二节?康复评价?………………………………………………………………………………… 314 第三节?康复方法?………………………………………………………………………………… 316 第三十一章?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学咨询?……………………………………………………… 321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概况?……………………………………………… 321 第二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生育?……………………………………………………………… 325 第三节?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 327 第三十二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饮食?………………………………………………………… 328 第一节?传统的低铜饮食?………………………………………………………………………… 328 第二节?饮食治疗的其他方面?…………………………………………………………………… 330 第三节?关于低铜饮食的新思考?………………………………………………………………… 331 第四节?结论?……………………………………………………………………………………… 333 第三十三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4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334 第二节?症状前期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5 第三节?肝功能损害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5 第四节?有肝性脑病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6 第五节?有腹腔积液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7 第六节?有肾脏损害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7 第七节?有流涎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7 第八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皮肤护理?………………………………………………………… 337 第九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338 第十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父母亲职压力的应对?…………………………………………… 338 第十一节?有述情障碍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9 第十二节?有扭转痉挛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9 第十三节?有腿痛趾动综合征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9 第十四节?有吞咽困难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9 第十五节?有自伤、伤人行为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40 第十六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口腔卫生?……………………………………………………… 340 第十七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发生便秘时的护理?……………………………………………… 340 第十八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运动方式?……………………………………………………… 340 第三十四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社会支持组织?……………………………………………… 341 第一节?罕见病患者支持组织介绍?……………………………………………………………… 341 第二节?美国肝豆状核变性联合会的历史和简况?……………………………………………… 342 第三节?其他的肝豆状核变性支持组织?………………………………………………………… 343 第四节?罕见病患者支持组织面对的特殊挑战?………………………………………………… 344 第五节?我国的肝豆状核变性的社会关注情况?………………………………………………… 345 第三十五章?肝豆状核变性的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 346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的建立?…………………………………………… 347 第二节?肝豆状核变性的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的特点?………………………………………… 349 第三节?肝豆状核变性的多学科团队合作开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350 第四节?结论?……………………………………………………………………………………… 350 第三十六章?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评价量表?…………………………………………………… 352 第一节?统一肝豆状核变性病评价量表?………………………………………………………… 352 第二节?全面评价量表?…………………………………………………………………………… 352 第三节?改良Young量表?………………………………………………………………………… 352 第三十七章?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 361 第一节?临床特征?………………………………………………………………………………… 362 第二节?诊断试验?………………………………………………………………………………… 362 第三节?诊断与鉴别诊断?………………………………………………………………………… 363 第四节?治疗?……………………………………………………………………………………… 364 第五节?特殊临床情况的治疗?…………………………………………………………………… 365 第六节?治疗目标和治疗监测?…………………………………………………………………… 365 第七节?家系筛查?………………………………………………………………………………… 365 第三十八章?Menkes病?………………………………………………………………………… 366 第一节?病因和发病机制?………………………………………………………………………… 366 第二节?病理?……………………………………………………………………………………… 372 第三节?临床表现?………………………………………………………………………………… 373 第四节?实验室检查?……………………………………………………………………………… 376 第五节?诊断?……………………………………………………………………………………… 377 第六节?防治?……………………………………………………………………………………… 379 第三十九章?获得性铜缺乏性脊髓神经病?……………………………………………………… 383 第一节?病因和发病机制?………………………………………………………………………… 383 第二节?病理?……………………………………………………………………………………… 385 第三节?临床表现?………………………………………………………………………………… 386 第四节?实验室检查?……………………………………………………………………………… 386 第五节?诊断?……………………………………………………………………………………… 386 第六节?防治?……………………………………………………………………………………… 387 第四十章?无铜蓝蛋白血症?……………………………………………………………………… 388 第一节?病因和发病机制?………………………………………………………………………… 388 第二节?病理?……………………………………………………………………………………… 391 第三节?临床表现?………………………………………………………………………………… 392 第四节?实验室检查?……………………………………………………………………………… 393 第五节?诊断?……………………………………………………………………………………… 394 第六节?治疗?……………………………………………………………………………………… 395 第七节?遗传咨询?………………………………………………………………………………… 396 第四十一章?MEDNIK综合征?…………………………………………………………………… 397 第一节?病因和发病机制?………………………………………………………………………… 397 第二节?病理?……………………………………………………………………………………… 402 第三节?临床表现?………………………………………………………………………………… 402 第四节?实验室检查?……………………………………………………………………………… 402 第五节?诊断?……………………………………………………………………………………… 402 第六节?防治?……………………………………………………………………………………… 402 第四十二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生物样品中相关指标的测定?………………………………… 403 第一节?血清中铜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03 第二节?尿中铜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404 第三节?血清中21种元素的直接进样动态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 406 第四节?Cu-DNAzyme测定血清中总铜和游离铜?………………………………………………… 408 第五节?血清中可交换铜与铜蓝蛋白的同时检测?……………………………………………… 409 附录?………………………………………………………………………………………………… 412 附录一?Wilson病的诊断和治疗(修正版,2008)?………………………………………… 412 附录二?欧洲肝脏研究协会临床实践指南:Wilson病?………………………………………… 427 附录三?儿童Wilson病:欧洲儿童胃肠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委员会肝脏病学委员会的建议?… 440 附录四?Wilson病:印度肝脏研究全国协会,印度儿童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学会及印度 运动疾病学会的临床实践指南?………………………………………………………… 450 附录五?医用名词英汉对照?……………………………………………………………………… 469 参考文献?…………………………………………………………………………………………… 488

    李淑娟,天津市蓟州区人。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科室行政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系(七年制),获医学硕士学位。2009年于首都医科大学获神经病学博士学位。201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碧城OSF卒中中心学习。2015年在皇家墨尔本大学神经病学中心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的救治和肝豆状核变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科技部重点专项1项,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其他基金项目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篇,其中被SCI收录20篇。主编《肝豆状核变性防治 300问》。曾获得全国神经内科青年医师演讲比赛一等奖。现任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生理科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及常务委员、《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编委和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编审委员,曾任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李晓东,湖北省襄阳市人。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5年和199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神经病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肝豆状核变性、线粒体病等。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中国国家处方集》《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教程》等专业书籍8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 周卫东,湖北省应城市人。现任国家应急管理部应急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科主任、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获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和博士学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由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极为少见,易被漏诊、误诊,从而延迟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康复、护理和遗传咨询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研究进展,以及与肝豆状核变性相关的其他疾病的知识,有助于读者对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深入的学习。本书参考了丰富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内容翔实,对临床各科,特别是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儿科、精神科、眼科、肝移植科、感染科、康复科、检验科和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等科室的医务人员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由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极为少见,易被漏诊、误诊,从而延迟治疗,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康复、护理和遗传咨询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研究进展,以及与肝豆状核变性相关的其他疾病的知识,有助于读者对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深入的学习。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