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相对穴理论及临床应用 杨志新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9787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杨志新主编著 | 杨志新主编编 | 杨志新主编译 | 杨志新主编绘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志新主编著| 杨志新主编编| 杨志新主编译| 杨志新主编绘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4-01
    • 版次:1
    • 字数:418000
    • 页数:36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21431469
    • 版权提供: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杨志新主编
    • 著:杨志新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68.00
    • ISBN:9787521431469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4-01
    • 页数:364
    • 外部编号:1172391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言………………………………………………………………………

    1

    一、相对穴理论体系的构建

    …………………………………………

    1

    二、相对穴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

    2

    三、相对穴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

    2



    上篇?相对穴概论



    第一章?相对穴理论基础………………………………………………

    6

    第一节?古今针灸与“相对”………………………………………………

    6

    一、古医籍“相对”描述腧穴定位

    …………………………………

    6

    二、古代“相对”腧穴应用

    …………………………………………

    6

    三、“相对”与现代腧穴的定位取穴和应用

    …………………………

    7

    第二节?经络理论

    …………………………………………………………

    7

    一、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

    7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

    8

    第三节?阴阳学说

    …………………………………………………………

    8

    一、阴阳学说是针灸理论形成的基础

    ………………………………

    8

    二、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

    9

    三、调整阴阳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

    ………………………………

    9



    四、阴阳“互根互用”理论与“阴阳相济”治则

    …………………

    10

    第四节?相对穴调整阴阳的特点

    …………………………………………

    11

    一、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

    11





    二、阴阳并治,气血同调

    ……………………………………………

    12



    第二章?相对穴的应用特点和作用……………………………………14

    第一节?相对穴的应用特点

    ………………………………………………

    14

    一、对刺灸

    ……………………………………………………………

    14

    二、透刺灸

    ……………………………………………………………

    15

    第二节?相对穴的作用

    ……………………………………………………

    16

    一、沟通表里

    …………………………………………………………

    16

    二、协调阴阳

    …………………………………………………………

    16

    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

    16

    四、加强阴阳两经间的联系

    …………………………………………

    16

    五、增强针感

    …………………………………………………………

    17



    中篇?相对穴各论



    第三章?常用相对穴……………………………………………………20

    第一节?上肢部

    ……………………………………………………………

    20

    一、大陵

    -阳池

    …………………………………………………………

    20

    二、少府

    -中渚

    …………………………………………………………

    28

    三、鱼际

    -合谷

    …………………………………………………………

    33

    四、通里

    -养老

    …………………………………………………………

    40

    五、内关

    -外关

    …………………………………………………………

    45

    六、间使

    -支沟

    …………………………………………………………

    63

    七、郄门

    -三阳络

    ………………………………………………………

    70

    八、曲池

    -少海

    …………………………………………………………

    74

    九、肩髃

    -极泉

    …………………………………………………………

    87

    第二节?下肢部

    ……………………………………………………………

    92

    十、血海

    -梁丘

    …………………………………………………………

    92

    十一、曲泉

    -膝阳关

    ……………………………………………………

    98

    十二、阳陵泉

    -阴陵泉

    ………………………………………………

    103

    十三、漏谷

    -丰隆

    ……………………………………………………

    118

    十四、地机

    -足三里

    …………………………………………………

    123

    十五、条口

    -承山

    ……………………………………………………

    130







    十六、商丘

    -丘墟

    ……………………………………………………

    136

    十七、蠡沟

    -光明

    ……………………………………………………

    140

    十八、跗阳

    -交信

    ……………………………………………………

    147

    十九、三阴交

    -悬钟(绝骨)

    ………………………………………

    152

    二十、昆仑

    -太溪

    ……………………………………………………

    174



    二十一、申脉

    二十二、然谷

    二十三、公孙

    二十四、太白

    二十五、陷谷





    第三节?头面部





    -照海

    …………………………………………………

    185-金门

    …………………………………………………

    199-京骨

    …………………………………………………

    203-束骨

    …………………………………………………

    207-涌泉

    …………………………………………………

    211219



    …………………………………………………………

    二十六、人中(水沟)-风府

    ………………………………………

    219

    二十七、哑门

    -廉泉

    …………………………………………………

    227

    第四节?躯干部

    …………………………………………………………

    234

    二十八、天突

    -大椎

    …………………………………………………

    234

    二十九、膺窗

    -膏肓(俞)

    …………………………………………

    241

    三十、膻中

    -厥阴俞

    …………………………………………………

    245

    三十一、鸠尾

    -膈俞

    …………………………………………………

    250

    三十二、上脘

    -筋缩

    …………………………………………………

    254

    三十三、神阙

    -命门

    …………………………………………………

    256

    三十四、关元

    -小肠俞

    ………………………………………………

    266



    下篇?相对穴应用



    第四章?相对穴应用总论……………………………………………

    274

    第一节?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

    274

    一、辨证与辨经结合

    ………………………………………………

    274

    二、辨证与辨病结合

    ………………………………………………

    274

    三、调神与调气并重

    ………………………………………………

    275

    第二节?相对穴配穴处方

    ………………………………………………

    275

    一、腧穴的选择

    ……………………………………………………

    275

    二、刺灸法的选择

    …………………………………………………

    278







    第五章?相对穴应用各论……………………………………………

    280

    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

    …………………………………………………

    280

    一、头痛

    ……………………………………………………………

    280

    二、落枕

    ……………………………………………………………

    282

    三、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

    282

    四、痹证(风湿性关节炎)…………………………………………

    283

    五、肘劳(肱骨外上髁炎)…………………………………………

    284

    六、腰痛(慢性腰劳损)……………………………………………

    285

    七、痹证(膝关节炎)………………………………………………

    286

    八、胸肋骨痹(肋软骨炎)…………………………………………

    287

    九、胁痛(肋间神经痛)……………………………………………

    288

    十、腰腿痛(梨状肌综合征)………………………………………

    289

    十一、伤筋(周围神经损伤)………………………………………

    289

    十二、痿证(多发性神经炎)………………………………………

    290

    十三、足底痛

    ………………………………………………………

    291

    十四、雷诺病

    ………………………………………………………

    292

    第二节?内科病证

    ………………………………………………………

    293

    一、中风(脑血管意外)……………………………………………

    293

    二、不寐(失眠)……………………………………………………

    295

    三、脏躁(癔病)……………………………………………………

    297

    四、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299

    五、呕吐

    ……………………………………………………………

    300

    六、呃逆(膈肌痉挛)………………………………………………

    301

    七、胃痛

    ……………………………………………………………

    302

    八、胃下垂

    …………………………………………………………

    303

    九、急性胆道疾患

    …………………………………………………

    304

    十、便秘

    ……………………………………………………………

    307

    十一、结肠功能紊乱

    ………………………………………………

    308

    十二、眩晕(高血压病)……………………………………………

    308

    十三、慢性心功能不全

    ……………………………………………

    310

    十四、心绞痛

    ………………………………………………………

    311

    十五、惊悸

    …………………………………………………………

    312

    十六、白细胞减少症

    ………………………………………………

    313







    十七、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14

    十八、癃闭(尿潴留)………………………………………………

    315

    十九、遗尿(尿失禁)………………………………………………

    316

    二十、石淋(肾绞痛)………………………………………………

    316

    二十一、遗精

    ………………………………………………………

    317

    二十二、癫狂(精神分裂症)………………………………………

    318

    二十三、痿证(脊髓空洞症)………………………………………

    319

    二十四、痿证(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

    320

    二十五、颤证(帕金森病)…………………………………………

    321

    二十六、瘫疾(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322

    二十七、脑震伤(颅脑损伤后综合征)……………………………

    323

    二十八、疟疾

    ………………………………………………………

    324

    第三节?妇、儿、五官科疾病

    …………………………………………

    325

    一、月经不调

    ………………………………………………………

    325

    二、痛经

    ……………………………………………………………

    326

    三、带下病(白带异常)……………………………………………

    327

    四、阴痒(外阴瘙痒症)……………………………………………

    328

    五、不孕(输卵管阻塞)……………………………………………

    329

    六、恶阻(妊娠呕吐)………………………………………………

    329

    七、小儿遗尿

    ………………………………………………………

    330

    八、耳鸣

    ……………………………………………………………

    331

    九、鼻衄(鼻出血)…………………………………………………

    331

    十、天行赤眼(急性结膜炎)………………………………………

    332

    第四节?皮肤外伤科病证

    ………………………………………………

    333

    一、瘾疹(荨麻疹)…………………………………………………

    333

    二、湿疹

    ……………………………………………………………

    334

    三、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334

    四、痒风(皮肤瘙痒症)……………………………………………

    335

    五、蛇串疮(带状疱疹)……………………………………………

    336

    六、手足癣

    …………………………………………………………

    337

    七、闪腰(急性腰扭伤)……………………………………………

    338

    八、膝副韧带损伤

    …………………………………………………

    339

    九、踝部软组织损伤

    ………………………………………………

    340







    十、血证(红斑性肢痛)……………………………………………

    340

    十一、脉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41

    十二、脉痹(血栓性静脉炎)………………………………………

    342

    第五节?急证

    ……………………………………………………………

    343

    一、闭证(昏迷)……………………………………………………

    343

    二、虚脱(休克)……………………………………………………

    344

    三、晕厥

    ……………………………………………………………

    345

    四、中暑

    ……………………………………………………………

    346

    五、溺水

    ……………………………………………………………

    347



    主要参考书目…………………………………………………………

    348

    女,承德医学院中医系针灸推拿学教研室教授。1991、2000、2008年分别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院工作至今。2011年6月始,受邀到美国讲学,聘为该大学教授、博士导师。2012年6月受聘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相对穴及临床应用》中英文版。中文版2005年9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3年间3次重印,英文版2012年出版。承担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河北省教育规划等研究课题。获5项科技奖励,其中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中医儿科学基础,完整介绍儿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儿童保健部分,系统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保健知识。各论中医儿科学临床部分,介绍各类常见疾病,重点介绍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知识和技能,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和诊治能力,理论与实践并重。每章节内容与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对接,增加“执业考点”提示,以便学生重视和掌握。每个疾病都设有案例训练,每一个病案都列出了现代医学的处置方案,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教学需要,本教材制作了PPT教学辅助材料及习题答案,教师和学生均可通过手机扫二维码随时进行浏览和学习。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