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临床实用心电图学:增补版 吕聪敏等 科学出版社 9787030712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吕聪敏等著 | 吕聪敏等编 | 吕聪敏等译 | 吕聪敏等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吕聪敏等著| 吕聪敏等编| 吕聪敏等译| 吕聪敏等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 版次:1
    • 字数:880000
    • 页数:512
    • 开本:16开
    • ISBN:9787030712677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吕聪敏等
    • 著:吕聪敏等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198.00
    • ISBN:9787030712677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3-01
    • 页数:512
    • 外部编号:1174639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第一篇 心电图学

    第一章 P波及窦性心律变异 3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概念 3

    一、激动 3

    二、搏动(心搏) 3

    三、激动与搏动的关系 3

    四、脱漏搏动 3

    五、心律 3

    六、节律 4

    七、心率 4

    八、联律 4

    九、间期与间距 4

    第二节 P波常见问题 4

    一、窦性心律不齐的相对值指标 4

    二、房性P′波 5

    三、交接性P–波 5

    四、室性P–波 5

    五、游走心律 5

    六、隐没的P波 6

    七、P波的识别 7

    第三节 窦性心律变异 8

    一、窦性心律判定依据及意义 8

    二、P波外形比较的局限性 8

    三、正常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律变异 8

    四、P波平均电轴是审定P波较好的指标 9

    五、由“起源-传导-图形”解读“窦性心律变异”10

    第四节 P波与后继QRS波群的相关性 11

    一、“传递与否”是“房-室”关系的核心 11

    二、判断P波与后继QRS波群传递关系的步骤 11

    三、坚持以图为本的原则 12

    四、R-P/P-R间期反比关系的方法学 12

    第二章 ST-T改变及心肌缺血 14

    第一节 ST段抬高 14

    一、引起ST段抬高的常见原因 14

    二、Edeiken型ST段抬高 14

    第二节 互补性ST段压低 15

    一、发生机制 15

    二、心电图表现 16

    三、临床意义 17

    第三节 T波改变 18

    一、全导联T波倒置 18

    二、引起T波倒置的相关疾病 18

    第四节 缺血型U波改变 20

    一、发生机制 20

    二、心电图表现 20

    三、临床意义 21

    四、舒张期振荡波(Dow波)与U波的鉴别 21

    第五节 心肌缺血 22

    一、新发的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的定义 22

    二、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23

    三、短暂性心肌缺血与心绞痛 24

    四、镜像右位心患者如何佩戴动态心电图仪以便观察ST段及T波变化 26

    第三章 心肌梗死 27

    第一节 心肌梗死的再认识 27

    一、2018心肌梗死通用定义 27

    二、心肌梗死的*新分型及诊断 27

    三、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期 29

    四、aVR导联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30

    第二节 异常Q波 31

    一、异常Q波经典判定标准 31

    二、异常Q波诊断的新标准 31

    三、不同导联异常Q波的具体判定 32

    四、暂时性Q波(一过性Q波) 32

    第三节 无Q波心肌梗死 33

    一、心电图特征 33

    二、表现形式及分型 33

    第四节 左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诊断的再认识 34

    一、改良的Sgarbossa标准(Smith标准)35

    二、ST/S(R)≤–0.25标准 37

    三、2020年巴塞罗那(BARCELONA)标准 37

    四、具有Q波意义的S波切迹 37

    五、左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传统诊断方法 38

    第五节 梗死周围阻滞 38

    一、局限性梗死周围阻滞 39

    二、分支性梗死周围阻滞 40

    三、梗死内阻滞、斜肩现象及梗死区折返 41

    第四章 早搏 43

    第一节 特殊类型早搏的再认识 43

    一、早搏伴隐匿性联律 43

    二、隐匿性房性早搏 44

    三、隐匿性交接性早搏 44

    四、隐匿性室性早搏 47

    五、窦性早搏的再认识 47

    第二节 室内差异传导搏动与室性搏动的鉴别 49

    一、快频率依赖性室内差异传导(3相阻滞) 49

    二、阿什曼现象 49

    三、慢频率依赖性室内差异传导(4相阻滞) 51

    四、随机间歇性室内差异传导 51

    第三节 早搏波形正常化 51

    一、窦性(或交接性)心律伴单侧束支阻滞并发早搏波形正常化 51

    二、窦性心律伴预激综合征并发早搏波形正常化 54

    三、其他引起波形正常化的情况 54

    第四节 房性早搏伴传导中断 54

    一、房性早搏伴阻滞性传导中断 55

    二、房性早搏伴干扰性传导中断 56

    第五节 交接性早搏伴前向或逆向传导中断 58

    一、交接性早搏伴阻滞性逆向传导中断 58

    二、交接性早搏伴干扰性逆向传导中断 58

    三、交接性早搏伴阻滞性前向传导中断 59

    四、交接性早搏伴干扰性前向传导中断 59

    第六节 早搏临床意义的判断 59

    一、不同心脏背景下出现早搏 59

    二、不同情况下发生的早搏 59

    三、早搏引起的症状 60

    四、不同性质的早搏 60

    第五章 运动员心脏 61

    第一节 运动员心电图变异 61

    一、心电图改变 61

    二、发生机制 61

    三、临床意义 62

    第二节 运动员心电图解释的现代标准 62

    一、运动员生理性改变心电图表现 63

    二、运动员临界改变心电图表现 63

    第三节 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心电图表现 63

    第六章 少见的心电波及征 65

    第一节 1型Brugada波新视点 65

    一、心电图特征 65

    二、诊断新方法——Corrado指数 65

    三、鉴别诊断 66

    第二节 新 2型Brugada波 66

    一、心电图特征 66

    二、诊断新标准 67

    三、鉴别诊断 68

    第三节 Epsilon波(前、中、后Epsilon波)再认识 69

    一、心电图表现 69

    二、发生机制 70

    三、临床意义 70

    第四节 Ta波(心房复极波)的再认识 71

    一、心电图表现 71

    二、发生机制 72

    三、Ta波与心率的关系 73

    四、影响Ta波的因素 7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73

    六、临床意义 73

    第五节 少见的心电征 74

    一、Aslanger征 74

    二、El-Sherif征 74

    三、Josephson征 75

    四、“少女之吻”征 76

    五、尖顶军盔征 77

    六、右心室扩张三联征 79

    七、鹳腿征 80

    八、Nadir征 80

    第七章 心电现象 81

    第一节 并行心律逆配对现象的再认识 81

    第二节 融合波 83

    一、概述 83

    二、房性融合波 83

    三、室性融合波 85

    四、特殊类型的融合波 88

    第三节 阶梯样改变现象 89

    一、发生机制 89

    二、心电图表现 90

    三、临床意义 90

    第四节 其他心电现象 90

    一、QRS波群的挤压效应现象 90

    二、假性电交替现象 91

    三、振铃现象 91

    第八章 室性心动过速 95

    第一节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先兆性心电图表现 95

    一、出现Dow波(舒张期振荡波)或Dow波振幅突然增高或加深 95

    二、R-R间距呈短-长交替性改变 96

    三、Q-T间期延长 96

    四、T波形态改变及其伴Q-T间期电交替 96

    五、某些类型的室性早搏 96

    六、QRS波群形态、时限及振幅的变化 96

    第二节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伴发的右心室

    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Hoffmayer积分鉴别法 97

    一、Hoffmayer积分标准 97

    二、Hoffmayer积分标准的机制 97

    三、临床意义 98

    第三节 左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鉴别标准 98

    一、常用标准 98

    二、SV2/RV3指数鉴别标准 98

    三、V2导联QRSi40鉴别标准 98

    第四节 起源于左心室心外膜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 100

    一、起源于左心室心外膜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 101

    二、类本位曲折 101

    第五节 肢体导联QRS波反向法快速识别室性心动过速 101

    第六节 室性心动过速鉴别新流程——D 12V 16流程 102

    第七节 室性心动过速伴传出阻滞 103

    一、心电图特征 103

    二、传出阻滞的间接推断方法 104

    第九章 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新方法 106

    一、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Kindwall法与Griffith法 106

    二、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新方法——室速积分法 106

    三、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研究新方向——Pachon积分法 107

    四、根据QRS波的时限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性质 107

    五、右束支阻滞伴V 6导联R/S<1.0的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新标准 108

    六、根据心电图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 108

    七、利用三磷酸腺苷对宽QRS波心动过速进行鉴别 109

    八、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的新方法——颈部搏动征法 109

    九、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率变化 109

    十、无人区电轴的临床意义 110

    第十章 夺获 115

    第一节 概述 115

    第二节 心室夺获 115

    一、窦-交夺获 116

    二、窦-室夺获 116

    三、夺获性激动的传导 116

    四、夺获搏动的识别 117

    五、夺获性激动对次要起搏点节律的影响 118

    六、配对的夺获搏动 118

    七、夺获搏动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 118

    八、高度房室阻滞的窦-室夺获伴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 119

    第三节 心房夺获 119

    一、交-房(或窦)夺获 119

    二、室-房(或窦)夺获 119

    第四节 隐匿性夺获 120

    一、隐匿性交接性夺获 120

    二、隐匿性心室夺获 121

    三、隐匿性夺获的诊断思维和顺序 121

    第十一章 特殊类型的心律失常 123

    第一节 吞咽性心律失常 123

    一、发生机制 123

    二、临床意义 124

    三、治疗方法 124

    第二节 体位性心律失常 125

    一、卧位性P-R间期延长 125

    二、卧位性加速的交接性逸搏心律 125

    三、体位性右束支阻滞 126

    四、体位性左束支阻滞 126

    五、体位性心动过速 126

    六、体位性房室阻滞 126

    七、体位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127

    第三节 呼吸性心律失常 127

    一、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127

    二、呼吸性房性心动过速 127

    三、呼吸性右束支阻滞 128

    四、呼吸性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128

    第四节 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 130

    第五节 阵发性房室阻滞 130

    一、概述 130

    二、阵发性房室阻滞 130

    三、迷走性阵发性房室阻滞 131

    四、特发性阵发性房室阻滞 133

    第六节 鉴别阵发性房室阻滞机制的新方法——迷走积分法 135

    一、迷走积分法的基本理念 135

    二、迷走积分法结果的判断 136

    三、临床意义 136

    第七节 窦房干扰分离的再认识 136

    一、概述 136

    二、窦房干扰分离的产生条件 136

    三、窦房干扰分离心电图表现 137

    四、窦房干扰分离重要线索 137

    第八节 心房分离的新视点 138

    一、历史回顾 138

    二、呼吸肌伪差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139

    三、心房分离与房性并行心律的鉴别 139

    第九节 非时相性室内差异

    吕聪敏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国高血压联盟河南省协作中心——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任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常委、河南省远程心电诊断组副主任委员等。擅长食管心脏电生理、心律失常及起搏心电图分析。以第一作者在European Geriatric Medicine、Circulation 各发表论文1 篇,在《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中国急救医学》《现代预防医学》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 余篇。主持科研项目8 项。曾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6项。主编学术著作2部,其中《临床心电学及图谱详解》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潘二明 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立体心电图(中国)研发与培训中心主任。现就职于河南省漯河市心血管病医院心电图室。任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常务委员、河南省漯河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从事心电学专业40余年,在心电向量图方面造诣颇深。主导的研发团队消除了以前心电向量图仪只能分析固定单心搏的弊端,添加了心搏编码功能,便于快速分析心律失常;添加了多心搏彩色心电向量环叠加打印和显示功能,便于快速识别正常与异常心电向量环差异及异位心搏的定位诊断;添加了P环、QRS环、T环和QRS环的起始部、中部和终末部不同颜色的显示等百余项功能,获国家专利十余项。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循环杂志》《心电学杂志》等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5 部。荣获地市级科技成果奖11项。

    汤建民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科主任。任河南省生物工程学会心血管预防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冠心病学组副组长、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与起搏电生理。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2项;主持郑州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项及河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研究项目各1项。

    本书既是心电学知识的讲解,又是心电图学工具书,贴近临床、贴近读者,可供广大心电图工作者、内科医生及医学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临床实用心电图学:增补版》为《临床实用心电图学》的增补版,分为心电图学、起搏心电图学和彩色心电向量图学三篇,共34章。增补版补充了之前未涉及或涉及不深的内容,增加了心电学领域的新进展,如国际新心电图诊断标准及鉴别流程、心电向量新知识、新型起搏器功能等;从方法学的角度,指导心电学初学者把握知识点;以编写者的经验为实例,选用典型图例进行解析,提醒读者从何处入手,亮点何在,如何从机制上展开分析。

    适读人群 :广大心电图工作者、内科医生及医学院校师生

    《临床实用心电图学增补版》是《临床实用心电图学》的有力补充,其中90% 以上内容与《临床实用心电图学》不尽相同。力求“新异”,主要是补充《临床实用心电图学》未涉及或涉及不深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广大心电图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

    本书将彩色心电向量图呈献给读者,将心律失常中较为复杂的难点如窦房干扰分离现象,用具体的心电图展示,使读者可循着心电图表现去理解和掌握,简化了许多推理过程。

    还有,右位心患者如何佩戴动态心电图记录仪,才能便于观察ST-T变化。对于不同品牌的起搏器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归纳出共性特点,将并行心律的逆配对现象从本质上进一步归纳和阐述等。

    另外,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为国内外研究进展[ 如Fontaine双极胸导联、左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诊断2020年巴塞罗那(BARCELONA)标准、左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鉴别标准(V2导联QRSi40鉴别标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电图诊断新标准(TAD 延长)、右束支阻滞伴V6导联R/S<1.0的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新标准],具体详见“本书特点”。

    本书详细的目录展示了基本内容,为方便检索,索引将《临床实用心电图学》与本书合二为一,以不同的字体予以彰显,提升了本书的可读性。本书面向临床,力求深入浅出,以期达到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高度统一。


    ▲将新的彩色心电向量图呈献给读者:①多个心搏彩色心电向量环叠加打印和显示便于快速识别正常与异常心搏心电向量环的差异,方便异位心搏的定位;② P环、QRS环、T环及QRS环的起始部、中部和终末部用不同颜色显示,便于快速解析心电向量图。

    ▲将心律失常中*为复杂的难点如窦房干扰分离现象,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总结了发现窦房干扰分离的重要线索,减少了许多复杂的逻辑推理、思维过程,实用性强。

    ▲详述了窦性心律的变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详细描述了前、中、后Epsilon波。

    ▲详细阐述了并行心律逆配对现象的本质。

    ▲介绍了国际上*新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如2020年巴塞罗那(BARCELONA)标准、V2导联QRSi40鉴别标准等。

    ▲介绍了国际上*新的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室性心动过速鉴别新流程(D12V16 流程)及研究新方向(Pachon积分法)等。

    ▲阐述了一些特殊的心律失常,如吞咽性心律失常、体位性心律失常、呼吸性心律失常等。

    ▲进一步阐述夺获,总结了经典夺获与起搏夺获的区别,夺获搏动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以及常见隐匿性夺获的诊断思维和顺序。

    ▲总结了室房传导与心律失常。

    详细介绍了双侧束支阻滞的简易诊断分析方法(束支阻滞图译法、束支阻滞分析法)。

    ▲介绍了传出阻滞的间接推断方法。

    ▲归纳总结了起搏心电图中的有关鉴别诊断,如:CAFR功能和VSR功能、BFS功能与MVP功能等鉴别诊断。

    ▲展示了许多少见的心电图图片,如隐匿性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伴异房交接区传出双径路、交接性搏动伴干扰性前向及逆向传导中断、间歇性B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右束支阻滞、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房室结快慢径路交替前传、分支型左束支阻滞、急性心肌缺血时T波及巨大U波同时倒置、多个心搏彩色心电向量环叠加等。

    ▲归纳总结了导致起搏心电图AV 间期缩短的17种常见情况。

    ▲心电图解析欣赏一章,用精练的语言,旁征博引分析了比较少见的心电案例,可使读者开阔视野。

    ▲提出并总结了心电学分析的方法论:总纲(起源- 传导- 图形结果)、序列性及四级定位。

    ▲索引更加详细,将《临床实用心电图学》与《临床实用心电图学增补版》内容词条采用不同字体进行合排,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查阅。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