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国外后现代建筑 尹国均著 重庆出版社 9787229000134 书籍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尹国均著著 | 尹国均著编 | 尹国均著译 | 尹国均著绘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9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尹国均著著| 尹国均著编| 尹国均著译| 尹国均著绘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9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08-05-11
    • 页数:256
    • 开本:16开
    • ISBN:9787229000134
    • 版权提供:重庆出版社
    • 作者:尹国均著
    • 著:尹国均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0.00
    • ISBN:9787229000134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08-05-1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08-09
    • 页数:256
    • 外部编号:384315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第一章  后现代建筑概述

    第二章  后现代建筑的游戏性手法

    第三章  空间与场所

    第四章  阅读中的诗学

    第五章  非理性

    第六章  后现代建筑与艺术哲学

    第七章  后现代建筑的意义

    第八章  作为一种手法的艺术

    第九章  作为叙事的后现代建筑

    第十章  作为人的象征

    第十一章  图像的神话

    第十二章  后现代建筑的语法

    第十三章  后现代建筑作品举隅

    结语  后现代建筑的表述困难

    附录  大师作品草图集

    第一章 后现代建筑概述
      现代主义之后有一股要求从现代主义甚至启蒙主义以来的西方理性与逻辑中超脱出来的趋势,寻找生命本来的感受,以反对现代主义逻辑传统和大机器生产的理性(以一种超逻辑、反理性的思维方式代替现代主义非人的逻辑)。由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人怀疑理性和科学的局限性成为战后的思维方式;为了在理论上站得住脚,他们又习用一些科学的、理性的、逻辑的术语,来表述自己超验的肉体感受。后现代的理论家德里达、克里斯蒂娃、拉康或保·德曼莫不如此。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称这种“状态”为“后现代状态”,是一种变化的“文化处境”,一种寻找和争取“合法化”的游戏规则,甚至是一种政治性工具、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发明家的“误构”(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版,第43页)。所以,“后现代状态”是信息化社会中的知识。
      后现代大致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信息社会和“信息学霸权”带来的某种必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丰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拨(也是一种延伸与畸变),足信息社会、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人的精神和感觉的变化。
      后现代带有“超验”与“偶然”的性质,这种性质是对现代主义与理性逻辑的反叛,是一种不可测定的、随机的、偶然的,隐喻了“身体”(一种非理性的人)的命运感和不可知性,并演变成图版上(甚至拒绝图版)的启发式创造力(装置与行为、身体的移动等)。这种反叛和启发式创造力我们均可在本书所提供的建筑形式上看到。为了便于区别,本书将提供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勒·柯布西耶、赖特、密斯·凡·德·罗等的作品)与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进行比较。
      现代主义产生于第一、二、三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中产阶级大机器生产,以大、高、巨型、超级的钢铁、玻璃、机器、混凝土为物质材料和媒介(见图12、图13、图14、图15);而后现代主义则出现于“第三次浪潮”、“第四次产业革命”、“信息革命”、“科技社会”。图像的文化与物质的媒介、大众传媒与光、声、电的快餐文化的平面化倾向,似乎预示一种文化的“深度”危机时代的到来,夸张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扭曲与变形,一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碎片、零散的感觉,这一点我们将在建筑图像中,尤其住李伯斯金、屈米、哈迪德的作品中直观看到。……

    后现代主义是信息社会出现的一种知识状态,是由一种优选性文化处境变化引起的游戏性规则的改变。20世纪初期方盒子风格逐渐占据了世界建筑设计的主流,后现代建筑由此产生。

        本书从解构的角度分析了国外后现代建筑的游戏性手法、非理性、隐喻性、象征性特点,以及它在西方土壤中异化、游离、畸变并沦为一种焦灼的个体式的呐喊。由于后现代建筑与传统的错综复杂,它首要的目的就是重新阐释传统,重返空缺的中心,因而,它更多呈现为一种拒绝、一种决裂、一种废弃;在远离建筑即为诗意的栖居的同时,对后现代建筑的阅读本身带来了语法规则的重构、居住的革命。

        本书勾勒了一大批后现代建筑大师的美学身影,阿尔多·罗西、黑川纪章、柯布西耶、贝聿铭、矶崎新……

    本书全面、系统、简洁地介绍了国外后现代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以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方式,从国外后现代建筑概述说起,通过介绍后现代建筑“游戏手法”、空间与场所、后现代建筑与诗、后现代建筑与艺术哲学、后现代建筑的意义、解读后现代建筑的语法规则及后现代建筑代表作品等,对后现代建筑做了全景式描绘。本书还重点向读者介绍了几位有名的后现代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书中附有大量后现代大师原生态草图及精当分析,直观而生动地展现了后现代大师们作品的生成过程。

    后现代主义是信息社会出现的一种知识状态,是由一种全球性文化处境变化引起的游戏性规则的改变。20世纪初期方盒子风格逐渐占据了世界建筑设计的主流,后现代建筑由此产生。 本书从解构的角度分析了国外后现代建筑的游戏性手法、非理性、隐喻性、象征性特点,以及它在西方土壤中异化、游离、畸变并沦为一种焦灼的个体式的呐喊。由于后现代建筑与传统的错综复杂,它首要的目的就是重新阐释传统,重返空缺的中心,因而,它更多呈现为一种拒绝、一种决裂、一种废弃;在远离建筑即为诗意的栖居的同时,对后现代建筑的阅读本身带来了语法规则的重构、居住的革命。 本书勾勒了一大批后现代建筑大师的美学身影,阿尔多·罗西、黑川纪章、柯布西耶、贝聿铭、矶崎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