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北京农业史 于德源著 人民出版社 9787010138862 书籍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于德源著著 | 于德源著编 | 于德源著译 | 于德源著绘
    • 出版社: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于德源著著| 于德源著编| 于德源著译| 于德源著绘
    •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4-11-01
    • 字数:450000.0
    • 页数:351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010138862
    • 版权提供:延边人民出版社
    • 作者:于德源著
    • 著:于德源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75.00
    • ISBN:9787010138862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4-1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3-01-01
    • 页数:351
    • 外部编号:837351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编写说明

    前言

    概论

    章 北京地区的地理环境

    节 地形、地貌和土壤

    第二节 河流水系

    第三节 气候

    第二章 北京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

    节 北京转年遗址的农业考古意义

    第二节 对东胡林遗址的再认识

    一、关于对石制农具的认识

    二、关于对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际北京地区古环境变化的认识

    三、关于东胡林人的生活方式

    四、关于东胡林原始农业问题的推测

    第三节 北京地区新石器中晚期遗址

    第三章 商、周时期北京地区的农业

    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对北京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商、西周时期北京地区的农业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农业

    节 春秋时期生产关系落后的燕国

    第二节 战国时期燕国强盛及农业发展

    第五章 秦、汉时期北京地区的农业

    节 秦、汉时期北京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

    一、秦苛政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二、两汉时期北京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

    三、屯田

    第二节 两汉时期地主的剥削

    第六章 魏、晋、北朝时期北京地区的农业

    节 人口的流动

    一、西晋末年幽州人口的消长

    二、十六国、北朝时期幽州流散的人口

    三、魏、晋、北朝时期进入幽州的胡、汉人口

    第二节 著名水利工程——戾陵堰和车箱渠

    第三节 农业经济状况

    一、魏、晋之世幽州的农业生产

    二、十六国时期幽州的农业生产

    三、北魏时期幽州的农业生产

    第七章 隋、唐、五代时期北京地区的农业

    节 隋炀帝发动辽东之役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第二节 唐代幽州地区的农业

    一、唐代幽州及周边各州县的农业发展水平

    二、唐代幽、檀、妫、蓟屯田

    三、唐代幽州农作物种类

    四、唐代幽州自然灾害

    第三节 五代时期幽州农业的凋敝

    第八章 辽、金时期北京地区的农业

    节 辽代燕地农业经济的恢复

    一、辽代燕地农业恢复的有利因素

    二、辽代燕地水稻种植业的倒退

    三、辽代燕地田制

    四、辽代燕地的自然灾害

    五、辽南京栗园司

    六、辽代燕地的赋役

    七、辽南京寺院经济和二税户

    第二节 金中都的农业经济

    一、金朝前期大量搜括燕地民田

    二、金代燕地的寺院经济和二税户

    三、金代燕地的“租”和“税”

    四、金中都的水利资源

    五、金中都区田法

    六、金中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辽、金时期幽燕地区农业生产工具

    第四节 隋、唐、辽、金时期北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趋势

    第九章 元大都的农业

    节 元大都军队屯田

    第二节 元大都贵族和寺庙的田产

    第三节 元大都的畜牧业

    第四节 元大都的农作物种类

    第五节 元大都的赋税

    第六节 元代大都地区农业生产工具的制造

    第七节 元大都的自然灾害

    第十章 明代北京地区的农业

    节 屯田和移民

    一、洪武年间的军、民屯田

    二、永乐年间的军、民屯田

    三、商屯

    第二节 明代北京地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一、明初额外垦荒永不起课

    二、明万历中的京畿水利营田

    第三节 明代北京农业的赋役

    一、明代北京的田赋

    二、明代北京的徭役

    三、明代北京的马政

    第三节 明代北京的庄田

    一、皇庄

    二、宗室、勋戚庄田

    三、权势、太监庄田

    四、明代北京寺庙庄田

    第四节 明代北京的农产品

    第五节 明代北京地区的自然灾害

    第十一章 清代北京地区的农业

    节 清代北京的旗地

    一、圈地

    二、投充户

    三、圈占的结束

    四、旗地制度的瓦解

    五、典卖

    六、旗民交产

    七、八项旗租

    第二节 清代北京寺庙庄田

    第三节 清代北京地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第四节 清代北京农业的赋役

    一、清代北京的田赋

    二、清代北京的徭役

    第五节 清代北京的农产品

    第六节 清代北京地区的自然灾害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于德源,男,1946年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北京地方史研究,著有《北京历代城坊、宫殿、苑囿》、《北京农业经济史》、《明清之际北京历史波澜》、《北京漕运和仓场》、《北京历史灾害、灾荒纪年》;与他人合著《北京通史》卷、《中国运河史》《北京历史自然灾害研究》等专著;以及《中国古代高台建筑出现之缘起和演变》等论文数十篇。

    《北京农业史》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承担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北京专史集成》的系列著作之一,由于德源先生撰著。于先生在历史所多年从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是历史所的资深研究员,研究范围较为广泛,科研成果十分丰富。

    本书以断代为序断限,对北京几千年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地理环境,原始农业的起源,历代农业、农户与农业人口、农作物和农业技术、赋税和土地制度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整体考察与系统分析,注意归纳每个时段北京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作物品种及土地人口生产关系的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重点关注北京从北方重镇到辽金陪都及元朝以后成为全国首都这一城市角色变动与北京农业生产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描述北京农业发展的总体面貌。

    北京农业源远流长。北京农业和北京城市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数千年以来,北京的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胼手胝足、辛勤劳作,推动了北京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北京地区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今日的北京,现代化城市的不断扩大使得农田大面积缩小,过去的城郊都开发成了栋栋高楼。农业在北京现代社会经济部门中地位的一再削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或许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