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劳动经济学 杨爱元 人民邮电出版社 9787115333094 书籍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杨爱元著 | 杨爱元编 | 杨爱元译 | 杨爱元绘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爱元著| 杨爱元编| 杨爱元译| 杨爱元绘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0-01
    • 版次:1版1次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2-01
    • 字数:534.0
    • 页数:330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5333094
    • 版权提供: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杨爱元
    • 著:杨爱元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5.00
    • ISBN:9787115333094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4-0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3-10-01
    • 页数:330
    • 外部编号:8166892
    • 版次:1版1次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绪论 1第一节 劳动概述 1一、劳动的基本概念 1二、劳动的特点 2三、劳动的分类 4四、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 5五、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6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一、资源的稀缺性 7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9三、劳动经济学的价值 10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12一、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2二、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13三、劳动经济学的规范研究方法 14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6本章小结 17综合练习题 18阅读资料 21第二章 劳动需求分析 24第一节 劳动需求的基本概念 24一、劳动需求的一般概念 24二、劳动需求的影响因素 25三、劳动需求量的变化与劳动需求的变化 28第二节 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 28一、生产函数 29二、短期劳动需求决策 30三、长期劳动需求决策 35四、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 38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 39一、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决策 39二、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决策 42第四节 劳动需求弹性 47一、弹性系数 47二、决定劳动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 48本章小结 50综合练习题 50阅读资料 52第三章 劳动需求分析的拓展 54第一节 多要素投入的劳动需求 54一、多要素相互替代的劳动力需求 54二、多要素互补的劳动力需求 55第二节 雇用人数与劳动时间 56一、劳动成本 56二、生产率与企业均衡 57三、加班的影响 58四、工作者与工作时数之间的区分 59第三节 不同类型劳动的需求 61一、对直接生产工人的需求 61二、非全日制的劳动需求 62三、劳务派遣 64第四节 特殊政策下的劳动需求 66一、特殊就业群体保护性促进政策的经济影响 66二、对特定劳动者发放工资补贴的经济效果 68三、公共部门的劳动力需求 69第五节 最低工资与劳动需求 70一、最低工资制度概念的提出 70二、最低工资制度的利与弊 71三、最低工资制度的理论分析 73本章小结 74综合练习题 75阅读资料 78第四章 劳动供给分析 81第一节 劳动供给概述 81一、劳动供给的基本概念 81二、劳动供给函数 83三、劳动供给弹性 83四、劳动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供给的变动 84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参与率 85一、人口与劳动供给 85二、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85三、劳动参与率 88第三节 个人劳动供给分析 93一、劳动和闲暇 93二、偏好、效用和无差异曲线 93三、预算约束 96四、劳动与闲暇决策 96五、非劳动参与及保留工资 102六、劳动供给曲线 103第四节 劳动供给政策的应用 104一、福利计划与工作激励 104二、所得税与劳动供给 105本章小结 106综合练习题 107阅读资料 109第五章 劳动供给分析的拓展 111第一节 生命周期中的劳动供给 111一、生命周期中的生产率与工时 111二、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参与率 112三、退休年龄选择 113第二节 职业选择 114一、职业的特征与价值 115二、弹性工作时间与职业选择 118三、工作风险与职业选择 122第三节 家庭生产 124一、家庭生产与时间配置 124二、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决策 127三、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供给 130四、生育率 133第四节 劳动时间的进一步分析 134一、劳动时间的计量 135二、从劳动供给者的角度来看劳动时间 135三、不同的劳动时间供给 136四、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138本章小结 139综合练习题 139阅读资料 142第六章 人力资本 145第一节 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 145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 145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146三、与人力资本相关的几个概念 147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148一、人力资本投资概念 149二、人力资本投资之净现值法 150三、人力资本投资之内部收益率法 151四、人力资本投资之边际分析法 153第三节 教育投资分析 153一、教育的投资成本收益分析 153二、文凭的信号功能 156第四节 在职培训 159一、培训与教育支出的差别 159二、在职培训成本和收益 160三、培训成本的分配 160四、培训理论补充说明 163本章小结 164综合练习题 164阅读资料 166第七章 工资理论 170第一节 工资概述 170一、工资的概念 170二、工资的形式 171三、工资战略的目标 171四、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外在宏观因素 173五、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内部微观因素 174第二节 激励工资理论 176一、委托代理理论 177二、激励工资的内涵 178三、激励工资体系的设计策略 181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 183一、效率工资的价值 184二、索洛条件 185三、非出清的劳动市场 185第四节 工资差异理论 186一、工作差别与工资差异 186二、劳动者差别与工资差异 191本章小节 194综合练习题 195阅读资料 197第八章 劳动力流动 198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概述 198一、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198二、劳动力流动类型 199三、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200四、劳动力流动的决定因素 201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决策 204一、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204二、劳动力流动的收益 204三、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205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分析 207一、岗位流动 208二、工作搜寻 210三、地区流动与国际流动 213四、劳动力回流 218第四节 资本与产品流动的影响 218一、资本流动的影响 218二、产品流动的影响 219本章小结 220综合练习题 220阅读资料 222第九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 225第一节 歧视的概念及类型 225一、歧视的概念 225二、歧视的类型 226三、歧视的表现 227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229一、个人偏见歧视理论 229二、统计性歧视 236三、市场影响力模型 238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41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概述 241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观点 242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 242四、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治理对策 243本章小结 246综合练习题 246阅读资料 248第十章 就业与失业 251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概述 251一、就业的概念 251二、失业的概念 253三、就业与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255四、研究就业与失业状况的意义 256第二节 失业类型与成因 258一、摩擦性失业 258二、结构性失业 259三、需求不足性失业 263四、其他类型的失业 265五、失业的区分 266第三节 失业理论 268一、效率工资失业论 268二、隐性契约失业论 270三、工作搜寻失业论 272四、刚性工资失业论 274五、跨时期替换假说 276六、跨部门转移假说 276本章小结 276综合练习题 277阅读资料 279第十一章 收入分配 282第一节 收入分配理论 282一、收入分配理论简介 282二、收入分配原则 284三、收入分配机制 285第二节 收入分配的描述 286一、基尼系数简介 287二、基尼系数的计算 287三、基尼系数的优劣评价 288第三节 收入分配差异 289一、收入分配差异产生的原因 289二、西方收入分配差异扩大化的原因 291三、我国收入分配差异扩大化的原因 292第四节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治理 295一、树立正确的公平分配观 295二、重新定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296三、协调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 296四、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296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297六、重视建立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 297本章小结 297综合练习题 298阅读资料 300第十二章 劳动与宏观经济 302第一节 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302一、公共部门就业与工资 302二、政府非工资支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304三、公共物品和服务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305四、所得税与劳动力市场 306第二节 二元经济与刘易斯拐点 308一、二元经济 308二、剩余劳动力 309三、刘易斯拐点 310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 313一、菲利普斯曲线和失业——通货膨胀的交替 313二、菲利普斯曲线的应用 314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314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 316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协调 316二、通过技术进步带动就业增长 319三、劳动力可持续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20本章小结 321综合练习题 322阅读资料 324附录 各章选择题参考答案 327主要参考文献 328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331

    提供较丰富的配套教学材料;
    正文穿插案例分析、补充阅读等材料。

    本书是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保障等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教材,作者根据国际上比较畅销的经典劳动经济学教材和相关文献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广泛参考了我国目前使用的劳动经济学教材,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活动实践和20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12章,包括绪论、劳动需求分析(两章)、劳动供给分析(两章)、人力资本投资、工资理论、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歧视、就业与失业、收入分配、劳动与宏观经济等内容。在每一章,讲述相关概念或理论的同时,都附有相应的拓展知识若干篇。每一章最后,都有本章小结、思考题、案例分析和阅读材料。
    为方便读者学习和老师授课,本书提供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参考答案、补充教学素材、模拟试卷等资料,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本书除了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教材外,也可以作为管理类、经济类等相关学科的教材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核心是如何以很少的劳动投入费用取得优选的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与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及其他专业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劳动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需求、劳动供给、人力资本投资、工资理论、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歧视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和劳动与宏观经济问题等。

    杨爱元主编的《劳动经济学》内容介绍: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劳动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与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及其他专业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劳动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需求、劳动供给、人力资本投资、工资理论、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歧视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和劳动与宏观经济问题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