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伍廷芳的外交生涯 张礼恒 团结出版社 9787802144941 书籍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张礼恒著 | 张礼恒编 | 张礼恒译 | 张礼恒绘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礼恒著| 张礼恒编| 张礼恒译| 张礼恒绘
    •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09-01-01
    • 字数:239000
    • 页数:259
    • 开本:16开
    • ISBN:9787802144941
    • 版权提供:团结出版社
    • 作者:张礼恒
    • 著:张礼恒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5.00
    • ISBN:9787802144941
    •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09-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6-12-01
    • 页数:259
    • 外部编号:410970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风雨沧桑路 生在南洋 智脱匪巢 远遁科举 第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踏上西学路 中国办报人 基督徒家中的乘龙快婿 第三章 中国首位留学博士 入林肯法学院 拜会郭嵩焘 不应诸侯罗聘 第四章 任职香港的酸甜苦辣 华人领袖“伍叔” 以法作剑护华民 废笞刑与争免剖尸案 离港北上 第五章 李鸿章的外交顾问 洋务派的“智囊” 为处理“长崎事件”出谋划策 与东洋魔鬼打交道 换约全权大臣 第六章 初次出使美国 饯别香港 抗议美国“排华法案” 西班牙之行 义和团运动的辩护律师 奉命缉捕梁启超 第七章 第八任驻美公使 重返美洲大陆 调侃罗斯福 永远的朋友朗维勒 拜访大科学家爱迪生 折冲樽俎南美行 缔结中秘条约 第八章 新世纪来临前夕 “没有辫子的食肉兽” 民军外交总代表 南北和谈初定国基 与陈其关打赌 反对袁世凯称帝 第九章 在民国外交总长任上 黎元洪的支持者 短命的“内阁” “头可断,法不可违” 携印信离京出走 第十章 护法军政府的外交总长 应邀南下 “伴食总裁” “关余案”风波 竭诚辅佐孙中山 噩耗在叛乱后传出 盖棺定论 附录一 伍廷芳大事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张礼恒,山东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63年6月生于山东省安丘市。1985年获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199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著有《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2002年,商务印书馆)、《何启、胡礼垣评传》(200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等书,主编、参编教材6部。近年来在《近代史研究》《民国档案》《东方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前正在进行“清代驻外公使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近代中国外交体制转型”等课题的研究。

    第一章 风雨沧桑路
      生在南洋
      1842年7月20日(清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十三日),新加坡合都亚南的一家杂货铺内传出了一阵“哇哇”的婴儿啼哭声。接生婆擦着双手,向守在门口的一个中年男人连连道喜:“恭喜你,伍阿彰,你又添了个儿子!”伍阿彰闪身走进铺内,妻子余娜正用充满母爱的柔和目光注视着刚出生的小男孩。
    给儿子起名取号,自然是父亲的权利和义务。伍阿彰经过好一番斟酌,最后总算敲定。从此世界上便多了一个“姓伍,名叙,字文爵,号秩庸”的人。
      伍叙即本书的传主伍廷芳。据目前所见史料证实,伍廷芳三字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1877年6月22日(清光绪三年五月十二日),清朝首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在英国联名上书朝廷保荐伍廷芳,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提及伍廷芳的史料。从此,在官方文献中,伍廷芳遂即取代了伍叙而广为人知。
      伍廷芳,广东新会县(今新会市)官来桥(黄家楼)人。父亲伍社常又名伍阿彰,早年只身一人跨海闯南洋谋生路。粤人赴南洋正如北方人闯关东,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重土安迁的中国人来说,飘荡海外,自是迫不得已的举动,大凡在故乡能够勉强维持生计的人是不愿出此下策的。只有那些家境一贫如洗,难以为生的人,或遭受封建官衙、劣绅迫害的人,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带着吉凶未卜的念头,冒险出洋。新加坡自1842年筷荷条约》签订以来,即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大片荒芜的土地亟待耕垦,迅速发展的工商业贸易提供了众多的佣工机会。伍社常便加入了粤人在19世纪前浩浩荡荡的南洋谋生大军,开赴新加坡。
      伍社常是精明能干的。初至新加坡,他为人帮工,靠着吃苦耐劳,渐渐积累下一笔资金,然后由此转作小本生意,开起了一家杂货铺。因经营有方,家境日渐好转。娶妻生子自然是水到渠成。妻子余娜,是一个中国客家妇女、基督教信徒,经常到当地的教堂去守礼拜,在圣歌、圣诗中忘却尘世问的烦恼、劳顿,寻求精神上的乐园,祈求圣主保佑家人的平安。
      幼年时代的伍廷芳是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的。当他把稚气的眼光投向世界时,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绿树参天的景象。造物主的情有独钟,酿造了新加坡这个终年花草盛开、绿树成荫的绿色王国。信奉基督教的母亲以其举止言行,向孩子们灌输着真诚、善良、友爱的做人之道。父亲的终日劳作,则向孩子们展示着:欲求收获,必先勤苦的成功秘诀。环境、家庭,常常能够影响人

    伍廷芳在中国近代目前占有诸多“”;家中文报纸《中外新报》的创办;位在英国获得法律博士学信的中国人;位取得外国律师资格的华人;香港首名华人大律师和首名华人立法局非官守议员。以他的博学和才干,步入外交界,签订了中国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他是中华民国军政府的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达成清室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出任司法总长……总之,伍廷芳是中国外交目前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实力外交的时代,维护着弱国的权利。

        伍廷芳是早于孙中山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志士之一。辛亥革命的激流把他推进到时代的热潮中,这是他人生道路的大跨越。伍廷芳以其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理想,迎接了建立中华民国的现实。他与孙中山并肩战斗,坚持自己的政治信仰,威武不屈。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