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机械制图 郭红利 化学工业出版社 9787122400338 书籍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郭红利著 | 郭红利编 | 郭红利译 | 郭红利绘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郭红利著| 郭红利编| 郭红利译| 郭红利绘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01
    • 版次:2
    • 印次:1
    • 字数:477
    • 页数:285
    • 开本:16开
    • ISBN:9787122400338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郭红利
    • 著:郭红利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9.80
    • ISBN:9787122400338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4-01
    • 页数:285
    • 外部编号:11517530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0010.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0010.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0020.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002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0041.1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0051.1.1图纸幅面及格式0051.1.2比例0061.1.3字体0081.1.4图线0101.1.5尺寸注法0111.2几何作图0151.2.1等分已知线段0151.2.2正多边形画法0161.2.3椭圆的画法0171.2.4斜度和锥度0181.2.5圆弧连接0191.3平面图形的分析与作图0211.3.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0211.3.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0221.3.3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0221.4绘图工具及其使用0231.5绘图的方法和步骤0251.5.1仪器绘图的方法和步骤0251.5.2徒手绘图的一般方法026第2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0292.1投影法0292.1.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0292.1.2投影法的分类0302.1.3正投影的基本性质0302.2点的投影0312.2.1点的单面投影0312.2.2点的三面投影0312.2.3两点的相对位置与重影点0342.3直线的投影0352.3.1直线的三面投影0352.3.2直线的投影特性0352.3.3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0372.3.4直线上的点0382.3.5两直线的相对位置0402.3.6直角投影定理0422.4平面的投影0432.4.1平面的表示法0432.4.2平面的投影特性0432.4.3平面内的点和直线0462.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0482.5.1平行问题0482.5.2相交问题0512.5.3垂直问题0542.6换面法0572.6.1换面法的基本概念0572.6.2点的投影变换0582.6.3换面法中的四种基本变换060第3章立体的投影0653.1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0653.1.1视图的基本概念0653.1.2三视图的形成0653.1.3三视图的对应关系及投影规律0673.2平面立体0683.2.1棱柱0683.2.2棱锥0693.3回转体0713.3.1圆柱0713.3.2圆锥0723.3.3圆球0743.3.4圆环0753.3.5组合回转体076第4章立体表面相交0784.1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0784.1.1截交线的性质0784.1.2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0794.1.3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0804.2两回转体表面相交0904.2.1相贯线的性质0904.2.2积聚性法求相贯线0914.2.3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0954.2.4相贯线的特殊情况0984.2.5多立体相交的相贯线099第5章轴测图1015.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1015.1.1轴测图的形成1015.1.2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025.1.3轴测图的基本性质1025.1.4轴测图的分类1025.2正等轴测图1025.2.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025.2.2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1035.2.3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1035.2.4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1065.3斜二等轴测图1085.3.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085.3.2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1085.4徒手画轴测图1095.4.1徒手画轴测轴1095.4.2徒手画正等测圆1105.4.3徒手画物体的正等轴测图1105.5轴测剖视图1105.5.1轴测图上的剖切位置1115.5.2轴测剖视图上的剖切线方向1115.5.3轴测剖视图的画法111第6章组合体1136.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表面连接关系1136.1.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1136.1.2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1136.2画组合体的三视图1156.2.1叠加式组合体的画法1156.2.2切割式组合体的画法1176.3读组合体的三视图1186.3.1读图的基本要领1186.3.2读图的基本方法1216.3.3由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246.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276.4.1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1286.4.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286.5组合体的形体构思1346.5.1形体构思的基本原则1346.5.2形体构思的基本方法134第7章机件的图样画法1387.1视图1387.1.1基本视图1387.1.2向视图1397.1.3局部视图1407.1.4斜视图1417.2剖视图1427.2.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1427.2.2剖视图的种类1467.2.3剖视图的剖切方法1497.3断面图1547.3.1断面图的概念1547.3.2断面图的种类1547.4局部放大图、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1577.4.1局部放大图1577.4.2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1577.5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1617.6第三角画法简介1637.6.1第三角画法中视图的形成1637.6.2第三角画法与角画法的比较1647.6.3第三角画法的标识164第8章标准件和常用件1658.1螺纹1668.1.1螺纹的要素1668.1.2螺纹的结构1688.1.3螺纹的画法1698.1.4螺纹的种类1708.1.5螺纹的标注1718.2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画法1758.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1758.2.2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1768.3键连接1788.3.1常用键连接1798.3.2花键连接1808.4销连接1828.4.1圆柱销和圆锥销1828.4.2开口销1838.5滚动轴承1838.5.1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分类1838.5.2滚动轴承的代号1848.5.3滚动轴承的画法1848.6齿轮1868.6.1圆柱齿轮1868.6.2锥齿轮简介1898.6.3蜗轮蜗杆简介1908.7弹簧1948.7.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计算1948.7.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195第9章零件图1979.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1979.2零件的视图选择1989.2.1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1989.2.2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1999.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039.3.1尺寸基准的选择2039.3.2零件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2049.4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2099.4.1铸造工艺结构2099.4.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2119.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2129.5.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2139.5.2极限与配合2189.5.3几何公差2269.5.4其它技术要求2309.6读零件图231第10章装配图23310.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23310.1.1装配图的作用23310.1.2装配图的内容23310.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23510.2.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23510.2.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23510.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23810.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23810.3.2装配图的技术要求23810.3.3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23810.4装配图结构的合理性23910.5装配图的画法24110.5.1分析部件24110.5.2确定表达方案24210.5.3拼画装配图24210.6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24610.6.1读装配图24610.6.2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249第11章零部件测绘25311.1部件测绘25311.1.1测绘前准备工作25311.1.2分析测绘对象25311.1.3画装配示意图和拆卸零件25411.2零件测绘25511.2.1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25511.2.2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25711.2.3测绘注意事项25911.3由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绘制装配图259附录262参考文献285

    本书是在一版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标准,突出以图例为核心的版面设计,力求图例生动、清晰,启发读者联想,按照“图书—网络—媒体”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编写思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交互技术等先进手段,通过双色印刷、手机二维码等技术,将书本内容、网络媒体、立体动画有机结合,实现立体模型的动画演示和作图过程的情景再现。本版书的编写特色如下: (1)采用套色印刷技术,对图形中需要强调的部分和作图过程套红处理,改善现有图书中色彩单一,图形重点不突出,作图过程不清晰的缺点,提高可读性和美观性。 (2)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立体图形能够动起来,在手机屏幕上实现立体模型的旋转,缩放等功能,帮助读者建立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视频讲解,动画演示等手段,给每个例题配上相应的分析和作图过程,通过视频讲解或动画演示,让读者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4)引进二维码技术,通过手机扫面二维码,可实现上述视频播放,立体模型的动画演示。 (5)配套多媒体软件,实现资源共享。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采用三维建模、双色印刷等手段,突出作图过程,强调知识重点;利用二维码技术,进行立体模型的动画演示和作图过程展示,实现文本、网络媒体、立体动画的有机结合。本书内容涵盖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立体表面相交,轴测图,组合体,机件的图样画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零部件测绘等。本书及配套习题集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和其它类型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本书是在一版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标准,突出以图例为核心的版面设计,力求图例生动、清晰,启发读者联想,按照“图书—网络—媒体”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编写思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交互技术等优选手段,通过双色印刷、手机二维码等技术,将书本内容、网络媒体、立体动画有机结合,实现立体模型的动画演示和作图过程的情景再现。本版书的编写特色如下:
    (1)采用套色印刷技术,对图形中需要强调的部分和作图过程套红处理,改善现有图书中色彩单一,图形重点不突出,作图过程不清晰的缺点,提高可读性和美观性。
    (2)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立体图形能够动起来,在手机屏幕上实现立体模型的旋转,缩放等功能,帮助读者建立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视频讲解,动画演示等手段,给每个例题配上相应的分析和作图过程,通过视频讲解或动画演示,让读者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4)引进二维码技术,通过手机扫面二维码,可实现上述视频播放,立体模型的动画演示。
    (5)配套多媒体软件,实现资源共享。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