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识古知新 民国时期“以宋元为宗”画坛现象研究 郑石如 著 艺术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郑石如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郑石如著
    •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12-01
    • 字数:240000
    • 页数:28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0397541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文化艺术出版社

    识古知新 民国时期"以宋元为宗"画坛现象研究

    作  者:郑石如 著
    定  价:78
    出 版 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页  数:28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3975417
    主编推荐

    以往关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命题,多集中在西化派或中西融合派画家的研究中,本书的研究聚焦于传统派画家的画学思想与实践上,以“识古”与“知新”两个不同面向勾连出中国传统派画家的复古思想得以产生的现代语境和历史依据,试图从时代语境与个体选择的互动中,揭示现代的视野给他们带来的对于中国画学的新认识,勾勒出传统派画家在现代中国重建传统画学价值的自觉,与探究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创造性实践。

    内容简介

    关于中国“现代美术”这一概念的所指,以及以此为核心展开的中国美术的历史书写,长期存在着如何体认、辨析与界定的思想纷争与观念抵牾。其中最为显著且延续至今的问题,便是如何借助历史之眼有效地处理与解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本书尝试从民国时期“以宋元为宗”的画坛现象着手,分析中国画如何在五四以来“衰败论”的价值危机中,在中西之间的比较与反思中形成了自己的现代文化主体与自觉意识,因而从本土文脉中获取了现代发展的根本资源。本书并不是直接回应多年来美术理论界关于“什么是中国美术的现代性”问题的讨论,而是注意将民国时期中国画的发生与发展同现代中国的文化事件、思想动向相结合,注意画家的道路选择与所处环境的密切联系,从而以“识古”与“知新”两个不同面向勾连出传统派画家的复古思想得以产生的现代语境和历史依据,藉此进入中国美术现代转型这一历久弥新的命题。

    作者简介

    郑石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曾任中国美协《美术》杂志栏目责编,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博士期间以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为主要方向,长期从事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研究,兼及当代美术评论与展览策划。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不同认知视野下的现代之思/1
    第一节 问题缘起:现代美术的迷途/3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研究思路的说明/11
    第三节 关涉问题的研究现状/16
    第一章 民族主义与进化史观:中国画现代转型问题的提出/21
    第一节 转型视阈中的“中国”与“中国画”/23
    第二节 进步史观下“国画衰败论”的提出/33
    第二章“以宋元为宗”现象的产生及其思想背景/55
    第一节 改良思想中尊宋元主张的形成逻辑/59
    第二节 结旧史而开新局:传统派对画学主脉的重勘/70
    第三节 尊宋元现象背后的思想差异辨析/77
    第三章 知新与自审: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现代国画观/83
    第一节 外部视野的变化与对西方现代性模式的反思/85
    第二节 主体性的自觉:从国粹保存到中国画的民族性思考/107
    第四章 识古与精研:古画的公开、传播与研究/135
    第一节 作为社会美育实践场所的展陈机构/139
    第二节 古物陈列所的美术资源公共化/147
    第三节 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与清宫藏品的传播/159
    第四节 国画研究馆的成立及其意义/165
    第五章 以宋元为宗的实践与影响/179
    第一节 师古而不泥古:金城对画学的推进/182
    第二节 兴废继绝的理想:于非闇的画学思想及中年变法/204
    第三节 刘凌沧人物画的复古与出新/225
    第六章 现代性视野下中国美术的反思精神与主体意识/245
    第一节 再思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特征/250
    第二节 现代美术演进模式的中西差异/255
    参考文献/260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