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世纪的狼与荒野 [英]亚历山大·普勒斯科夫斯基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英]亚历山大·普勒斯科夫斯基著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英]亚历山大·普勒斯科夫斯基著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4-01 00:00:00
    • 版次:1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21427271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世纪的狼与荒野

    作  者:[英]亚历山大·普勒斯科夫斯基 著
    定  价:78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04月01日
    页  数:
    装  帧:精装
    ISBN:9787214272713
    主编推荐

    ·在人类-动物-景观的互动中,重构中世纪复杂的狼文化·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究中世纪北欧对狼的多种反应·本书将改变人们对狼的刻板印象·处在生物链很好的狼为何会在英国灭绝?·详细呈现狼在文学、艺术、宇宙学和身份认同中作为商品的用途·以精美装帧呈现中世纪的神秘与荒野的寂寥

    内容简介

    狼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中对邪恶的一种常见隐喻,如今,它已成为一个符号,象征着与中世纪相关的强烈恐惧和不安全感。事实上,中世纪欧洲对狼的反应不尽相同。狼虽然不依赖于荒野,但在概念上与荒野这种环境联系在一起——尽管荒野处于中世纪社会的边缘,但从8世纪到14世纪,荒野的不断开发,拉近了人类与家畜和狼的距离。本书以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南部两个地区为重点,比较了人们对狼的反应。书中探讨了狼在景观中的分布,狼作为捕食者对动物和人类的潜在影响,以及狼在文学、艺术、宇宙学和身份认同中作为商品的用途。本书还调查了英格兰岛上狼灭绝的原因(包括实际原因和文化原因),以及它们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得以存续的原因。

    作者简介

    宋友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课题组主要成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

    精彩内容

    目录
    序 章 何谓”中华” 1第一节 本书的写作目的 1第二节 前近代的”中华”观念 6第三节 华夷思想的逻辑与位相 13第四节 黄河流域的环境与文化 20第五节 课题安排 28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华夷言论 39序 言 39第一节 西周史料中的”夷狄”认识和”中华”观念 40第二节 春秋史料中”夷狄”的层累性 53第三节 《左传》的”中华”言论 67第四节 《公羊传》《谷梁传》的”中华”言论 74第五节 春秋史料中华夷认识的层累性 80第六节 战国史料的华夷言论 83结 语 91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戎” 93序 言 93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戎””狄”问题 93第二节 山戎与北戎 100第三节 晋国对”戎””狄”的掌控与《左传》的”戎狄”观念 108第四节 ”九州之戎”与戎蛮氏———春秋时期”戎”的居住模式 113结 语 120第三章 鲜虞中山国的建立 123序 言 123第一节 中山国的历史及其问题点 125第二节 关于中山国的文献记载 129第三节 鲜虞中山、战国中山的各种关联学说 136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狄”与鲜虞中山的建立 141结 语 155第四章 春秋时期的国际会盟与华夷秩序 157序 言 157第一节 夷不乱华 158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国际”会盟与蛮夷戎狄 161第三节 蛮夷戎狄与诸侯国之间的会盟及来朝 165第四节 多国会盟对蛮夷戎狄的排斥 167第五节 同盟诸侯与兄弟甥舅 175结 语 187第五章 晋文公流离各国的故事及其背景 215序 言 215第一节 春秋晋国的性质与霸主体制 216第二节 《左传》《国语》《史记》中的晋文公故事 219第三节 践土策命 226第四节 晋文公故事的背景(1)———晋国与戎狄、诸侯的关系 231第五节 晋文公故事的背景(2)———齐宋楚秦与蛮夷戎狄 235结 语 238第六章 从禹迹到诸夏 240序 言 240第一节 夏朝传说 243第二节 大禹创造的世界 248第三节 从禹迹到诸夏 257结 语 266第七章 秦公诸器铭之探讨 270序 言 270第一节 秦公诸器铭文及年代 274第二节 何谓”蛮夏” 280结 语 289第八章 秦律中的夏与臣邦 292序 言 292第一节 前人对秦律的”夏””夏子”之解释 293第二节 睡虎地秦简中的”臣邦” 298第三节 战国时期秦国统属下的各邦 305第四节 ”夏””夏子”之所指 318结 语 320终 章 先秦时期的”中华”观念与华夷思想 323参考文献 335后 记 356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