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北美“留学生作家群”后期写作研究 彭贵昌 著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彭贵昌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彭贵昌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4-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4-01
    • 字数:216000
    • 页数:219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6094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美"留学生作家群"后期写作研究

    作  者:彭贵昌 著
    定  价:69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页  数:219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60944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以聂华苓、於梨华、白先勇等从中国台湾到北美留学的作家为研究对象,指出他们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创作与60、70年代的“留学生文学”呈现出较大差异。在后期写作中,作家们融入了在地文化,通过书写“新居”建构自身在美国的身份;他们追寻文化之根,通过“故土”书写接续母体文化;他们以“边缘”书写重构少数群体的身份合法性,解构主流话语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北美“留学生作家群”以后期写作“走入西方,回到东方”。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从“留学生”说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的回顾
    一 文学史中的相关论述
    二 “留学生作家群”研究
    三 “留学生作家群”及其他旅美作家群合论
    四 “留学生作家群”及其他旅美作家群的比较研究
    五 留学生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章 后期写作的“起点”与“转向”
    第一节 西方想象下的留美风潮
    第二节 双重放逐的“留学生文学”
    一 无根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早期的“留学生文学”
    二 觉醒的一代: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留学生文学”
    第三节 重建身份的后期写作
    一 “未完成”的流散身份
    二 “中”与“美”的重新体认
    第二章 “新居”:“美国套话”的消解
    第一节 返认“他乡”
    一 “落地生根”
    二 空间书写的转向
    第二节 重审“他俗”
    一 美国“新困境”
    二 双面“美国”
    第三节 再识“他者”
    一 平等:异族书写与文化融合
    二 杂糅:混血儿书写与文化寻根
    第三章 “故土”:文化之根的接续
    第一节 根在“东方”:文化中国的原乡情结
    一 “东方”的诱惑
    二 原乡的追寻
    第二节 根在“故乡”:地理版图中的现实观照
    一 融入“集体”的“个体”
    二 跨域“对话”的开启
    第四章 “边缘”:少数群体的重塑
    第一节 “第二性”的觉醒
    一 出走的“娜拉”
    二 “娜拉走后怎样”
    第二节 同性恋的救赎
    一 多元文化中的正名
    二 “大爱”救赎下的新生
    第三节 “下一代”的未来
    一 “夹缝”的文化危机
    二 “香火”的双向传承
    第五章 走入西方,回到东方
    第一节 “漂泊”与“汇流”:流散写作新趋势
    第二节 对话中西的“文化使者”
    一 如何“现代”:青春版《牡丹亭》
    二 怎样“世界”: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第三节 “第三空间”的建构及意义
    一 书写“跨文化”
    二 抵抗“后殖民”
    三 重建“身份认同”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