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从LDP到SR MPLS网络技术实战 马海龙 伊鹏 江逸茗 张鹏 王亮 谢记超 著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马海龙 伊鹏 江逸茗 张鹏 王亮 谢记超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马海龙 伊鹏 江逸茗 张鹏 王亮 谢记超著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3-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4-03-01
    • 页数:29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1562717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人民邮电出版社

    从LDP到SR MPLS网络技术实战

    作  者:马海龙 伊鹏 江逸茗 张鹏 王亮 谢记超 著
    定  价:189.8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03月01日
    页  数:294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627179
    主编推荐

    本书以SR技术原理为依托,从理论到技术再到实践全流程式阐述SR技术。 本书是以SR技术实战为核心内容的图书,通过本书讲解的技术实验指导,将为科研和工程人员提供很好的工程指导和科学研究参考,定会受到科研和工程人员的青睐。

    内容简介

    本书从技术实践入手,以MPLS技术为主线,讲解了LDP和基于MPLS的Segment Routing机制。阐述了基于EVE-NG的实验环境构建、MPLS的技术原理,并结合静态标签绑定方法讲述了MPLS数据转发路径的验证原理和方法;其次,介绍了LDP原理,借助实例详细阐述了LDP会话机制、标签分发、表项生成等过程,以及LDP配置和MPLS路径验证方法;之后,分别阐述了通过拓展OSPF、IS-IS协议及BGP功能以支持Segment Routing标签分发的机制及配置实践,并进一步介绍了基于Segment Routing的快速重路由技术和防微环路技术。 本书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 全等相关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也可供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马海龙 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网络体系架构、网络主动防御和融合网络业务管控等方向的研究和设备研发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二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二项,参加了国家和军队科研与工程项目十余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四十余项,起草通信行业标准四项。

    精彩内容

    目录
    第 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MPLS与Segment技术起源与发展  2 1.2.1  MPLS技术起源、发展与不足  2 1.2.2  Segment Routing技术起源与发展  3 1.3  Segment Routing技术基础原理  4 1.3.1  基本概念  4 1.3.2  Segment Routing技术原理  6 1.3.3  Segment Routing架构  6 1.4  Segment Routing应用前景  9 1.4.1  Segment Routing用于现有MPLS网络升级  9 1.4.2  Segment Routing用于数据中心  9 1.4.3  Segment Routing用于大规模互联  10 1.4.4  承载网络  10 1.4.5  SD-WAN构建  10 1.5  本书内容组织  10 第  2章 基于EVE-NG的实验环境构建  12 2.1  EVE-NG概述  12 2.1.1  EVE-NG的用途  13 2.1.2  EVE-NG安装  14 2.2  实验仿真环境构建  18 2.2.1  客户端集成软件包的安装  18 2.2.2  虚拟节点镜像管理  20 2.2.3  Lab管理  22 2.3  路由器配置管理  34 2.3.1  命令行工作模式  34 2.3.2  配置与保存  35 2.4  CPSPT五步实验法  38 2.5  实验约定  39 第3章  MPLS技术原理与实战  41 3.1  MPLS原理  41 3.2  MPLS静态配置  43 3.2.1  实验环境  44 3.2.2  协议配置  44 3.2.3  使能MPLS转发功能  47 3.3  MPLS数据转发  48 3.3.1  MPLS Echo模式  48 3.3.2  MPLS Echo报文封装机制  50 3.3.3  MPLS ping  53 3.3.4  MPLS traceroute  58 3.4  MPLS TTL传播机制  61 第4章  LDP技术原理与实战  66 4.1  LDP简介  66 4.2  LDP机制  66 4.2.1  实验环境  66 4.2.2  协议配置  67 4.2.3  LDP交互  72 4.3  转发路径验证  83 4.3.1  连通性验证  83 4.3.2  标签交换路径验证  87 4.3.3  MPLS分组的TTL超时响应  88 第5章  OSPF-SR原理与实战  91 5.1  OSPF-SR原理  91 5.1.1  基于IGP分发SR标签的优势  91 5.1.2  MPLS标签与Segment ID  92 5.1.3  OSPF链路状态信息与SID的关联  93 5.1.4  SID信息全域洪泛  94 5.1.5  MPLS转发表项生成原理  95 5.2  域内SR实验  100 5.2.1  实验环境  100 5.2.2  协议配置  101 5.2.3  协议交互过程  101 5.2.4  数据转发验证  111 5.3  域间SR实验  123 5.3.1  实验环境  123 5.3.2  协议交互  124 5.3.3  数据转发验证  129 5.4  外部SR实验  130 5.4.1  实验环境  130 5.4.2  协议配置  131 5.4.3  协议交互  133 5.4.4  数据转发验证  135 第6章  IS-IS SR原理与实战  136 6.1  IS-IS SR原理  136 6.1.1  IS-IS链路状态信息与SID的关联  136 6.1.2  SID信息的洪泛方式  137 6.2  域内SR实验  137 6.2.1  实验环境  137 6.2.2  协议配置  138 6.2.3  协议交互过程  139 6.2.4  数据转发验证  148 6.3  域间SR实验  159 6.3.1  实验环境  159 6.3.2  协议配置  160 6.3.3  协议交互  163 6.3.4  数据转发验证  170 6.4  外部SR实验  171 6.4.1  实验环境  171 6.4.2  协议配置  172 6.4.3  协议交互  173 6.4.4  数据转发验证  175 第7章  SR BGP原理与实战  177 7.1  SR BGP基本原理  177 7.1.1  基本概念  177 7.1.2  基于BGP-LU的PrefixSID通告机制  177 7.1.3  基于BGP-LS的PeeringSID通告机制  179 7.2  基于BGP-LU的标签分发  180 7.2.1  实验环境  180 7.2.2  基本配置  181 7.2.3  BGP-LU机制  184 7.2.4  数据面验证  198 7.3  基于BGP-LU的PrefixSID分发  202 7.3.1  实验环境  202 7.3.2  BGP-LU标签与IGP-SR标签的不一致性  203 7.3.3  BGP-SR的标签分配  207 7.3.4  BGP-SR标签与BGP-LU标签的一致性  209 7.3.5  数据转发面验证  211 7.4  BGP EPE  215 7.4.1  实验环境  215 7.4.2  EPE配置与通告  217 7.5  混合多自治域环境下的混合SID传递实验  225 7.5.1  实验环境  225 7.5.2  缺省策略条件下的路由与数据转发  226 7.5.3  基于BGP PrefixSID实现跨AS引流  226 7.5.4  基于BGP PeeringSID实现跨域间链路引流  228 7.5.5  基于IGP SID实现跨域内引流  228 第8章  基于SR的FRR技术原理与实战  238 8.1  FRR技术原理  238 8.2  保护路径计算与使用  240 8.2.1  实验环境  241 8.2.2  LFA路径技术  242 8.2.3  Remote LFA(R-LFA)路径技术  244 8.2.4  Extended R-LFA(ER-LFA)路径技术  250 8.2.5  Topology Independent LFA(TI-LFA)路径技术  253 8.2.6  TI-LFA路径的数据面验证  262 8.3  防微环路  265 8.3.1  TI-LFA路径与微环路  265 8.3.2  TI-LFA路径与本地防微环路  267 8.3.3  TI-LFA路径与SR防微环路  270 8.4  计算保护路径的仲裁策略  284 8.4.1  实验环境  285 8.4.2  链路保护  286 8.4.3  节点保护  287 8.4.4  SRLG保护  290 8.4.5  Node+SRLG保护  292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