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体裁短语学视域下汉语二语学习者学术语篇综合对比分析 吕长竑 著 文教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吕长竑著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吕长竑著
    •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11-01
    • 字数:312
    • 页数:30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906308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四川大学出版社

    体裁短语学视域下汉语二语学习者学术语篇综合对比分析

    作  者:吕长竑 著
    定  价:89
    出 版 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01日
    页  数:60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9063080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为学术专著。
    书稿融合了体裁分析对语篇宏观结构的分析优势和短语学研究对文本微观特征的分析特色,采用“综合对比分析模式”(ICM),在英/汉语一语者学术语篇对比分析(CA)的基础上,重点对汉语一语和二语学位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特征予以了对比分析(CIA)。从体裁短语学角度,综合对比分析是本书在研究方法方面的主要特色。将语步分析与语料库方法融合则可扬长避短,既能揭示考察对象在句子层面上的语言实现手段,又可反映其在修辞语步/语阶层面上的交际功能,以为意欲表达同类语步/语阶功能者提供词汇-语法特征使用方面的参考。
    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汉语二语教学、规避负迁移、提高汉语二语学习者学术写作能力、编写学术汉语教材、制订学术汉语教学大纲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吕长竑,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句法-语义接口。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项(重点和一般项目各1项)、教育部高教司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4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CSSCI来源刊论文21篇,CSSCI扩展版论文3篇。

    精彩内容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意义2
    1.2.1 学术价值2
    1.2.2 应用价值3
    1.3 章节结构4
    第2章 文献综述5
    2.1 体裁分析5
    2.1.1 体裁5
    2.1.2 体裁分析概念的发展6
    2.1.3 语步分析11
    2.2 短语学14
    2.2.1 短语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4
    2.2.2 短语学的意义研究路径17
    2.2.3 词块的定义20
    2.2.4 词块的分类23
    2.3 体裁短语学25
    2.3.1 词块与体裁分析25
    2.3.2 特定语步相关词块27
    2.3.3 体裁短语学的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29
    2.4 CA分析、CIA分析与ICM分析38
    2.4.1 CA分析38
    2.4.2 CIA分析39
    2.4.3 ICM分析45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46
    2.5.1 学术语篇的体裁分析46
    2.5.2 学术语篇的短语学研究47
    2.5.3 学术语篇的体裁短语学研究50
    2.5.4 学术语篇摘要相关研究51
    第3章 研究方法58
    3.1 对比原则58
    3.1.1 可比基础58
    3.1.2 可比性标准59
    3.2 语料库设计63
    3.2.1 语料库类型63
    3.2.2 语料收集64
    3.3 研究范畴识别68
    3.3.1 语步/语阶识别68
    3.3.2 研究范畴命名69
    3.3.3 识别信度检验69
    3.4 ICM分析方法69
    第4章 汉语L1与L2学位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对比分析(CIA)71
    4.1 引言71
    4.2 研究背景72
    4.2.1 语步分析72
    4.2.2 论文摘要语步结构73
    4.3 研究设计74
    4.3.1 研究问题74
    4.3.2 研究语料75
    4.3.3 语料标注与分析76
    4.3.4 体裁原型和摘要类型的确定76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77
    4.4.1 L1学位论文摘要的语步结构77
    4.4.2 L2学位论文摘要的语步结构80
    4.4.3 学位论文摘要类型85
    4.5 结语88
    第5章 学术话语立场研究89
    5.1 立场与学术话语89
    5.1.1 立场概念研究89
    5.1.2 学术话语立场相关研究92
    5.1.3 相关研究简评96
    5.2 认识立场与学术语篇97
    5.2.1 认识立场的界定97
    5.2.2 认识立场的选用100
    5.2.3 认识立场与学术语篇建构103
    5.3 认识立场分析框架105
    5.3.1 英语认识立场分析框架105
    5.3.2 汉语认识立场分析框架的构建107
    第6章 英汉学位论文摘要认识立场表达对比分析(CA)110
    6.1 引言110
    6.2 分析框架111
    6.2.1 英汉认识立场及其分类111
    6.2.2 学位论文摘要的语步结构112
    6.3 研究方法114
    6.3.1 语料收集114
    6.3.2 语步识别与标注115
    6.4 研究结果与讨论116
    6.4.1 认识立场表达的总体使用情况116
    6.4.2 各语步中认识立场的分布及功能对比120
    6.4.3 CA分析预测129
    6.5 结语129
    第7章 汉语L1与L2学位论文摘要认识立场词块使用对比研究(CIA)132
    7.1 引言132
    7.2 研究问题133
    7.3 研究方法134
    7.3.1 分析语料134
    7.3.2 对比单位135
    7.3.3 认识立场标记语的识别及信度检验135
    7.4 研究结果及分析136
    7.4.1 从认识立场总体使用情况的对比136
    7.4.2 从语步/语阶角度的对比138
    7.4.3 从立场标记用法角度的对比146
    7.4.4 从匹配度角度对认识立场词块使用恰当性的分析148
    7.4.5 ICM分析150
    7.5 结语151
    第8章 英汉学位论文摘要评价意义对比研究(CA)153
    8.1 引言153
    8.2 理论基础155
    8.3 研究方法158
    8.3.1 语料收集158
    8.3.2 语料标注与分析159
    8.4 从语步角度对英汉介入资源使用情况的对比159
    8.4.1 特定语步中的对话压缩161
    8.4.2 特定语步中的对话扩展167
    8.5 从评价意义角度对介入性词块使用情况的对比171
    8.5.1 对话压缩词块171
    8.5.2 对话扩展词块180
    8.6 CA分析预测184
    8.7 结语185
    第9章 汉语L1与L2学位论文摘要介入资源使用对比研究(CIA)187
    9.1 引言187
    9.2 研究设计188
    9.2.1 语料收集188
    9.2.2 语料标注与分析188
    9.3 研究结果189
    9.3.1 对话压缩190
    9.3.2 对话扩展201
    9.4 ICM分析205
    9.5 结语208
    第10章 汉语L1与L2学位论文摘要正式体和典雅体特征对比研究(CIA)209
    10.1 引言209
    10.2 理论框架211
    10.2.1 正式体语法手段212
    10.2.2 典雅体语法手段213
    10.3 研究方法215
    10.3.1 分析语料的选取215
    10.3.2 对比分析的统计基数216
    10.3.3 离散度与正式度(典雅度)计算方法217
    10.4 结果与分析219
    10.4.1 正式体语法手段使用情况对比219
    10.4.2 典雅体语法手段使用情况对比223
    10.4.3 正式度和典雅度的对比227
    10.5 影响学术语体适切性的因素分析229
    10.6 结语231
    第11章 汉语L1与L2学位论文摘要作者身份构建对比研究(CIA)233
    11.1 引言233
    11.2 研究设计235
    11.2.1 研究语料235
    11.2.2 研究方法与工具235
    11.3 研究结果238
    11.3.1 自我指称的使用情况238
    11.3.2 自我指称在语步中的分布239
    11.3.3 不同语步中自我指称的作者身份构建240
    11.4 讨论243
    11.4.1 自我指称的使用特征分析243
    11.4.2 自我指称在语步中的分布特征分析245
    11.4.3 不同语步中自我指称的作者身份构建特征分析245
    11.5 结语247
    第12章 结论249
    12.1 研究总结249
    12.2 研究启示252
    12.3 研究局限性253
    参考文献25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