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计算机网络基础项目教程 贾如春,张莉 主编 著作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贾如春,张莉 主编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贾如春,张莉 主编著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9-01
    • 字数:528千字
    • 页数:331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2478782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基础项目教程

    作  者:贾如春,张莉 主编 著作
    定  价:49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页  数:331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2478782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项目驱动模式,从“项目导读”入手,使读者首先清楚本项目的知识背景及概况,然后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主要的项目内容如下: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网络传输控制、局域网技术、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广域网技术、X.25 分组交换网技术、DDN 网络技术、帧中继网络技术、ATM 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接入、无线网络技术、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云计算运维管理。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可作为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特别是网络工程、网络运维专业有关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网络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项目1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计算机网络简介2
    1.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
    1.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互联网+”的特征3
    1.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5
    1.1.4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5
    1.1.5Internet 与Intranet6
    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7
    1.2.1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7
    1.2.2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7
    1.2.3按物理结构和传输技术分类10
    1.2.4按传输介质分类 10
    1.3数据通信13
    1.3.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4
    1.3.2信号与信道 15
    1.3.3数据传输17
    1.3.4同步技术17
    1.3.5编码与差错控制18
    1.3.6多路复用21
    1.4数据传输方式23
    1.4.1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23
    1.4.2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23
    1.4.3宽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基带传输 25
    项目2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26
    2.1网络体系结构概述26
    2.1.1基本概念26
    2.1.2协议分层28
    2.1.3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30
    2.2ISO/OSI参考模型31
    2.2.1OSI参考模型的概念312.2.2OSI参考模型的各个层33
    2.3TCP/IP参考模型35
    2.3.1TCP/IP参考模型及协议集35
    2.3.2两种分层结构的比较37
    2.4网络协议38
    2.4.1NetBEUI协议38
    2.4.2IPX/SPX协议39
    2.4.3TCP/IP协议簇39
    项目3网络传输控制45
    3.1TCP协议45
    3.1.1TCP协议的特点45
    3.1.2TCP报文结构46
    3.1.3TCP的流量控制49
    3.1.4TCP的建链过程50
    3.1.5TCP连接管理51
    3.1.6有限状态机52
    3.1.7TCP的可靠性控制55
    3.1.8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56
    3.1.9糊涂窗口综合征57
    3.2IP协议58
    3.2.1IP协议简介58
    3.2.2IP地址59
    3.2.3IP地址及子网61
    3.2.4IP数据包报文结构61
    3.2.5IP数据包选路64
    3.2.6IP分片及重组66
    3.2.7IP层协议67
    3.2.8ping命令69
    3.3UDP协议70
    3.3.1UDP协议概述70
    3.3.2UDP报文的结构 70
    3.3.3UDP的特点71
    3.3.4UDP的分段72
    3.2.5UDP和TCP的对比72
    项目4局域网技术74
    4.1局域网概述74
    4.1.1局域网的特点及功能74
    4.1.2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与传输形式76
    4.2局域网体系结构78
    4.2.1局域网参考模型78
    4.2.2介质访问控制方式79
    4.3局域网组网81
    4.3.1以太网组网81
    4.3.2高速局域网83
    4.3.3虚拟局域网84
    项目5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88
    5.1安装与配置AD域89
    5.1.1Windows的网络类型89
    5.1.2活动目录90
    5.1.3域控制器90
    5.1.4域树90
    5.1.5在新林中安装test.com域控制器91
    5.1.6域组织单位与用户管理98
    5.2DHCP服务104
    5.2.1DHCP的基本概念104
    5.2.2DHCP工作原理104
    5.2.3DHCP服务器的安装106
    5.2.4配置DHCP服务器108
    5.3DNS服务111
    5.3.1域名系统111
    5.3.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112
    5.3.3域名服务器113
    5.3.4域名的解析过程113
    5.3.5 DNS服务器的安装114
    5.3.6DNS服务器的配置116
    5.4Web服务120
    5.4.1Web服务器的基本概念120
    5.4.2安装Web服务器角色120
    5.4.3配置Web服务器120
    5.5FTP服务124
    5.5.1FTP的基本概念124
    5.5.2FTP工作模式与原理125
    5.5.3FTP服务器的安装125
    5.5.4FTP服务器的配置126
    项目6广域网技术130
    6.1广域网概述131
    6.1.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131
    6.1.2广域网链路连接方式133
    6.2广域网协议140
    6.2.1HDLC协议140
    6.2.2PPP协议143
    6.2.3X.25协议146
    6.2.4帧中继148
    6.3广域网接入技术152
    6.3.1公共电话交换网152
    6.3.2综合业务数字网153
    6.3.3数字数据网154
    6.3.4数字用户线155
    6.3.5HFC157
    6.3.6FTTX技术158
    6.3.7SDH技术160
    项目7X.25分组交换网技术163
    7.1分组交换基本原理164
    7.1.1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164
    7.1.2分组交换原理164
    7.2X.25协议167
    7.2.1X.25协议概述167
    7.2.2X.25的物理层169
    7.2.3X.25的数据链路层169
    7.2.4X.25的分组层170
    7.2.5网间互联协议X.75171
    7.3分组交换网171
    7.3.1分组交换网的组成171
    7.3.2分组交换网的特点173
    7.3.3分组交换网编号X.121174
    7.3.4分组交换网的业务类型174
    7.3.5分组交换网的应用175
    7.4分组交换网的结构及现状175
    7.4.1分组交换网的基本结构175
    7.4.2我国公用分组交换网现状176
    7.4.3帧中继177
    7.5广域网接入技术180
    7.5.1公共电话交换网180
    7.5.2综合业务数字网183
    项目8DDN网络技术188
    8.1DDN基本原理188
    8.1.1DDN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88
    8.1.2DDN网络的定义和组成189
    8.1.3DDN网络的特性196
    8.1.4X.50建议196
    8.1.5X.58建议197
    8.2数字交叉连接系统199
    8.2.1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产生199
    8.2.2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基本功能201
    8.2.3数字交叉连接系统在通信网中的作用与应用202
    8.3DDN提供业务及特点204
    8.3.1DDN网络可提供的业务204
    8.3.2DDN网络业务服务质量标准204
    8.4DDN网络的结构及现状205
    8.4.1DDN网络的结构205
    8.4.2DDN网络的网络管理和控制207
    8.4.3DDN用户接入208
    项目9帧中继网络技术211
    9.1帧中继概述212
    9.1.1帧中继的定义和特点212
    9.1.2帧中继网络技术的应用213
    9.2帧中继的标准和协议214
    9.2.1帧中继国际标准214
    9.2.2帧中继的协议结构216
    9.2.3数据链路层帧方式接入协议217
    9.2.4数据链路层核心协议223
    9.3帧中继的基本呼叫控制225
    9.3.1拥塞和拥塞控制225
    9.3.2带宽管理226
    9.3.3PVC管理228
    9.3.4帧中继的寻址231
    9.3.5UNI与NNI231
    9.4帧中继网络控制和管理233
    9.4.1帧中继网络控制233
    9.4.2帧中继网络管理235
    项目10ATM网络技术237
    10.1ATM网络基本原理238
    10.1.1基本概念238
    10.1.2虚通道和虚信道239
    10.1.3VP/VC连接240
    10.1.4ATM技术特点241
    10.2ATM协议参考模型与层协议242
    10.2.1ATM协议标准242
    10.2.2ATM协议模型243
    10.2.3ATM信元类别244
    10.2.4ATM信元245
    10.3ATM流量管理247
    10.3.1流量控制247
    10.3.2拥塞控制249
    10.4 ATM网络与其他网络互联技术251
    10.4.1帧中继互联251
    10.4.2汇聚子层252
    10.4.3网络互联252
    10.4.4业务互联253
    10.4.5基于帧的用户网络接口255
    10.4.6局域网仿真256
    10.5ATM网络组织258
    10.5.1ATM骨干网网络组织258
    10.5.2省网网络组织259
    项目11计算机网络接入261
    11.1网络接入技术概述261
    11.1.1拨号接入261
    11.1.2局域网专线接入262
    11.2拨号上网的操作263
    11.2.1安装调制解调器263
    11.2.2网络设置265
    11.2.3设置拨号连接266
    11.2.4安装并设置TCP/IP269
    11.3宽带接入270
    11.3.1ISDN接入271
    11.3.2ADSL接入271
    11.3.3数字数据网DDN接入272
    11.3.4有线电视网络cable Modem接入272
    11.3.5无线接入272
    11.4局域网接入Internet273
    11.5社区宽带接入技术275
    11.5.1社区宽带上网概述276
    11.5.2社区宽带的接入特点276
    11.5.3使用长城宽带上网的方法276
    项目12无线网络技术280
    12.1无线网络概述281
    12.2无线通信技术281
    12.3无线局域网284
    12.3.1无线局域网概述284
    12.3.2无线局域网的相关标准284
    12.3.3无线局域网的结构285
    12.3.4无线局域网的组网设备287
    12.3.5典型的无线局域网连接方案289
    12.4无线城域网291
    12.4.1无线城域网概述291
    12.4.2无线城域网相关标准291
    12.5无线广域网293
    12.5.1无线广域网标准293
    12.5.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93
    12.5.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293
    12.5.4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294
    项目13网络管理295
    13.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96
    13.1.1网络管理的定义296
    13.1.2网络管理的内容296
    13.1.3网络管理系统基本模型296
    13.2网络管理的功能298
    13.2.1配置管理298
    13.2.2性能管理298
    13.2.3故障管理298
    13.2.4记账管理298
    13.2.5安全管理299
    13.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99
    13.3.1网络管理协议299
    13.3.2SNMP版本299
    13.3.3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300
    13.3.4管理信息结构SMI301
    13.4网络管理平台301
    13.4.1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301
    13.4.2常用的网络管理系统302
    13.4.3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302
    项目14网络安全304
    14.1网络安全问题概述305
    14.1.1网络安全的概念305
    14.1.2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305
    14.1.3网络安全的内容307
    14.1.4网络安全的特征307
    14.1.5网络安全体系和措施308
    14.2网络安全加密技术309
    14.2.1对称加密技术309
    14.2.2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309
    14.2.3不可逆加密310
    14.2.4数字签名技术311
    14.3防火墙技术311
    14.3.1防火墙功能311
    14.3.2防火墙的分类314
    14.3.3防火墙结构315
    14.4主动防御技术317
    14.4.1入侵检测技术IDS318
    14.4.2入侵防御技术IPS318
    14.4.3云安全技术318
    14.4.4蜜罐和蜜网技术319
    14.4.5计算机取证技术320
    14.5虚拟专用网(VPN)321
    14.5.1VPN的特点321
    14.5.2VPN安全技术322
    14.5.3VPN技术的实际应用322
    14.6网络防病毒技术324
    14.6.1计算机病毒及危害324
    14.6.2网络防病毒措施325
    14.6.3木马病毒的清除326
    项目15云计算运维管理328
    15.1云计算自动化运维329
    15.1.1云计算的概念及特征329
    15.1.2云计算的特征329
    15.2云计算自动化运维管理330
    15.2.1云计算自动化运维管理的要点330
    15.2.2云计算一体化的管理模式330
    参考文献332
    1.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互联网+”的特征3
    1.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5
    1.1.4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5
    1.1.5Internet 与Intranet6
    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7
    1.2.1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7
    1.2.2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7
    1.2.3按物理结构和传输技术分类10
    1.2.4按传输介质分类 10
    1.3数据通信13
    1.3.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4
    1.3.2信号与信道 15
    1.3.3数据传输17
    1.3.4同步技术17
    1.3.5编码与差错控制18
    1.3.6多路复用21
    1.4数据传输方式23
    1.4.1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23
    1.4.2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23
    1.4.3宽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基带传输 25
    项目2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26
    2.1网络体系结构概述26
    2.1.1基本概念26
    2.1.2协议分层28
    2.1.3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30
    2.2ISO/OSI参考模型31
    2.2.1OSI参考模型的概念312.2.2OSI参考模型的各个层33
    2.3TCP/IP参考模型35
    2.3.1TCP/IP参考模型及协议集35
    2.3.2两种分层结构的比较37
    2.4网络协议38
    2.4.1NetBEUI协议38
    2.4.2IPX/SPX协议39
    2.4.3TCP/IP协议簇39
    项目3网络传输控制45
    3.1TCP协议45
    3.1.1TCP协议的特点45
    3.1.2TCP报文结构46
    3.1.3TCP的流量控制49
    3.1.4TCP的建链过程50
    3.1.5TCP连接管理51
    3.1.6有限状态机52
    3.1.7TCP的可靠性控制53
    3.1.8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54
    3.1.9糊涂窗口综合征55
    3.2IP协议56
    3.2.1IP协议简介56
    3.2.2IP地址57
    3.2.3IP地址及子网59
    3.2.4IP数据包报文结构60
    3.2.5IP数据包选路62
    3.2.6IP分片及重组64
    3.2.7IP层协议65
    3.2.8ping命令67
    3.3UDP协议68
    3.3.1UDP协议概述68
    3.3.2UDP报文的结构 69
    3.3.3UDP的特点70
    3.3.4UDP的分段70
    3.2.5TCP和UDP的对比71
    项目4局域网技术72
    4.1局域网概述72
    4.1.1局域网的特点及功能72
    4.1.2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与传输形式74
    4.2局域网体系结构76
    4.2.1局域网参考模型76
    4.2.2介质访问控制方式77
    4.3局域网组网79
    4.3.1以太网组网79
    4.3.2高速局域网81
    4.3.3虚拟局域网82
    项目5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86
    5.1安装与配置AD域87
    5.1.1Windows的网络类型87
    5.1.2活动目录88
    5.1.3域控制器88
    5.1.4域树88
    5.1.5在新林中安装test.com域控制器89
    5.1.6域组织单位与用户管理96
    5.2DHCP服务102
    5.2.1DHCP的基本概念102
    5.2.2DHCP工作原理102
    5.2.3DHCP服务器的安装104
    5.2.4配置DHCP服务器106
    5.3DNS服务109
    5.3.1域名系统109
    5.3.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110
    5.3.3域名服务器111
    5.3.4域名的解析过程111
    5.3.5 DNS服务器的安装112
    5.3.6DNS服务器的配置114
    5.4Web服务118
    5.4.1Web服务器的基本概念118
    5.4.2安装Web服务器角色118
    5.4.3配置Web服务器118
    5.5FTP服务122
    5.5.1FTP的基本概念122
    5.5.2FTP工作模式与原理123
    5.5.3FTP服务器的安装123
    5.5.4FTP服务器的配置124
    项目6广域网技术128
    6.1广域网概述129
    6.1.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129
    6.1.2广域网链路连接方式131
    6.2广域网协议138
    6.2.1HDLC协议138
    6.2.2PPP协议141
    6.2.3X.25协议144
    6.2.4帧中继146
    6.3广域网接入技术150
    6.3.1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150
    6.3.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51
    6.3.3DDN152
    6.3.4数字用户线XDSL153
    6.3.5HFC155
    6.3.6FTTX技术156
    6.3.7SDH技术158
    项目7X.25分组交换网技术161
    7.1分组交换基本原理162
    7.1.1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162
    7.1.2分组交换原理162
    7.2X.25协议165
    7.2.1概述165
    7.2.2X.25的物理层167
    7.2.3X.25的数据链路层167
    7.2.4X.25的分组层168
    7.2.5网间互联协议X.75169
    7.3分组交换网169
    7.3.1分组交换网的组成169
    7.3.2分组交换网的特点171
    7.3.3分组交换网编号X.121172
    7.3.4分组交换网的业务类型172
    7.3.5分组交换网的应用173
    7.4分组交换网的结构及现状173
    7.4.1分组交换网的基本结构173
    7.4.2我国公用分组交换网现状174
    7.4.3帧中继175
    7.5广域网接入技术178
    7.5.1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178
    7.5.2综合业务数字网181
    项目8DDN网络技术186
    8.1DDN基本原理186
    8.1.1DDN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86
    8.1.2DDN网络的定义和组成187
    8.1.3DDN网络的特性194
    8.1.4X.50建议194
    8.1.5X.58建议195
    8.2数字交叉连接系统197
    8.2.1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产生197
    8.2.2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基本功能199
    8.2.3数字交叉连接系统在通信网中的作用与应用200
    8.3DDN提供业务及特点202
    8.3.1DDN网络可提供的业务202
    8.3.2DDN网络业务服务质量标准202
    8.4DDN网络的结构及现状203
    8.4.1DDN网络的组织结构203
    8.4.2DDN网络的网络管理和控制205
    8.4.3DDN用户接入206
    项目9帧中继网络技术209
    9.1帧中继概述210
    9.1.1帧中继的定义和特点210
    9.1.2帧中继网络技术的应用211
    9.2帧中继的标准和协议212
    9.2.1帧中继国际标准212
    9.2.2帧中继的协议结构214
    9.2.3链路层接入协议(LAPF)215
    9.2.4链路层核心协议221
    9.3帧中继的基本呼叫控制223
    9.3.1拥塞和拥塞控制223
    9.3.2带宽管理224
    9.3.3PVC管理226
    9.3.4帧中继的寻址229
    9.3.5UNI与NNI229
    9.4帧中继网络控制和管理231
    9.4.1帧中继网络控制231
    9.4.2帧中继网络管理232
    项目10ATM网络技术234
    10.1ATM网络基本原理235
    10.1.1基本概念235
    10.1.2虚通道和虚信道236
    10.1.3VP/VC连接237
    10.1.4ATM技术特点238
    10.2ATM协议参考模型与层协议239
    10.2.1ATM协议标准239
    10.2.2ATM协议模型240
    10.2.3ATM信元类别241
    10.2.4ATM信元242
    10.3ATM流量管理244
    10.3.1流量控制244
    10.3.2拥塞控制246
    10.4 ATM网络与其他网络互联技术248
    10.4.1帧中继互联248
    10.4.2会聚子层249
    10.4.3网络互联249
    10.4.4业务互联250
    10.4.5基于帧的用户网络接口252
    10.4.6局域网仿真253
    10.5ATM网络组织255
    10.5.1ATM骨干网网络组织255
    10.5.2省网网络组织256
    项目11计算机网络接入258
    11.1网络接入技术概述258
    11.1.1拨号接入258
    11.1.2局域网专线接入259
    11.2拨号上网的操作260
    11.2.1安装调制解调器260
    11.2.2网络设置262
    11.2.3设置拨号连接263
    11.2.4安装并设置TCP/IP266
    11.3宽带接入267
    11.3.1ISDN接入268
    11.3.2ADSL接入268
    11.3.3数字数据网DDN接入269
    11.3.4有线电视网络cable Modem接入269
    11.3.5无线接入269
    11.4局域网接入Internet270
    11.5社区宽带接入技术272
    11.5.1社区宽带上网概述273
    11.5.2社区宽带的接入特点273
    11.5.3使用长城宽带上网的方法273
    项目12无线网络技术277
    12.1无线网络概述278
    12.2无线通信技术278
    12.3无线局域网281
    12.3.1无线局域网概述281
    12.3.2无线局域网的相关标准281
    12.3.3无线局域网的结构282
    12.3.4无线局域网的组网设备284
    12.3.5典型的无线局域网连接方案286
    12.4无线城域网288
    12.4.1无线城域网概述288
    12.4.2无线城域网相关标准288
    12.5无线广域网290
    12.5.1无线广域网标准290
    12.5.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90
    12.5.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290
    12.5.4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291
    项目13网络管理292
    13.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93
    13.1.1网络管理的定义293
    13.1.2网络管理的内容293
    13.1.3网络管理系统基本模型293
    13.2网络管理的功能295
    13.2.1配置管理295
    13.2.2性能管理295
    13.2.3故障管理295
    13.2.4记账管理295
    13.2.5安全管理296
    13.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96
    13.3.1网络管理协议296
    13.3.2SNMP版本296
    13.3.3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297
    13.3.4管理信息结构SMI298
    13.4网络管理平台298
    13.4.1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298
    13.4.2常用的网络管理系统299
    13.4.3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299
    项目14网络安全301
    14.1网络安全问题概述302
    14.1.1网络安全的概念302
    14.1.2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302
    14.1.3网络安全的内容304
    14.1.4网络安全的特征304
    14.1.5网络安全体系和措施305
    14.2网络安全加密技术306
    14.2.1对称加密技术306
    14.2.2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306
    14.2.3不可逆加密307
    14.2.4数字签名技术308
    14.3防火墙技术308
    14.3.1防火墙功能308
    14.3.2防火墙的分类311
    14.3.3防火墙结构312
    14.4主动防御技术314
    14.4.1入侵检测技术IDS315
    14.4.2入侵防御技术IPS315
    14.4.3云安全技术315
    14.4.4蜜罐和蜜网技术316
    14.4.5计算机取证技术317
    14.5虚拟专用网(VPN)318
    14.5.1VPN的特点318
    14.5.2VPN安全技术319
    14.5.3VPN技术的实际应用319
    14.6网络防病毒技术321
    14.6.1计算机病毒及危害321
    14.6.2网络防病毒措施322
    14.6.3木马病毒的清除323
    项目15云计算运维管理325
    15.1云计算自动化运维326
    15.1.1云计算的概念及特征326
    15.1.2云计算的特征326
    15.2云计算自动化运维管理327
    15.2.1云计算自动化运维管理的要点327
    15.2.2云计算一体化的管理模式327
    参考文献329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