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早期语言学经典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基于副文本的框架分析 张虹倩 著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张虹倩著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虹倩著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0-01 00:00:00
    • 版次:1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5204189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早期语言学经典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基于副文本的框架分析

    作  者:张虹倩 著
    定  价:88
    出 版 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页  数:30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52041897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发展至今业已百年,在这一中华民族共同语的制度化历史中,“现代文学”发挥了巨大的功用,但不同作家作品的贡献却有着天壤之别。鉴于此,本书基于布迪厄社会语言学,以新言语行为理论为逻辑起点,运用框架分析方法,对20世纪早期代表性汉语语言学著作中的现代文学作品引例予以穷尽性研究,考察在20世纪的语言学著作中,哪些文体更具有“语言生活的现实性”,从而更能获得语言学者的青睐;哪些作品更具有“语言形式的规范性”,从而直接标记了现代汉语制度化的过程;哪些作家更具有“语言艺术的显著性”,从而成为社会大众的“修辞样板”。由此,提供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一种叙事。

    作者简介

    张虹倩,复旦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晨晖学者,上海市晨光人才,硕士生导师。现任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舆情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CTTI来源智库)执行副主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兼任国际韩礼德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克里斯蒂娃研究会会员、中国修辞学会《中国修辞》丛刊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政治传播语言学、修辞学、文献学等。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含CSSCI 2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主持国家与省部级等项目10项。先后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20世纪中国文学史之叙事嬗变及修辞策略1
    第二节“国语建构观”下的文学史叙事框架21
    第一编早期语法学家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一章早期语法学史分期及代表性语法著作的选取29
    第一节汉语语法学史的分期与嬗变历程(1898—1949)29
    第二节早期现代汉语语法学著作的选取36
    第二章汉语语法学自觉初创期的文学史叙事框架47
    第一节《国语文法概论》与五四语境下的文白转型47
    第二节黎锦熙语法学著作中的文学史叙事框架63
    第三节杨伯峻语法学著作中的文学史叙事框架69
    第三章汉语语法学革新探索期的文学史叙事框架81
    第一节王力语法学著作中的文学史叙事框架84
    第二节吕叔湘语法学著作中的文学史叙事框架99
    第三节高名凯语法学著作中的文学史叙事框架105
    第四章早期语法学家视域下的中国新文学史景观111
    第一节早期语法学家笔下的作家群考察111
    第二节早期语法学家笔下的作品群考察117
    第三节早期语法学家笔下的文体贡献度考察127
    第二编早期修辞学家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五章早期修辞学史分期及代表性修辞著作的选取143
    第一节汉语修辞学史的分期与嬗变历程(1905—1949)143
    第二节早期现代汉语修辞学著作的选取151
    第六章汉语现代修辞学创建期的文学史叙事框架160
    第一节吕云彪、董鲁安修辞学著作中的文学史叙事框架160
    第二节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的文学史叙事框架164
    第七章汉语现代修辞学深化期的文学史叙事框架188
    第一节修辞学通论中的文学史叙事框架188
    第二节国语修辞学著作中的文学史叙事框架198
    第三节实用修辞学著作中的文学史叙事框架209
    第八章早期修辞学家视域下的中国新文学史景观217
    第一节早期修辞学家笔下的作家群考察217
    第二节早期修辞学家笔下的作品群考察225
    第三节早期修辞学家笔下的文体贡献度考察236
    结语早期语言学家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246
    第一节早期语言学家笔下的文学史个性叙事框架247
    第二节早期语言学家笔下的文学史共性叙事框架262
    参考文献278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