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面向乡村振兴的社会公共资源新型网络化城乡共享机制研究 李盛竹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盛竹著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盛竹著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49
    • 页数:307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947221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光明日报出版社

    面向乡村振兴的社会公共资源新型网络化城乡共享机制研究

    作  者:李盛竹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8月01日
    页  数:61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9472214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均衡共享的时代要求,以服务农业发展、增强农村活力、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为导向,建立“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差距”→“农村信息化促进不足与原因”→“新型网络化共享突破条件”→“共享创新模式、机制与对策”理论架构,剖析农村信息化在促进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以新型信息网络技术和各类智能设备为手段,从总体上揭示新型网络化促进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机理,整体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综合设计出促进社会公共资源新型网络化城乡共享的模式、机制与政策体系。

    作者简介

    李盛竹,管理学博士,重庆邮电大学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2015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McMaster University)访问学者,重庆邮电大学欧美同学会秘书长,四川省科技厅、重庆市社科联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宏观经济研究院特聘专家,重庆高等教育学会电商专委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各类省部级项目30余项,完成政府、相关部委局和企事业单位委托咨询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重庆市发展研究三等奖1项。现从事ICT企业战略、数字经济及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 1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图景与城乡一体化 1
    二、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公共资源共享 6
    三、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成效与问题 12
    四、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时代挑战 18
    第二节现有研究评述 20
    一、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20
    二、公共资源的演进与共享 22
    三、社会公共资源共享机制 23
    四、网络化时代的共享变革 25
    五、现有研究成果综合述评 26
    第三节研究路线及篇章结构 30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30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34
    四、研究价值和意义 40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42
    本章小结 44
    第二章全球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镜鉴 46
    第一节有代表性的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 46
    一、以市场为主导的美国模式 46
    二、“公平福利型” 的英国模式 50
    三、分散管理的德国模式 59
    四、政府主导“造村运动” 的日本模式 64
    五、“新村运动” 型的韩国模式 71
    第二节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经验与启示 75
    一、国外经验总结 75
    二、对我国的启示 78
    本章小结 81
    第三章我国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现实状况 83
    第一节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演进历程 83
    一、1949—1978 年平均主义导向下的城乡分离 83
    二、1979—2002 年差异化导向的城乡竞争发展 86
    三、2003—2016 年均等化导向的城乡统筹发展 89
    四、2017 年至今的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共享发展 92
    第二节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现实状况 95
    一、共享效率的研究设计 95
    二、共享效率测度 102
    第三节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现实问题 107
    一、资源配置的城乡失衡 107
    二、资源共享的条件制约 111
    本章小结 112
    第四章社会公共资源网络化城乡共享的影响因素 114
    第一节影响因素勘察 114
    一、经济环境 116
    二、政府财政 116
    三、社会发展 117
    四、科技进步 117
    五、网络化环境 118
    第二节影响因素审视 119
    一、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119
    二、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120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23
    第三节社会公共资源网络化城乡共享效率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128
    一、系统动力学概述 129
    二、资源共享系统分析 129
    三、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134
    四、仿真结果及结论 140
    本章小结 149
    第五章社会公共资源网络化城乡共享的耦合协调机制 151
    第一节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协调机理分析 151
    一、问题背景 151
    二、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条件 152
    三、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耦合协调机理 154
    四、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耦合协调分析框架 156
    第二节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耦合协调模型 158
    一、耦合协调理论 158
    二、相关模型构建 160
    三、指标体系构建与意义 163
    第三节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耦合水平分析 167
    一、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城镇化与网络化综合水平分析 167
    二、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两系统间耦合协调水平分析 173
    三、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城镇化与网络化的耦合协调水平分析 181
    第四节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协调发展的建议 185
    一、优化城乡发展布局, 保障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协调发展 185
    二、完善数字社会建设, 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多样化 188
    三、深化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均等化 190
    本章小结 192
    第六章公共资源新型网络化城乡共享的供给机制 193
    第一节社会公共资源新型网络化城乡共享的供给分析 193
    一、社会公共资源新型网络化城乡共享的供给背景 193
    二、社会公共资源新型网络化城乡共享的供给特征 196
    三、社会公共资源新型网络化城乡共享的供给主体场域分析 199
    第二节社会公共资源城乡网络化共享中的主要参与者分析 207
    一、政府部门 207
    二、共享供给方 209
    三、共享需求方 210
    第三节社会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的博弈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211
    一、三方随机演化博弈模型 211
    二、均衡解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分析 217
    三、系统模拟分析 219
    四、结论与启示 226
    第四节社会公共资源城乡网络化共享的供给机制 228
    一、深化信息惠民服务统筹 228
    二、强化城乡科技创新供给 231
    三、推进城乡信息融合发展 232
    四、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234
    五、统筹推动城乡网络化融合发展 236
    本章总结 237
    第七章社会公共资源网络化城乡共享的实施路径 238
    第一节社会公共资源网络化城乡共享路径图 238
    第二节社会公共资源网络化城乡共享演化发展路径 241
    一、初期启动阶段 241
    二、中期促进阶段 244
    三、长期优化阶段 246
    第三节社会公共资源网络化城乡共享政策执行路径 247
    一、社会公共资源网络化城乡共享对策路径 247
    二、社会公共资源网络化城乡共享实践路径 251
    本章总结 260
    第八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61
    第一节研究结论 261
    第二节政策建议 267
    一、取其精华, 善于学习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有益举措 267
    二、坚持不懈, 持续优化公共资源城乡共享内外环境 271
    三、乘势而上, 重点改善影响共享效率的关键因素 275
    四、齐头并进, 统筹推进网络化城乡共享的协调发展 278
    五、与时俱进, 加速培育网络化城乡共享的供给动力 282
    六、孜孜以求, 不断踏寻网络化城乡共享的推进道路 285
    参考文献 291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