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曲折的展开 郑成志 著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郑成志 著著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郑成志 著著
    •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2-01
    • 字数:297千字
    • 页数:253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156382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厦门大学出版社

    曲折的展开

    作  者:郑成志 著
    定  价:50
    出 版 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页  数:253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1563823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新诗与“自由”和“诗”这两个概念关系密切,从30年代起成为当时中国诗坛聚讼纷纭的话题。梳理和检审30年代中国新诗中自由诗理念的变迁,反思它对新诗创作带来的多种可能性,十分必要:一方面可激活当下新诗理论诉求的空疏;另一方面,可纠正当下新诗写作中出现的不良倾向。

    作者简介

    郑成志,男,1971年10月生。200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2010年9月至2013年工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证书。现为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项,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言
    章20世纪30年代中国诗坛对自由诗的认同
    节作为“诗式”的自由诗
    一、含混的“自由诗”定义
    二、被“创造”的新“诗体”
    第二节被误解的早期自由诗
    一、“白话诗”的提倡
    二、“白话诗”与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歌
    三、郭沫若与自由诗
    第三节初期白话诗的另一种形式构想
    一、“重造新韵”和“增多诗体”
    二、“吟与唱的区别”和“诗与歌的分途”
    三、“节奏千万不可少,押韵不是可怕的罪恶”
    第四节新诗形式美学探求的洞见与不见
    一、刘梦苇:“新诗形式运动的总先锋”
    二、寻求“新格式与新音节”
    三、“诗的装饰”应衬托“诗的灵魂”
    第五节20世纪30年代自由诗的复杂构成
    一、“属于别一世界”的普罗诗歌
    二、提倡“大众歌调”的“新诗歌”
    三、臧克家、田间和艾青诗歌的新追求
    第二章重临诗歌“内质”的自由诗
    节《现代》诗中的“新风气”
    一、《现代》对自由诗的推崇
    二、“晦涩”与新的诗艺追求
    第二节《现代》诗中异样的都市情绪
    一、都市语境中的《现代》诗
    二、《现代》诗中“现代的情绪”
    三、《现代》诗中“现代的诗形”
    第三节戴望舒的转变及其意义
    一、早期:对“传统”的回望
    二、转型期:在“表现”和“隐藏”之间写作
    三、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
    四、从“唱”到“说”的诗学意义
    第三章在“抗辩”中寻找新美学
    节林庚的诗学探索
    一、独特的“自由”“韵律”诗观
    二、一场错位的论争
    三、林庚的意义
    第二节废名的自由诗观念
    一、“诗的內容”
    二、“散文的文字”
    三、“文法”与“诗法”
    第三节自由诗与语言表现策略问题
    一、意义的寻求还是诗艺的探索
    二、“看不懂的新文艺”之争
    第四章对“自由”与“诗”的再认
    节朱自清新诗音乐性观念的转变
    一、新诗音乐性的多重求索
    二、从“听的诗歌”到“说”的新诗
    三、从“日常说话”到“活的语言”
    第二节新诗节奏的探求
    一、陆志韦的“节奏”实验
    二、朱光潜与罗念生对“节奏”的切磋
    三、叶公超的“节奏”和“格律”观念
    第三节“自由”与“诗”的协商
    一、对自由诗形式的思考
    二、自由诗:向丰富的语言敞开
    结语
    附录一诗人和诗歌对什么负责——对新世纪底层诗歌的一种思考
    附录二以戏剧的方式展开诗歌——读吴兴华的《听<梅花调·宝玉探病>》。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