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沟通理性与法治 谢晖 著作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谢晖著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8-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谢晖著
    •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8-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1-08-01
    • 字数:322.00千字
    • 页数:29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153887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厦门大学出版社

    沟通理性与法治

    作  者:谢晖 著作
    定  价:35
    出 版 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01日
    页  数:29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1538876
    主编推荐

    谢晖的这本《沟通理性与法治》,可以说和他已出版的《法律的意义追问》(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很近将出版的《大、小传统的沟通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等书一起,共同构成作者对法治所要求的沟通理性的较为系统的探讨。
        本书所收入的12次讲演内容,是谢晖应一些学术机构邀请所做的学术讲演,或者在一些学术会议上所做学术讲演的录音整理。

    内容简介

    作者谢晖将本书起名为《沟通理性与法治》,就是其作为一位法学者,在这些年来通过学术讲演的形式,对法治所需要的沟通理性的自觉追寻和探索。《沟通理性与法治》中有关法律的优选对话,法学流派的形成、了解和对话,司法的社会认同,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的契约式沟通和对话,司法与法理、特别是法律方法的对话,民意与法意的调适,能动司法与法律的外部关切等等,都紧紧围绕着沟通理性这个问题而展开。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讲  关注中国法学的流派化发展问题
        ――在西南政法大学的讲演
      主持人介绍
      一、话题的提出
      二、中国法学及其流派化发展是否值得关注
      三、为什么要关注中国法学及其流派化发展
      四、中国法学的问题和反思
      评议、交流和总结
    第二讲  法律的全球化与法律的全球对话
        ――在郑州大学的讲演
      一、引言和问题的提出
      二、法律全球化产生的背景
      三、法律全球化的模式设计
      四、法律全球化的模式选择
      五、主体中国与法律全球化
      与听众的互动
    第三讲  法律的病理与医理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演
      主持人介绍
      一、对中国法学发展的基本估计
      二、我国规范法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三、法律的病理和医理
      评议、回应与总结
    第四讲  司法的社会认同及其困境
        ――在重庆大学的讲演
      一、问题的提出
      二、社会认同困境:我国司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我国的司法社会认同度不高的制度分析
      四、解决司法社会认同中的几个问题
      评议、互动与总结
    第五讲  民本认同、民主认同与司法
        ――在西南政法大学的讲演
      一、民本认同与司法
      二、民主政治与司法
      三、政治认同、司法政策分裂及其对策
      评议与互动
    第六讲  地方自治与法治
        ――在厦门大学的讲演
      主持人介绍
      一、没有自治,就没有法治
      二、契约型团结与法治
      三、道德型团结和法治
      四、地方自治、法治和中国的国家前景
      主持人总结
    第七讲  西北法学研究与中国法学流派
        ――在甘肃政法学院的讲演
      一、法学研究的人类学路线和哲学路线
      二、从人类学路线看西北法学研究
      三、中国法学研究的流派化问题
      附录:陇籍法学者与中国法学热点问题
    第八讲  司法能力与法律方法
        ――在山东法官学院的讲演
      一、今天为什么需要特别强调司法能力
      二、司法能力的归类
      三、非理性社会和理性社会司法裁判的基本区别
      四、司法能力与法律方法
    第九讲  邓玉娇案中的民意与法意
        ――在“南都公众论坛”的讲演
      一、邓玉娇案发后各方不同的观点及其争论
      二、如何看待司法中民意和法意的博弈
      三、司法如何面对民意和法意的关系
      四、民意进入司法的条件
      五、怎么看待当前民意和法意的冲突
      与听众的互动
    第十讲  日常生活中的法理学
        ――在“教育部全国法理学课程骨干教师不错研修班”上的讲演
      一、排队、先来后到与法律对我们生活的简约
      二、割草、自扫门前雪与法律的日常化
      三、ADR、勤俭节约与调解规则
      四、门牌号、数目字管理与法律的效力
      五、小费、民间规范与纳税人的习惯
    第十一讲  “司法的社会认同”研讨会评议
        ――在“司法的社会认同”学术研讨会上的评议
      一、关于“司法的社会认同”问题评议
      二、关于“良性司法效果的制度设计”问题评议
    第十二讲  权力扩张、能动司法及其悖论
        ――在几次学术研讨会上的即席讲演
      一、为什么要关注法律方法与司法能动间的关系?
      二、对我国提出的“能动司法”问题的八点思考与批评
      三、从法律方法视角看“能动司法”的适用限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