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高速铁路轨道动力学——模型、算法与应用第2版( 雷晓燕 著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雷晓燕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雷晓燕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01 00:00:00
    • 版次:2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1-02-01
    • 字数:563000
    • 页数:39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030680488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高速铁路轨道动力学——模型、算法与应用第2版(

    作  者:雷晓燕 著
    定  价:299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2月01日
    页  数:396
    装  帧:精装
    ISBN:978703068048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雷晓燕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十余年来关于高速铁路轨道动力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研究内容属现代铁路轨道动力学理论中的前沿问题,涉及高速列车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型算法及工程应用全书共十六章,包括轨道动力学分析内容及相关标准、轨道结构动力分析的解析法、轨道结构动力分析的傅里叶变换法、高架轨道结构振动特性分析、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及数值模拟、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竖向动力分析模型车辆轨道合系统动力分析的交叉迭代算法、动轮单元模型及算法、轨道单元和车辆单元模型及算法、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的移动单元法、车辆轨道路基大地耦合系统竖向动力分析模型列车有砟轨道路基合系统动力特性分析、列车板式轨道路基合系统动力特性分析有砟无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基于谱单元法的轨道结构中高频振动特性分析,以及预测高架轨道引起大地振动的半解析预测方法。本书可作为土木、交通、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材和null

    作者简介

    雷晓燕,华东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获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华东交通大学校长、“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雷晓燕教授主要从事高速铁路轨道动力学、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字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8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招标、教育部、铁路总公司等项目6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铁道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9年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0年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新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轨道动力学分析内容及相关标准 1
    1.1 轨道动力学模型与方法研究回顾 1
    1.2 轨道动力学分析内容 4
    1.3 安全性平稳性限值 5
    1.3.1 普通列车安全性限值 5
    1.3.2 普通列车平稳性限值 7
    1.3.3 提速列车安全性及平稳性限值 8
    1.4 高速铁路轨道维修管理标准 9
    1.4.1 法国高速铁路轨道维修管理标准 10
    1.4.2 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轨道维修管理标准 10
    1.4.3 德国高速铁路轨道维修管理标准 11
    1.4.4 英国高速铁路轨道维修管理标准 12
    1.4.5 韩国高速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检测标准 13
    1.4.6 中国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维修管理标准 14
    1.4.7 欧洲高速列车-轨道耦合系统主频范围和敏感波长 15
    1.5 铁路环境噪声标准 15
    1.5.1 噪声评价指标 15
    1.5.2 中国铁路噪声标准 16
    1.5.3 国外铁路噪声标准 17
    1.6 铁路环境振动标准 18
    1.6.1 振动参量及评价指标 18
    1.6.2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21
    1.6.3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标准 22
    1.7 古建筑结构容许振动标准 23
    参考文献 27
    第二章 轨道结构动力分析的解析法 32
    2.1 高速列车诱发地面波与轨道强振动研究 32
    2.1.1 轨道结构连续弹性基础梁模型 32
    2.1.2 轨道等效刚度与轨道基础弹性模量的关系 34
    2.1.3 轨道临界速度 34
    2.1.4 轨道强振动分析 35
    2.2 轨道刚度突变对轨道振动的影响 37
    2.2.1 移动荷载作用下考虑轨道表面不平顺和刚度突变的轨道振动模型 38
    2.2.2 轨道不平顺和轨道刚度突变对轨道振动的影响 40
    2.2.3 轨道过渡段刚度设计及平缓措施 44
    参考文献 45
    第三章 轨道结构动力分析的傅里叶变换法 47
    3.1 轨道结构连续弹性单层梁模型 47
    3.1.1 傅里叶变换 48
    3.1.2 快速离散傅里叶逆变换 49
    3.1.3 Matlab中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定义 49
    3.2 轨道结构连续弹性双层梁模型 50
    3.3 高速铁路轨道振动与轨道临界速度分析 52
    3.3.1 单层梁模型分析 52
    3.3.2 双层梁模型分析 55
    3.4 客货混运铁路轨道结构振动分析 61
    3.4.1 轨道结构连续弹性三层梁模型 61
    3.4.2 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数值模拟 62
    3.4.3 求解轨道结构连续弹性三层梁模型的傅里叶变换法 62
    3.4.4 客货混运铁路轨道结构振动分析 64
    3.5 软土地基沥青基础有砟轨道结构振动分析 66
    3.5.1 轨道结构连续弹性四层梁模型 67
    3.5.2 求解轨道结构连续弹性四层梁模型的傅里叶变换法 68
    3.5.3 软土地基沥青基础有砟轨道结构振动分析 70
    参考文献 74
    第四章 高架轨道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75
    4.1 导纳的基本概念 75
    4.1.1 导纳的定义 75
    4.1.2 计算方法 76
    4.1.3 谐响应分析 77
    4.2 高架桥梁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77
    4.2.1 解析梁模型 78
    4.2.2 有限元模型 81
    4.2.3 高架轨道桥梁解析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对比 83
    4.2.4 桥梁支座刚度的影响 83
    4.2.5 桥梁截面型式的影响 84
    4.3 高架轨道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86
    4.3.1 高架轨道-桥梁解析模型 86
    4.3.2 有限元模型 89
    4.3.3 桥梁结构阻尼 89
    4.3.4 高架轨道-桥梁系统参数分析 91
    4.4 高架轨道结构振动衰减分析 95
    4.4.1 振动传播衰减率 95
    4.4.2 钢轨振动衰减系数 100
    参考文献 100
    第五章 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及数值模拟 102
    5.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02
    5.1.1 平稳随机过程 103
    5.1.2 各态历经 104
    5.2 轨道结构随机不平顺功率谱 104
    5.2.1 美国轨道不平顺功率谱 105
    5.2.2 德国高速轨道不平顺功率谱 106
    5.2.3 日本轨道不平顺Sato谱 106
    5.2.4 中国轨道不平顺功率谱 107
    5.2.5 合-武客运专线轨道不平顺谱 109
    5.2.6 轨道不平顺功率谱拟合曲线的比较 111
    5.3 轨道结构随机不平顺的数值模拟 116
    5.4 三角级数法 116
    5.4.1 三角级数法 1116
    5.4.2 三角级数法 2117
    5.4.3 三角级数法 3118
    5.4.4 三角级数法 4118
    5.5 轨道结构随机不平顺样本 118
    参考文献 119
    第六章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竖向动力分析模型 120
    6.1 动力有限元基本理论 120
    6.1.1 动力有限元法概述 120
    6.1.2 梁单元理论 123
    6.2 轨道结构的有限元方程 129
    6.2.1 基本假设与计算模型 129
    6.2.2 轨道结构广义梁单元模型 129
    6.3 移动轴荷载作用下轨道动力学模型 134
    6.4 单轮附有一系悬挂的车辆模型 135
    6.5 半车附有二系悬挂的车辆模型 137
    6.6 整车附有二系悬挂的车辆模型 139
    6.7 车辆与轨道结构参数 141
    6.7.1 车辆结构参数 141
    6.7.2 轨道结构参数 142
    参考文献 144
    第七章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的交叉迭代算法 146
    7.1 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交叉迭代算法 146
    7.2 算例验证及收敛性分析 150
    7.2.1 算例验证 150
    7.2.2 时间步长的影响 153
    7.2.3 收敛精度的影响 153
    7.3 列车-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分析 155
    7.4 结论 161
    参考文献 162
    第八章 动轮单元模型及算法 163
    8.1 动轮单元模型 163
    8.2 单轮附有一系悬挂的动轮单元模型 165
    8.3 单轮附有二系悬挂的动轮单元模型 168
    8.4 单轮过桥动力分析模型及算法 171
    参考文献 173
    第九章 轨道单元和车辆单元模型及算法 174
    9.1 有砟轨道单元模型 174
    9.1.1 基本假设 174
    9.1.2 三层有砟轨道单元 175
    9.2 板式轨道单元模型 177
    9.2.1 基本假设 177
    9.2.2 三层板式轨道单元 178
    9.2.3 板式轨道单元质量矩阵 179
    9.2.4 板式轨道单元刚度矩阵 180
    9.2.5 板式轨道单元阻尼矩阵 184
    9.3 板式轨道-桥梁单元模型 185
    9.3.1 基本假设 185
    9.3.2 三层板式轨道-桥梁单元 186
    9.3.3 板式轨道-桥梁单元质量矩阵 187
    9.3.4 板式轨道-桥梁单元刚度矩阵 188
    9.3.5 板式轨道-桥梁单元阻尼矩阵 191
    9.4 车辆单元模型 192
    9.4.1 车辆单元的势能 193
    9.4.2 车辆单元的动能 197
    9.4.3 车辆单元的耗散能 197
    9.5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有限元方程 198
    9.6 列车-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 199
    参考文献 203
    第十章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的移动单元法 205
    10.1 基本假设 205
    10.2 板式轨道三层梁移动单元模型 206
    10.2.1 板式轨道控制方程 206
    10.2.2 板式轨道移动单元的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 208
    10.3 车辆单元模型 218
    10.4 车辆-板式轨道耦合系统有限元方程 218
    10.5 算例验证 219
    10.6 高速列车-板式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 220
    参考文献 227
    第十一章 车辆-轨道-路基-大地耦合系统竖向动力分析模型 228
    11.1 移动荷载作用下板式轨道-路堤-大地系统模型 228
    11.1.1 板式轨道-基床系统动力方程及解 229
    11.1.2 路堤本体-大地系统动力方程及解 231
    11.1.3 板式轨道-路堤-大地系统耦合振动 233
    11.2 移动荷载作用下有砟轨道-路堤-大地系统模型 234
    11.2.1 有砟轨道-基床系统动力方程及解 235
    11.2.2 有砟轨道-路堤-大地系统耦合振动 236
    11.3 移动车辆-轨道-路基-大地耦合振动解析模型 237
    11.3.1 移动车辆在轮对处的柔度矩阵 237
    11.3.2 轨道-路基-大地系统在轮轨接触点处的柔度矩阵 239
    11.3.3 考虑轨道不平顺的移动车辆-轨道-路基-大地系统耦合 240
    11.4 高速列车-轨道-路基-大地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241
    11.4.1 列车速度和轨道不平顺对路堤本体振动的影响 241
    11.4.2 基床刚度对路堤本体振动的影响 243
    11.4.3 路堤土体刚度对路堤本体振动的影响 243
    参考文献 244
    第十二章 列车-有砟轨道-路基耦合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245
    12.1 车辆与轨道结构参数 245
    12.2 列车速度效应分析 246
    12.3 轨道基础刚度效应分析 249
    12.4 过渡段不平顺效应分析 251
    12.5 过渡段综合效应分析 256
    参考文献 259
    第十三章 列车-板式轨道-路基耦合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261
    13.1 算例验证 261
    13.2 板式轨道结构参数 263
    13.3 列车-板式轨道-路基耦合系统动力特性参数分析 263
    13.3.1 轨下垫板和扣件刚度的影响 264
    13.3.2 轨下垫板和扣件阻尼的影响 266
    13.3.3 CA砂浆刚度的影响 268
    13.3.4 CA砂浆阻尼的影响 271
    13.3.5 路基刚度的影响 273
    13.3.6 路基阻尼的影响 276
    参考文献 278
    第十四章 有砟-无砟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 279
    14.1 有砟-无砟轨道过渡段行车速度效应分析 280
    14.2 有砟-无砟轨道过渡段轨道基础刚度效应分析 282
    14.3 有砟-无砟轨道过渡段整治措施 284
    参考文献 286
    第十五章 基于谱单元法的轨道结构中高频振动特性分析 288
    15.1 引言 288
    15.2 轨道结构单层梁模型 289
    15.2.1 轨道结构单层梁模型谱单元刚度矩阵 290
    15.2.2 由钢轨扣件引起的轨道结构谱单元刚度矩阵 295
    15.2.3 二维梁截断谱单元刚度矩阵 295
    15.2.4 整体结构的谱刚度矩阵 296
    15.3 无砟轨道结构三层梁模型谱单元刚度矩阵 297
    15.4 轨道结构振动单层梁模型分析 301
    15.5 无砟轨道结构中高频振动参数分析 303
    15.5.1 轨下垫板和扣件刚度的影响 303
    15.5.2 轨下垫板和扣件阻尼的影响 305
    15.5.3 CA砂浆刚度的影响 307
    15.5.4 CA砂浆阻尼的影响 309
    15.5.5 路基刚度的影响 310
    15.5.6 路基阻尼的影响 312
    15.5.7 结论 314
    15.6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的频域法 314
    15.6.1 车辆模型 314
    15.6.2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谱元法方程 316
    15.7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响应频域分析 317
    15.7.1 模型验证 317
    15.7.2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响应频域分析 318
    15.7.3 轮轨接触处车轮和钢轨垂向振动分析 320
    15.7.4 离开车辆不同距离轨道结构振动衰减特性分析 321
    15.7.5 结论 322
    参考文献 322
    第十六章 高架轨道引起大地振动的半解析预测方法 324
    16.1 大地振动的半解析预测法 325
    16.1.1 基于有限元和无穷元的大地振动分析 326
    16.1.2 无穷元 327
    16.1.3 数值积分 330
    16.1.4 基于测量振动响应的有效列车荷载估计方法 332
    16.1.5 列车荷载对相邻桥墩的影响 334
    16.2 现场试验验证 334
    16.2.1 桥梁结构和实验装置 334
    16.2.2 识别土壤参数和有效列车荷载 338
    16.2.3 运用遗传算法求解目标函数最小值 339
    16.2.4 大地振动预测 342
    16.3 结论 346
    参考文献 346
    相关专业术语 349
    附录A 车辆与轨道结构参数 363
    彩图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