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化家为国 清代中期内务府的官僚体制 黄丽君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黄丽君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黄丽君著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03-01
    • 字数:325000
    • 页数:480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20818144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上海人民出版社

    化家为国 清代中期内务府的官僚体制

    作  者:黄丽君 著
    定  价:88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3月01日
    页  数:480
    装  帧:精装
    ISBN:978720818144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清代的内务府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政治机构,成员主要由皇帝直领的上三旗包衣。由于上三旗包衣的身分是皇帝的家奴,出身低微,并基于必须为家主当差的义务,宦途也大多从内务府起步。但在清代的官僚体系中,内务府的人事铨选不归兵部、吏部负责,不仅独立于外朝部院体系,本身还带有浓厚的封闭性。加上清初内务府的升迁考课制度尚未健全成熟,因此大多数的包衣一辈子事功无着,长久在基层当差。在这个情况下,盛清时期能够活跃于政坛上的包衣,大多是与皇帝关系亲密,才有被特别拔擢的机会。质言之,清初包衣个人与家族的荣显,皇权君宠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边“体制”共四章,考察十八、十九世纪皇帝任用内务府官员的模式,分析内务府人事制度的变迁,下编“变革”则分析了十九世纪清代君王依赖制度任用包衣的原因,考察内务府包衣追求仕途进身的个人主体性等问题。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问题意识 1
    第二节研究架构 16
    第三节材料取径 20
    上编:体制
    第一章近臣仆隶:内务府的人群组成与组织建置 27
    第一节内务府的组织沿革 27
    第二节包衣的任官规则与户口名色 58
    小结 72
    第二章皇帝的管家:清代总管内务府大臣的出身与选任 75
    第一节堂官的职官性质与行政职责 78
    第二节盛清君王对于堂官的人事裁择 85
    第三节十九世纪堂官选任趋势的改变 120
    小结 133
    第三章循分供职:包衣的身份义务与内务府挑补制度 135
    第一节官僚体制的挑补规则 136
    第二节旗务体系的挑补规则 146
    小结 166
    第四章铨衡升骘:内务府司官的迁转与考课 168
    第一节官僚体系的迁转与考课制度 169
    第二节武职体系的迁转与考课制度 191
    第三节内外迁转的皇权与体制因素 208
    小结 231
    下编:变革
    第五章因时势变:清代中期以后包衣税差的置撤与功能 237
    第一节包衣税差的体制沿革 238
    第二节盛清时期包衣税差的政治职能 248
    第三节十九世纪包衣税差功能的转变 259
    小结 283
    第六章登科历阶:科举制度与内务府官员的进身机会 287
    第一节文科乡会试 288
    第二节翻译科与武科乡会试 309
    第三节皇帝对包衣参与考试的态度 326
    小结 333
    第七章纳赀授官:清代中期以降包衣的捐纳、捐输与报效 336
    第一节嘉道朝内务府包衣的捐纳分析 340
    第二节咸丰朝以降包衣的捐输与报效 373
    小结 395
    结论 397
    第一节化家为国与体制变迁 397
    第二节包衣仕途选择的主体性 400
    第三节统治型态的变革与原因 403
    附录1清代总管内务府堂官年表 409
    附录2清代内务府堂官出身表 430
    征引书目 440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