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文化崛起的战略研究:从十三五到2049 李波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波著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波著
    •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1-01
    • 字数:175000
    • 页数:17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642033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企业管理出版社

    中国文化崛起的战略研究:从十三五到2049

    作  者:李波 著
    定  价:88
    出 版 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01日
    页  数:176
    装  帧:精装
    ISBN:978751642033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次总结出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发展规律与政府角色的关系,第一次建构了跨度30年的预测研究模型,量化研究技术革命、人口结构、代际消费革命与文化生产方式创新意义,产业规模的变化趋势与幅度,并且完成2049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印度等文化与经济大国长时间跨度的量化发展比较。为从现在起到2049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和实现路径等,提供了一份路线规划图。描绘出了分别到2025年和2049年不同阶段国家“软实力”战略与文化强国的结构性目标、创新重点及关键成功要素。为我国总体文化治理结构的现代化,提出若干战略建议。

    作者简介

    李波,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执行院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关村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创始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文化战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经济史、中西文化比较和资本主义发展史。
    1980―1994年曾在联邦德国学习与工作,获基尔大学经济学博士。成果发表在包括《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Die Kieler Weltwirtschaftshefte等多家刊物,主编《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一书。1995年回国后,曾在国内外多家有名咨询公司及多家上市公司担任高管职务。2016年起,加入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言 2049文化战略的研究意义再探
    意义之一:说好中国故事、打造世界文化强国
    意义之二:重温我党历史、找回文化舆论的领导自信、参与新的伟大斗争
    意义之三:文化自信的来源:发现文明历史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第一章 2049义化长期战略研究方法与关键结论
    一、什么是文化战略
    二、文化战略面临的三大问题
    (一)社会内部秩序控制战略目标的偏差在加大
    (二)结构性矛盾与价值观分裂
    (三)转型期的“体制性两难陷阱”
    三、2049文化战略研究路径
    (一)研究范围、研究逻辑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的独特性
    四、重要结论概要与政策建议
    (一)关于产业塑造规律总结
    (二)未来30年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三)关于2049文化战略目标的三阶段规划探索
    (四)关于战略路径的区域化维度
    (五)新供给经济学政策含义
    第二章 文化产业战略研究学派与关键问题
    一、当前文化战略研究的主要流派评价
    二、当前文化产业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思考
    (一)文化产业定义及统计问题
    (二)文化产业活动与国民经济循环、版权经济循环与内容无形资产
    (三)文化产业投资的布局与效率问题
    (四)关于文化产业改革方向的两种不同思路
    第三章 文化功能决定沦与基于国情的文化战略实践:理论与现实
    一、关于文化的四大社会功能的论述
    (一)文化的意识形态再生产与社会治理功能
    (二)文化传统继承与传统创新功能
    (三)文化软实力与文化霸权主义功能
    (四)打造创意经济竞争力的文化功能
    二、文化战略制定的国情环境――美国文化政策与战略目标的历史演变
    (一)“战略自觉”阶段――树立美国文化自信,摆脱欧洲中心主义
    (二)内部文化治理机制与多元化文化模式的探索与形成
    (三)成熟文化帝国霸权阶段的特点
    三、文化战略制定的国情环境――中国文化政策与战略目标的历史演变回顾
    (一)社会变革与政治革命阶段的文化战略
    (二)改革开放时期文化战略:防御型的控制与多元化发展政策
    第四章 关于文化产业塑造的五个规律――国际经验借鉴
    一、产业塑造规律一:政府之手无所不在、发挥关键作用
    (一)法国案例:文化产业发展的民族独特道路
    (二)韩国案例:制定产业目标、构建法律规范环境的组合扶持政策
    (三)美国案例:看不见却又无所不在的政府资金援助之手
    二、产业塑造规律二:高水平艺术原创需要“屏蔽市场竞争噪声”的实验环境和市场化发现机制
    三、产业塑造规律之三:依法治理与行业自律结合的治理结构――言论尺度控制适度从宽,对创新者与创新技术挑战现有管理采取“灰度策略”
    四、产业塑造规律之四:关于产业核心要素聚集的问题――城市/地区/国家如何营造吸引与留住产业人才的环境
    五、产业塑造规律之五:数字化时代全球创意金融资本主义的运作特点
    第五章 战略发展机遇与战略转型挑战的分析
    一、四大长期战略发展机遇分析
    (一)消费端将爆发巨大需求潜力
    (二)供应端的“破坏性创新”机会
    (三)供应端体制改革带来红利释放
    (四)独特软实力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与复兴
    二、认识自身不足与战略转型的巨大挑战
    (一)意识形态领域治理的挑战依然严峻
    (二)区域“三元结构”――极其不平衡的文化消费设施与服务体系
    (三)中国仍然是内容版权出口的小国
    (四)缺乏国际话语权
    第六章 战略体系目标设计、中长期日标规划建议以及目标可行性研究
    一、关于目标体系规划
    二、关于文化战略体系目标设计
    (一)法国“文化例外”战略体系架构的三个主要特点:鲜明独特的理念,有效的中央集权体制与执行能力,三大支撑优势
    (二)美国战略体系的特点是“三大力量+三大支撑”
    (三)构筑中国文化战略体系必须“三管齐下”:理念转变、社会治理和三轮驱动”
    三、关于“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思考与建议
    (一)与“十二五”规划的延续与衔接关系
    (二)“十三五”产业发展的方向讨论
    (三)“十三五”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的目标
    (四)“十三五”目标规划的可行性与难点
    四、关于2025中长期规划目标的设想与论证
    五、中国文化战略的2049展望
    第七章 2025战略的发展路径与实施保障
    一、文化2025战略发展路径思考
    (一)全国统一的“现代文化市场”平台打造
    (二)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发展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融合
    (三)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与文化公益、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融合
    (四)拓宽创意人才要素的供给渠道、不拘一格、多层次、多元化打造人才链条
    (五)制定差异化的、“三元互动”分工互补、侧重不同创新的区域文化发展策略
    二、2025战略实施的保障
    (一)战略实施保障支柱一:形成“‘一臂之隔’+行业自组织”的间接管理模式”
    (二)战略实施保障支柱二:促进非营利社会组织NPo和文创类社会企业发展
    (三)战略实施保障支柱三:全面推动依法治理要求的分步到位
    (四)决策者和研究者关于文化治理理念与改革逻辑观念的转变
    三、关于2025重量重大文化工程的设想建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