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当代中国建筑读本 李翔宁 主编;李翔宁 丛书主编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翔宁 主编;李翔宁 丛书主编著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翔宁 主编;李翔宁 丛书主编著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4-01
    • 字数:516000
    • 页数:429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12177332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当代中国建筑读本

    作  者:李翔宁 主编;李翔宁 丛书主编
    定  价:88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01日
    页  数:429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2177332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伴随着中国城市三十年高歌猛进式的发展,很好当代中国建筑作品不断涌现。李翔宁主编的这本《当代中国建筑读本》正是对这个纷繁复杂过程的全景式描绘。它集中呈现了关于当代中国建筑实践、理论与文化进程的重要写作与文献。收录文章的作者既有建筑师,也有建筑历史、理论和文化评论学者,内容有对历史史实的梳理、有对作品、思潮、事件的评论和反思、对影响了中国建筑思潮的西方建筑文化和理论的讨论,也有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未来走向的畅想与论争。

    作者简介

    李翔宁,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近年来在重要靠前靠前学术刊物发表近百篇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的理论与评论文章。担任靠前杂志PLAN、法国建筑师学会会刊等编委及靠前建筑评论家委员会(CICA)委员。他曾多次担任靠前靠前建筑奖项的评委如西班牙靠前建筑大奖、密斯·几·德罗奖欧盟当代建筑奖、WA建筑奖、中国建筑传媒奖等。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是建筑界知名策展人,曾担任米兰三年展中国建筑师展、深圳双年展、上海西岸、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人。受邀担任2017釜山建筑艺术节艺术总监。

    精彩内容

    目录
    序一 读本与学科的铺路石(郑时龄)
    序二 图绘当代中国(李翔宁)
    前言
    第一章 历史与综述
    当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状况思考
    九十年代中国实验性建筑
    实验建筑:一种观念性的探索
    中国建筑师的分代问题再议
    权宣建筑——青年建筑师与中国策略
    中国当代建筑在海外的展览
    姿态、视角与立场:当代中国建筑与城市的境外报道与研究的十年
    关于优选工地:交流的格局与不同的批评伦理
    当代建筑及其趋向——近十年中国建筑的一种描述
    有中国特色的形式主义
    输入外国建筑设计(1978-2010)
    第二章 理论与话语
    中国当代实验性建筑的拼图——从理论话语到实践策略
    表皮:私人身体的公共边界
    作为研究的设计教学及其对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意义
    建筑批评的心智——中国与世界
    24个关键词图绘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境遇、话语与实践策略
    数字新锐正在涌现的中国新一代建筑师
    “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观念
    《建构文化研究》译后记(节选)
    从风土观看地方传统在城乡改造中的延承——风土建筑谱系研究纲领
    被公民的中国建筑与被传媒的中国建筑奖
    “中国建筑传媒奖”之我见以及对《被公民的中国建筑与被传媒的中国建筑奖》一文的几点回应
    第三章 实践与批评
    第三种态度
    用“当代性”来思考和制造“中国式”
    “我在西部做建筑”吗?
    谢英俊以社会性的介入质疑现代建筑的方向
    营造琐记
    作为抵抗的建筑学——王澍和他的建筑
    圈内十年——从三个事务所的三个房子说起
    “东南西北中”与当代中国建筑的“双十结构”
    “现代”的幻象:中国摩天楼的另一种解读
    留树作庭随遇而安折顶拟山会心不远——记绩溪博物馆
    境物之间:评大舍建筑设计策略的演化
    拓展阅读篇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