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理想国译丛061:圣巴托罗缪大屠杀:16世纪一桩国家罪行的谜团 [法]阿莱特·茹阿纳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法]阿莱特·茹阿纳著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法]阿莱特·茹阿纳著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01 00:00:00
    • 版次:1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3940788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理想国译丛061:圣巴托罗缪大屠杀:16世纪一桩国家罪行的谜团

    作  者:[法]阿莱特·茹阿纳 著
    定  价:88
    出 版 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3月01日
    页  数:
    装  帧:精装
    ISBN:9787513940788
    主编推荐

    ★ 关于法国宗教战争的经典作品,法国第八届基佐奖、2014年美国历史学会J.拉塞尔·梅杰奖获奖作品 作者阿莱特·茹阿纳在法国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女性历史学家,尤擅16世纪法国历史的研究。本书其实代表作之一,也是法国传奇出版社伽里玛“缔造法国的三十天”丛书的力作。 ★ 重述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历史,比推理小说还精彩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教派冲突与血腥屠杀的全景图,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普通百姓,也有新教、天主教两方的大小贵族,也有穿梭于法国宫廷的各国使节,还有美第奇王太后、法王查理九世、西班牙国王、英国女王,还有大仲马小说的主角玛戈王后。 ★ 以档案材料为基础,破解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三大谜团 为什么欢乐祥和的婚礼过后没几天就爆发了血腥屠杀?为什么法国国王一方面宣布维持旨在促使两派达成和解的和平敕令,一方面又决定下令处决新教派别的军事领袖,法国王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为什么对个别人的处null

    内容简介

    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罗缪日,在法王查理九世默许下,新教军事领袖科里尼被天主教一方吉斯公爵亨利一世手下的士兵杀害。很快,天主教徒头戴饰有十字架的帽子,臂缠白色袖章,穿梭于巴黎的大街小巷,以天主之名追捕“异端”,处决迅速演变为大规模杀戮。然而,就在几天前,巴黎城中还一片欢乐祥和,一场象征和解的隆重婚礼刚刚在巴黎圣母院举行。新娘是查理九世之妹玛格丽特,新郎则是信仰新教的纳瓦尔的亨利,即未来的亨利四世。 短短几天,诚心寻求和平的婚礼为何会演变为“血色婚礼”?为什么对少数新教领袖的处决会演变为几乎波及全法国的大屠杀,它又如何搅动国际局势?在一系列事件中,查理九世、美第奇王太后、天主教权贵、西班牙国王扮演了何种角色? 法国历史学家阿莱特·茹阿纳分析处决与大屠杀突然发生的来龙去脉,考察当时国内外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对此的反应,重新讲述了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故事。在她看来,这血腥的一天改变了法国历史null

    作者简介

    阿莱特·茹阿纳(Arlette Jouanna,1936—2022),蒙彼利埃三大荣誉教授,长期从事法国十六世纪史研究,在法国宗教战争、十六世纪法国政治史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主要著作有《反抗的责任》(Le Devoir de révolte)、《十六世纪的法国(1483—1598)》(La France du XVIe siècle,1483-1598)、《绝对权力》(Le Pouvoir absolu),与他人合著有《宗教战争历史与词典》(Histoire et dictionnaire des guerres de religion)、《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La France de la Renaissance)等。

    精彩内容

    目录
    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罗缪日,在法王查理九世默许下,新教军事领袖科里尼被天主教一方吉斯公爵亨利一世手下的士兵杀害。很快,天主教徒头戴饰有十字架的帽子,臂缠白色袖章,穿梭于巴黎的大街小巷,以天主之名追捕“异端”,处决迅速演变为大规模杀戮。然而,就在几天前,巴黎城中还一片欢乐祥和,一场象征和解的隆重婚礼刚刚在巴黎圣母院举行。新娘是查理九世之妹玛格丽特,新郎则是信仰新教的纳瓦尔的亨利,即未来的亨利四世。 短短几天,诚心寻求和平的婚礼为何会演变为“血色婚礼”?为什么对少数新教领袖的处决会演变为几乎波及全法国的大屠杀,它又如何搅动国际局势?在一系列事件中,查理九世、美第奇王太后、天主教权贵、西班牙国王扮演了何种角色? 法国历史学家阿莱特·茹阿纳分析处决与大屠杀突然发生的来龙去脉,考察当时国内外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对此的反应,重新讲述了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故事。在她看来,这血腥的一天改变了法国历史的走向:天主教在法国的命运改变;新教徒不再认为法国会成为新教国家,开始形成身份认同;动乱杀戮之后人们对秩序的渴求使君主权威得到强化,绝对专制的大门开启;对宗教分裂及其导致的创伤的反思,同样使王权受到质疑,甚至为大革命埋下伏笔。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无疑是一个悲剧,它因恐惧而将他者视为异端,将差异扭曲为威胁,距今迢遥却又未曾真正远去。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