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 肖小河,赵艳玲 主编 著 生活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肖小河,赵艳玲 主编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肖小河,赵艳玲 主编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00:00:00
    • 版次:2
    • 印次:2
    • 印刷时间:2015-01-01
    • 字数:432000.0
    • 页数:32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03043262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

    作  者:肖小河,赵艳玲 主编 著
    定  价:188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1月01日
    页  数:322
    装  帧:平装
    ISBN:978703043262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寒热辨证是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的寒热药性评价方法体系?如何以寒热药性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指导中医药实践?近年来课题组独辟蹊径,主要从热力学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创建了一套可用于中药寒热药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包括冷热板示差法、微量量热法和药性循证医学分析法),从体外到体内、从实验到临床,较系统地考察了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热)变化即热活性及其不同寒热药性中药的干预效果,初步揭示了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科学性,为审视和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持。

    作者简介

    肖小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药学学报》、CHM等12种期刊副主编或编委。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中药药性的基本涵义及研究意义
    第一节中药药性基本涵义概述
    第二节中药药性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二章中药寒热药性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中药药性文献的信息挖掘
    第二节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研究概况
    第三节中药药性的临床研究概况
    第四节近年来药性研究的新观点新学说
    第五节中药药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第三章中医药热力学观的提出及要义
    第一节中医药学与热力学的关联分析
    第二节中医药热力学观的基本涵义
    第四章基于热力学思想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基于热力学思想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基于热力学思想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基本策略
    第三节基于热力学思想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篇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中药寒热药性评价
    第五章冷热板示差系统的研制
    第一节冷热板示差法原理与仪器设计
    第二节冷热板示差系统的方法学考察
    第六章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不同“寒热”模型的寒热属性考察
    第一节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寒热“体质”模型的寒热属性考察
    第二节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肾阳虚和肾阴虚模型寒热属性考察
    第三节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胃寒证和胃热证模型寒热属性考察
    第七章不同寒热中药对正常动物温度趋向性的干预作用
    第一节基于正常动物的大黄和附子温度趋向性差异考察
    第二节基于正常动物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温度趋向性差异考察
    第三节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附子无干姜不热”的温度趋向性差异考察
    第四节基于正常动物附子不同炮制品与干姜配伍的寒热属性差异考察
    第八章不同寒热中药对模型动物温度趋向性的干预作用
    第一节基于体质动物模型的红参和西洋参寒热药性差异考察
    第二节基于体质模型动物的生晒参和参花药性寒热差异考察
    第三节基于体质模型动物的黄连不同炮制品寒热药性差异考察
    第四节基于体质模型动物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寒热属性差异考察
    第五节基于体质模型动物的左金丸及其类方寒热属性差异评价
    第六节基于体质模型动物附子与干姜不同比例配伍的寒热属性评价
    第七节基于体质模型动物的附子与姜不同炮制品配伍寒热属性评价
    第八节基于体质模型动物附子与干姜不同层次配伍寒热属性研究
    第九节基于胃寒/胃热模型的左金丸及类方寒热属性差异评价
    第十章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中药药性寒热差异研究小结
    附:冷热饮示差法
    第三篇基于微量量热法的中药寒热药性评价
    第九章微量量热法简介
    第一节微量量热法检测原理
    第二节微量量热法的方法学考察
    第十章基于微量量热法的不同类别中药寒热药性评价
    第一节人参叶和人参花寒热药性评价
    第二节人参和西洋参寒热药性评价
    第三节角甲类动物药寒热药性评价
    第四节黄连不同炮制品寒热药性评价
    第五节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评价
    第六节黄连及其主要组分配伍的寒热药性评价
    第七节附子与干姜不同比例配伍的寒热药性评价
    第八节附子与姜不同炮制品配伍的寒热药性评价
    第九节附子、干姜不同层次配伍的寒热药性评价
    第十节左金丸及其类方寒热药性评价
    第十一节中药寒热药性评价研究小结
    第十二节微量量热法与冷热板示差法的比较分析
    第四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中药寒热药性评价
    第十一章中药寒热药性循证医学研究——以肝炎为例
    第一节寒热药性循证医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慢性乙肝患者的中医寒热辨证分型
    第三节慢性乙肝寒热辨证治疗的疗效分析
    第四节慢性乙肝中医临床用药寒热分析
    第五节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寒热辨证治疗的疗效观察与方药分析
    第十二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中药寒热药性评价指标的筛选
    第一节寒热方药与免疫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基于贝叶斯和决策树分析的中药寒热药性评价指标筛选
    第三节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中药药性寒热评价研究小结
    第五篇基于热力学观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探讨
    第十三章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第一节在不同生物水平的寒热药性研究结果
    第二节在不同物质水平的寒热药性研究结果
    第三节炮制对中药寒热药性的影响规律
    第四节配伍对方药寒热属性的影响规律
    第五节基于临床医学证据的中药药性寒热差异的初步表征
    第十四章基于热力学观的中药寒热药性实验操作规程
    第一节冷热板示差法实验操作规程
    第二节微量量热法实验操作规程
    第十五章中药药性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一节中药药性研究的进展回顾
    第二节中药药性研究的新思维新方法
    附录本课题组发表的中药药性相关研究论文及专利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