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 扫码下单

  • 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 丁卓 著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丁卓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丁卓 著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10-01
    • 字数:202千字
    • 页数:20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1053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

    作  者:丁卓 著
    定  价:59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页  数:20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10536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乔治·奥威尔在1934至1939年创作的“三十年代小说”——《缅甸岁月》、《牧师的女儿》、《让叶兰飘摆》、《上来透口气》。这四部小说的知名度虽然不如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一九八四》那样高,研究资料也较少,却是奥威尔青年时期的主要作品。本书从奥威尔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入手,通过分析四部三十年代小说主人公对不幸命运的反抗过程,探究他们追寻自由和幸福的过程和结果,揭示人自由解放的前提是在特定的境域下对人的重新发现、理解与关爱。同时,通过对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的解读,为中国的奥威尔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丁卓,1980年生,满族,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师,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英美小说。近年来在CSSCI期刊、中国作家网上发表《(1984)的空间解读》《永远“在路上”的身份构建》《跨越时空的对话:论(古蜀)的审美特质》等多篇文章,参研在研课题多项。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章奥威尔研究述略
    第一节国外研究
    第二节国内研究
    第二章三十年代小说创作与青年奥威尔
    第三章白人囚徒的追寻之败
    第一节种族隔离制度对穷白人的戕害
    第二节白人囚徒的自我救赎
    第三节白人囚徒的选择错位
    第四节与现实对比追寻怎样的希望
    第四章对中产者社群的逃离与回归
    第一节人格逻辑悖论下的失忆和走失
    第二节在流浪无产者中的倾听与失声
    第三节在中产者罗网中的进入和挫折
    第四节在叙述者启导下的认识与回归
    第五章反抗金钱语码的城市之旅
    第一节主人公与金钱语码的矛盾对峙
    第二节金钱语码下的迷茫反抗
    第三节都市游走后与退归独守
    第六章面向故乡的怀旧和逃离
    第一节怀旧——摆脱城市生活的精神之旅
    第二节城市生活的压力与怀旧符号的内涵
    第三节回归故乡与最后希望
    余论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