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歌唇一世衔雨看 王凌靓华 著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王凌靓华 著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凌靓华 著著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8-01
    • 字数:195千字
    • 页数:264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912270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复旦大学出版社

    歌唇一世衔雨看

    作  者:王凌靓华 著
    定  价:30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1日
    页  数:264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912270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上承南朝至初唐宫体诗,下启五代及宋婉约词,现存为数可观的九世纪咏妓诗实为“诗庄词媚”之诗词分工前诗歌雅俗共赏的典型。由王凌靓华所著的《歌唇一世衔雨看——九世纪诗歌与伎乐文化研究》一书致力于确立此类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目前的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我们探索九世纪伎乐文化的主要信息来源,并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当时文学与文化的崭新视角。
    通过研究此类诗歌产生的前因后果,本书旨在探索诗歌这一正统文学体裁如何反映通俗伎乐文化并影响后世通俗文学。一方面,九世纪诗人对描写女伎的兴趣滋生于当时长安及地方伎乐文化欣欣向荣的特殊土壤;另一方面,诗歌这一正统文学体裁邂逅通俗伎乐文化对诗歌的功能、内容和风格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王凌靓华,女,浙江湖州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士,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博士,现于美国马里兰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 Maryland)现代语言文学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一、九世纪诗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二、以往唐妓研究概览
    三、本书纲要
    章 “泥中莲子虽无染”――九世纪女伎与伎乐制度
    节 “妓”之定义
    一、“妓”之内涵与外延
    二、本书研究方法
    三、“妓”之语词
    第二节 “妓”之特征
    第三节 伎乐制度
    一、宫妓
    二、官妓
    三、营妓
    四、家妓
    五、私妓
    六、某类女道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破产竞留天上乐”――九世纪古典诗歌邂逅通俗伎乐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
    节 邂逅之因:九世纪中国社会的商业化
    一、社会的商业化
    二、伎乐文化的繁荣
    三、文人价值观的改变
    第二节 邂逅之果:通俗伎乐文化中诗歌资本的发展
    一、内化型诗歌资本(诗名)
    二、外化型诗歌资本(诗歌)
    第三节 结语
    第三章 “愿拂余香到缊袍”――邂逅之于诗歌内容
    节 咏妓之容艺
    一、五一六世纪
    二、七一八世纪
    三、九世纪
    第二节 咏妓之生平
    一、咏女伎生平的绝句
    二、咏女伎生平的歌行
    第三节 咏妓之爱情
    一、敏锐的记录者
    二、深情的主人公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吟看好个语言新”――邂逅之于诗歌风格
    节 典雅诗
    第二节 通俗诗
    一、九世纪文人与女伎之关系
    二、《北里志》个案研究:北里之妓诗与文人诗
    三、幽默的咏妓诗
    第三节 结语
    第五章 “占得青楼薄幸名”――邂逅副产品之九世纪风流诗人
    节 “风流”一词概念的历史演变及九世纪风流诗人形象
    第二节 杜牧个案研究:风流诗人形象的形成
    一、杜牧的自我评价与同时代人对杜牧的评价
    二、《樊川文集》《外集》《别集》中咏妓诗
    三、由笔记、诗、词、曲共同谱写的杜牧传奇
    第三节 结语
    后记
    附录一 本书所引五至九世纪观妓诗(按尾联功能分类)
    附录二 笔记小说杜牧轶事摘录
    参考书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