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AutoCAD从入门到精通 姜勇,周克媛 编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7-01
    • 字数:930000
    • 页数:541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2236824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AutoCAD从入门到精通

    作  者:姜勇,周克媛 编
    定  价:89.8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01日
    页  数:541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236824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AutoCAD从入门到精通》以AutoCAD2020版本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AutoCAD的使用方法、绘图技巧及应用技能。全书共有25章,其中第1~11章主要介绍了二维图形绘制及编辑命令、组合体视图及剖视图、书写文字、标注尺寸、查询图形几何信息及参数化绘图等,并提供了丰富的二维绘图实例及练习题;第12~15章讲述了机械图、建筑图及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及技巧;第16章介绍了虚拟图纸的创建及管理;第17~23章讲述了三维绘图基本知识、创建实体或曲面模型的方法、装配实体零件的方法及如何在三维空间中书写文字和标注尺寸;第24和25章通过实例介绍怎样由三维模型生成二维图、如何从模型空间或图纸空间输出图形等。本书图文并茂,配有大量实例,同时对练习配套同步教学视频,视频内容分布在本书正文的二维码中。此外,本书附赠所有练习及习题中的.dwg源文件,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本书可供使用AutoCAD的技术null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第1章AutoCAD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001
    1.1初步了解AutoCAD绘图环境001
    1.2AutoCAD用户界面的组成003
    1.2.1菜单浏览器004
    1.2.2快速访问工具栏及其他工具栏004
    1.2.3功能区005
    1.2.4绘图窗口005
    1.2.5视口、视图及视觉样式控件006
    1.2.6ViewCube工具006
    1.2.7导航栏006
    1.2.8命令提示窗口006
    1.2.9状态栏006
    1.3学习基本操作008
    1.3.1用AutoCAD绘图的基本过程008
    1.3.2切换工作空间010
    1.3.3调用命令011
    1.3.4鼠标操作011
    1.3.5选择对象的常用方法012
    1.3.6删除对象014
    1.3.7撤销和重复命令014
    1.3.8取消已执行的操作014
    1.3.9快速缩放及移动图形014
    1.3.10窗口放大图形及返回上一次的显示015
    1.3.11将图形全部显示在窗口中016
    1.3.12设定绘图区域的大小016
    1.3.13设置单位显示格式017
    1.3.14预览打开的文件及在文件间切换017
    1.3.15上机练习——布置用户界面及设定绘图区域大小018
    1.4模型空间及图纸空间019
    1.5图形文件管理020
    1.5.1新建、打开及保存图形文件020
    1.5.2输入及输出其他格式文件022
    1.6习题022
    第2章设置图层、线型、线宽及颜色024
    2.1创建及设置图层024
    2.2控制图层状态027
    2.3有效地使用图层027
    2.3.1切换当前图层028
    2.3.2使某一个图形对象所在的图层成为当前层028
    2.3.3修改图层状态029
    2.3.4修改图层透明度029
    2.3.5修改已有对象的图层029
    2.3.6动态查看图层上的对象029
    2.3.7隔离图层029
    2.4改变对象颜色、线型及线宽030
    2.4.1修改对象颜色030
    2.4.2设置当前颜色030
    2.4.3修改对象的线型或线宽030
    2.4.4设置当前线型或线宽031
    2.5管理图层031
    2.5.1排序图层及按名称搜索图层031
    2.5.2使用图层特性过滤器031
    2.5.3使用图层组过滤器032
    2.5.4保存及恢复图层设置033
    2.5.5删除图层034
    2.5.6合并图层034
    2.5.7重新命名图层034
    2.6修改非连续线型外观034
    2.6.1改变全局线型比例因子以修改线型外观034
    2.6.2改变当前对象线型比例035
    2.7习题036
    第3章绘制及编辑线段、平行线及圆037
    3.1绘制线段的方法037
    3.1.1输入点的坐标绘制线段037
    3.1.2使用对象捕捉准确绘制线段038
    3.1.3利用正交模式辅助绘制线段042
    3.1.4结合对象捕捉、极轴追踪及自动追踪功能绘制线段042
    3.1.5利用动态输入及动态提示功能画线044
    3.1.6调整线条长度045
    3.1.7修剪线条046
    3.1.8上机练习——画线的方法047
    3.2延伸、打断对象049
    3.2.1延伸线条049
    3.2.2打断线条050
    3.3作平行线052
    3.3.1用OFFSET命令绘制平行线052
    3.3.2利用平行捕捉“PAR”绘制平行线053
    3.3.3上机练习——用OFFSET和TRIM命令构图054
    3.4画垂线、斜线及切线055
    3.4.1利用垂足捕捉“PER”画垂线055
    3.4.2利用角度覆盖方式画垂线及斜线056
    3.4.3用XLINE命令绘制任意角度斜线056
    3.4.4画切线058
    3.4.5上机练习——画斜线、切线及垂线的方法059
    3.5画圆及圆弧连接061
    3.5.1画圆061
    3.5.2绘制切线、圆及圆弧连接062
    3.5.3上机练习——圆弧连接063
    3.6移动及复制对象065
    3.6.1移动对象065
    3.6.2复制对象066
    3.6.3上机练习——用MOVE及COPY命令绘图067
    3.7倒圆角和倒角068
    3.7.1倒圆角068
    3.7.2倒角069
    3.7.3上机练习——倒圆角及倒角070
    3.8综合练习一——画线段构成的图形070
    3.9综合练习二——用OFFSET和TRIM命令构图072
    3.10综合练习三——画线段及圆弧连接075
    3.11综合练习四——画圆及圆弧连接076
    3.12习题078
    第4章绘制及编辑多边形、椭圆及剖面图案080
    4.1绘制矩形、多边形及椭圆080
    4.1.1绘制矩形080
    4.1.2绘制正多边形081
    4.1.3绘制椭圆082
    4.1.4上机练习——绘制矩形、正多边形及椭圆等构成的图形082
    4.2绘制均布及对称几何特征084
    4.2.1矩形阵列对象084
    4.2.2环形阵列对象086
    4.2.3沿路径阵列对象087
    4.2.4沿倾斜方向阵列对象的方法088
    4.2.5镜像对象089
    4.2.6上机练习——练习阵列命令及镜像命令090
    4.3旋转及对齐图形091
    4.3.1旋转对象091
    4.3.2对齐对象092
    4.3.3上机练习——用旋转命令和对齐命令绘图093
    4.4拉伸图形095
    4.5按比例缩放图形097
    4.6关键点编辑方式097
    4.6.1利用关键点拉伸对象098
    4.6.2利用关键点移动及复制对象099
    4.6.3利用关键点旋转对象100
    4.6.4利用关键点缩放对象101
    4.6.5利用关键点镜像对象101
    4.6.6利用关键点编辑功能改变线段、圆弧的长度102
    4.6.7上机练习——利用关键点编辑方式绘图102
    4.7绘制样条曲线及断裂线104
    4.8填充剖面图案105
    4.8.1填充封闭区域105
    4.8.2填充不封闭的区域107
    4.8.3填充复杂图形的方法107
    4.8.4使用渐变色填充图形107
    4.8.5剖面线的比例108
    4.8.6剖面线角度108
    4.8.7编辑图案填充108
    4.8.8创建注释性填充图案109
    4.8.9上机练习——创建填充图案109
    4.9编辑图形元素属性111
    4.9.1用PROPERTIES命令改变对象属性111
    4.9.2对象特性匹配112
    4.10综合练习一——画具有均布特征的图形113
    4.11综合练习二——创建矩形阵列及环形阵列115
    4.12综合练习三——画由多边形、椭圆等对象组成的图形117
    4.13综合练习四——利用已有图形生成新图形119
    4.14习题122
    第5章绘制及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125
    5.1绘制多段线125
    5.2编辑多段线127
    5.3多线129
    5.3.1创建多线130
    5.3.2创建多线样式130
    5.3.3编辑多线133
    5.3.4用多段线及多线命令绘图的实例134
    5.4画云状线135
    5.5徒手画线136
    5.6点对象137
    5.6.1设置点样式137
    5.6.2创建点137
    5.6.3画测量点138
    5.6.4画等分点139
    5.6.5上机练习——等分多段线及沿曲线均布对象139
    5.7绘制圆环及圆点140
    5.8画无限长射线141
    5.9画实心多边形141
    5.10创建空白区域以覆盖对象142
    5.11更改对象的显示顺序143
    5.12分解、合并及清理对象144
    5.12.1分解对象144
    5.12.2合并对象144
    5.12.3清理重叠对象145
    5.12.4清理命名对象145
    5.13选择对象的高级方法145
    5.13.1套索选择方式145
    5.13.2画折线选择对象146
    5.13.3使用任意多边形选择对象146
    5.13.4对象编组147
    5.13.5设置对象选择方式148
    5.14视图显示控制149
    5.14.1控制图形显示的各种方法149
    5.14.2命名视图151
    5.14.3平铺视口152
    5.15面域造型154
    5.15.1创建面域154
    5.15.2并运算155
    5.15.3差运算155
    5.15.4交运算155
    5.15.5面域造型应用实例156
    5.16综合练习——创建多段线、圆点及面域158
    5.17习题159
    第6章绘制复杂平面图形的方法及技巧162
    6.1绘制复杂图形的一般步骤162
    6.2绘制复杂圆弧连接164
    6.3用OFFSET及TRIM命令快速作图167
    6.4画具有均布几何特征的复杂图形169
    6.5绘制倾斜图形的技巧171
    6.6在倾斜方向上直接作图及利用辅助线的技巧173
    6.7利用已有图形生成新图形177
    6.8利用“装配法”画复杂图形179
    6.9习题180
    第7章组合体视图及剖视图183
    7.1绘制组合体视图的一般过程及技巧183
    7.2根据两个视图绘制第三个视图186
    7.3根据轴测图绘制组合体视图187
    7.4斜视图及旋转视图189
    7.5全剖及半剖视图189
    7.6阶梯剖、旋转剖及复合剖192
    7.7断面图194
    7.8综合练习——绘制组合体视图及剖视图195
    7.9习题197
    第8章在图形中添加文字198
    8.1创建及修改文字样式198
    8.2单行文字200
    8.2.1创建单行文字200
    8.2.2单行文字的对齐方式202
    8.2.3在单行文字中加入特殊符号203
    8.2.4用TEXT命令填写明细表及标题栏203
    8.3多行文字205
    8.3.1创建多行文字205
    8.3.2添加特殊字符208
    8.3.3在多行文字中设置不同字体及字高210
    8.3.4创建分数及公差形式文字210
    8.4注释性对象211
    8.4.1注释性对象的特性211
    8.4.2设定对象的注释比例212
    8.4.3自定义注释比例212
    8.4.4控制注释性对象的显示212
    8.4.5在工程图中使用注释性文字213
    8.5编辑文字213
    8.5.1修改文字内容213
    8.5.2改变字体及字高214
    8.5.3调整多行文字边界宽度214
    8.5.4为文字指定新的文字样式215
    8.5.5编辑文字实例215
    8.6综合练习——创建单行及多行文字216
    8.7创建表格对象217
    8.7.1表格样式218
    8.7.2创建及修改空白表格219
    8.7.3在表格对象中填写文字222
    8.8习题223
    第9章标注尺寸224
    9.1尺寸样式224
    9.1.1尺寸标注的组成元素224
    9.1.2创建国标尺寸样式225
    9.1.3控制尺寸线、尺寸界线226
    9.1.4控制尺寸箭头及圆心标记228
    9.1.5控制尺寸文本外观和位置229
    9.1.6调整箭头、标注文字及尺寸界线间的位置关系230
    9.1.7设置线性及角度尺寸精度232
    9.1.8设置不同单位尺寸间的换算格式及精度233
    9.1.9设置尺寸公差233
    9.1.10修改尺寸标注样式234
    9.1.11标注样式的覆盖方式235
    9.1.12删除和重命名标注样式235
    9.1.13标注尺寸的准备工作236
    9.2标注尺寸的集成命令DIM236
    9.2.1标注水平、竖直及对齐尺寸237
    9.2.2创建连续型及基线型尺寸标注238
    9.2.3利用尺寸样式覆盖方式标注角度238
    9.2.4使用角度尺寸样式簇标注角度239
    9.2.5直径和半径型尺寸240
    9.2.6使多个尺寸线共线241
    9.2.7均布尺寸线及设定尺寸线间的距离241
    9.3引线标注242
    9.3.1生成引线标注242
    9.3.2编辑引线标注243
    9.4尺寸及形位公差标注246
    9.4.1标注尺寸公差246
    9.4.2标注形位公差248
    9.5编辑尺寸标注249
    9.5.1修改尺寸标注文字249
    9.5.2改变尺寸界线和文字的倾斜角度及恢复标注文字249
    9.5.3调整标注位置、均布及对齐尺寸线250
    9.5.4编辑尺寸标注属性250
    9.5.5更新标注251
    9.6在工程图中标注注释性尺寸251
    9.7创建各类尺寸的独立命令253
    9.8尺寸标注综合练习253
    9.8.1采用普通尺寸或注释性尺寸标注平面图形253
    9.8.2标注组合体尺寸254
    9.8.3标注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255
    9.9习题256
    第10章查询信息、图块及设计工具258
    10.1获取图形几何信息的方法258
    10.1.1获取点的坐标258
    10.1.2快速测量259
    10.1.3测量距离及连续线长度259
    10.1.4测量半径及直径260
    10.1.5测量角度260
    10.1.6计算图形面积及周长261
    10.1.7列出对象的图形信息262
    10.1.8查询图形信息综合练习263
    10.2图块264
    10.2.1创建图块264
    10.2.2插入图块或外部文件266
    10.2.3定义图形文件的插入基点267
    10.2.4在工程图中使用注释性符号块267
    10.3动态块267
    10.3.1给动态块添加参数及动作267
    10.3.2创建附带查询表的动态块271
    10.3.3控制动态块中图元的可见性273
    10.3.4参数化动态块274
    10.3.5利用表格参数驱动动态块275
    10.4块属性277
    10.4.1创建及使用块属性278
    10.4.2编辑属性定义280
    10.4.3编辑块的属性280
    10.4.4块属性管理器281
    10.4.5块及属性综合练习——创建明细表块282
    10.5使用外部引用283
    10.5.1引用外部图形283
    10.5.2更新外部引用文件284
    10.5.3转化外部引用文件的内容为当前图样的一部分285
    10.6AutoCAD设计中心286
    10.6.1浏览及打开图形287
    10.6.2将图形文件的块、图层等对象插入到当前图形中288
    10.7【工具选项板】窗口289
    10.7.1利用工具选项板插入图块及图案289
    10.7.2修改及创建工具选项板290
    10.8习题291
    第11章参数化绘图294
    11.1几何约束294
    11.1.1添加几何约束294
    11.1.2编辑几何约束296
    11.1.3修改已添加几何约束的对象297
    11.2尺寸约束297
    11.2.1添加尺寸约束297
    11.2.2编辑尺寸约束300
    11.2.3用户变量及方程式301
    11.3参数化绘图的一般步骤302
    11.4综合练习——利用参数化功能绘图306
    11.5习题308
    第12章零件图309
    12.1用AutoCAD绘制机械图的过程309
    12.1.1建立绘图环境310
    12.1.2布局主视图310
    12.1.3生成主视图局部细节311
    12.1.4布局其他视图311
    12.1.5向左视图投影几何特征并绘制细节312
    12.1.6向俯视图投影几何特征并绘制细节313
    12.1.7修饰图样314
    12.1.8插入标准图框314
    12.1.9标注零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代号315
    12.1.10书写技术要求316
    12.2绘制典型零件图317
    12.2.1轴套类零件317
    12.2.2盘盖类零件321
    12.2.3叉架类零件324
    12.2.4箱体类零件327
    12.3保持图形标准一致——创建样板图331
    12.4习题332
    第13章AutoCAD产品设计方法及装配图334
    13.1AutoCAD产品设计的步骤334
    13.1.1绘制1︰1的总体装配方案图334
    13.1.2设计方案的对比及修改335
    13.1.3绘制详细的产品装配图335
    13.1.4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336
    13.1.5“装配”零件图以检验配合尺寸的正确性337
    13.2由零件图组合装配图338
    13.3标注零件序号339
    13.4编写明细表341
    13.5习题341
    第14章建筑施工图342
    14.1绘制建筑总平面图342
    14.1.1用AutoCAD绘制总平面图的步骤342
    14.1.2总平面图绘制实例342
    14.2绘制建筑平面图344
    14.2.1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的步骤344
    14.2.2平面图绘制实例345
    14.3绘制建筑立面图347
    14.3.1用AutoCAD绘制立面图的步骤347
    14.3.2立面图绘制实例348
    14.4绘制建筑剖面图349
    14.4.1用AutoCAD绘制剖面图的步骤350
    14.4.2剖面图绘制实例350
    14.5绘制建筑施工详图352
    14.6创建建筑样板图354
    14.7习题355
    第15章轴测图356
    15.1轴测投影模式、轴测面及轴测轴356
    15.2在轴测投影模式下作图357
    15.2.1在轴测模式下画直线357
    15.2.2在轴测面内画平行线358
    15.2.3在轴测面内移动及复制对象359
    15.2.4轴测模式下角的绘制方法361
    15.2.5绘制圆的轴测投影361
    15.2.6圆柱及圆球的轴测投影363
    15.2.7任意回转体的轴测投影364
    15.2.8正六棱柱的轴测投影364
    15.2.9在轴测面内阵列对象365
    15.3在轴测图中写文本367
    15.4标注尺寸369
    15.5综合练习一——绘制轴测图370
    15.6综合练习二——绘制轴测剖视图372
    15.7综合练习三——螺纹及弹簧的轴测投影374
    15.8综合练习四——标注轴测图375
    15.9习题377
    第16章创建及管理虚拟图纸378
    16.1在虚拟图纸上布图、书写文字及标注尺寸378
    16.1.1选择图幅及插入标准图框379
    16.1.2创建视图及设定视图比例380
    16.1.3在图纸上布置图形381
    16.1.4在视口模型空间编辑图形381
    16.1.5标注尺寸及书写文字382
    16.1.6打印虚拟图纸382
    16.2图纸集383
    16.2.1【图纸集管理器】的功能383
    16.2.2创建图纸集及子集384
    16.2.3整理图纸集387
    16.2.4利用【图纸集管理器】组织及查看命名视图388
    16.2.5在图纸上放置视图390
    16.2.6创建图纸明细表392
    16.3习题394
    第17章三维建模基础396
    17.1三维建模空间396
    17.2理解三维模型397
    17.2.1线框模型397
    17.2.2网格面模型397
    17.2.3NURBS曲面及程序曲面模型397
    17.2.4实体模型398
    17.3观察三维模型的方法398
    17.3.1用标准视点观察三维模型398
    17.3.2消除隐藏线399
    17.3.3三维动态旋转400
    17.3.4使用ViewCube观察模型401
    17.3.5快速建立平面视图401
    17.3.6利用多个视口观察三维图形402
    17.3.7平行投影模式及透视投影模式404
    17.3.8视觉样式——创建消隐图及着色图405
    17.4子对象及小控件406
    17.4.1子对象及子对象过滤器406
    17.4.2显示及操作小控件406
    17.4.3利用小控件移动、旋转及缩放对象407
    17.5三维坐标系409
    17.5.1世界坐标系409
    17.5.2用户坐标系及动态用户坐标系409
    17.5.3管理UCS坐标系411
    17.5.4有关用户坐标系的练习413
    17.6习题414
    第18章实体建模415
    18.1创建三维实体和曲面415
    18.1.1三维基本立体415
    18.1.2多段体417
    18.1.3将二维对象拉伸成实体或曲面418
    18.1.4旋转二维对象形成实体或曲面419
    18.1.5通过扫掠创建实体或曲面420
    18.1.6通过放样创建实体或曲面422
    18.1.7利用“选择并拖动”方式创建及修改实体424
    18.1.8加厚曲面形成实体424
    18.1.9利用平面或曲面切割实体424
    18.1.10螺旋线、涡状线及弹簧425
    18.1.11与实体显示有关的系统变量426
    18.2截面对象及获取实体模型截面427
    18.3实体间的干涉检查430
    18.4获得实体体积、转动惯量等属性431
    18.5利用布尔运算构建复杂实体模型431
    18.6实体建模综合练习434
    18.7习题436
    第19章网格及曲面建模437
    19.1网格建模437
    19.1.1基本立体网格面437
    19.1.2拉伸网格438
    19.1.3回转网格439
    19.1.4直纹网格439
    19.1.5边界网格440
    19.1.6与网格面显示有关的系统变量441
    19.1.7改变网格平滑度442
    19.1.8优化网格442
    19.1.9锐化处理442
    19.1.10拉伸网格面443
    19.1.11分割及合并网格面444
    19.1.12删除及闭合网格面444
    19.1.13将实体及曲面转化为网格面444
    19.1.14将网格面转化为实体或程序曲面445
    19.1.15网格面建模流程与技巧446
    19.2曲面建模447
    19.2.1曲面连续性和凸度幅值447
    19.2.2切换程序曲面及NURBS曲面448
    19.2.3拉伸曲面448
    19.2.4旋转曲面448
    19.2.5扫掠曲面448
    19.2.6放样曲面448
    19.2.7网络曲面448
    19.2.8平面曲面449
    19.2.9过渡曲面449
    19.2.10填充曲面450
    19.2.11偏移已有曲面451
    19.2.12圆角及倒角曲面451
    19.2.13修剪曲面及取消修剪451
    19.2.14延伸曲面451
    19.2.15将面的封闭空间创建成实体452
    19.2.16指定任意点编辑曲线及曲面452
    19.2.17显示控制点及利用控制点编辑曲线和曲面453
    19.2.18增加、删除及重新生成控制点453
    19.2.19将实体、程序曲面及网格面转化为NURBS曲面454
    19.2.20将曲线投影到曲面上454
    19.2.21在曲面上创建曲线455
    19.2.22为曲面构建三维线框455
    19.2.23曲面建模流程与技巧456
    19.2.24曲面间连接的方法——创建连接曲面457
    19.3习题458
    第20章编辑三维对象459
    20.1三维移动459
    20.2三维旋转460
    20.3三维缩放462
    20.4三维阵列462
    20.5三维镜像463
    20.6三维对齐464
    20.7三维倒圆角465
    20.8三维倒角466
    20.9利用关键点及PR命令编辑三维对象及复合实体467
    20.10操作三维实体的子对象468
    20.11编辑实心体的面、边、体468
    20.11.1拉伸面469
    20.11.2移动面471
    20.11.3偏移面471
    20.11.4旋转面471
    20.11.5锥化面472
    20.11.6复制面473
    20.11.7删除面及改变面的颜色473
    20.11.8编辑实心体的棱边473
    20.11.9抽壳474
    20.11.10压印474
    20.11.11拆分、清理及检查实体475
    20.12综合练习——利用编辑命令构建实体模型475
    20.13习题477
    第21章实体建模典型实例479
    21.1实体建模的一般方法479
    21.2三维建模技巧484
    21.3复杂实体建模488
    21.4习题492
    第22章零件建模及装配——平口虎钳493
    22.1虎钳钳身493
    22.2活动钳口495
    22.3钳口螺母496
    22.4丝杠497
    22.5固定螺钉498
    22.6钳口板499
    22.7零件装配——平口虎钳499
    22.8习题501
    第23章在三维空间中书写文字及标注尺寸502
    23.1在三维空间中书写文字的方法502
    23.2在三维空间中标注尺寸的方法502
    23.3典型例题——新建坐标系并标注尺寸503
    23.4上机练习——标注三维模型(一)504
    23.5上机练习——标注三维模型(二)505
    23.6习题506
    第24章由三维模型生成工程图508
    24.1创建工程图508
    24.1.1设定工程视图的标准508
    24.1.2从三维模型生成视图——基础视图508
    24.1.3从现有视图投影生成其他视图——投影视图510
    24.1.4编辑工程视图510
    24.1.5更新工程视图511
    24.1.6设定剖视图标注样式511
    24.1.7创建剖视图512
    24.1.8给工程图添加文字及标注尺寸512
    24.1.9将视图输出为二维图形513
    24.2根据需要在虚拟图纸上布置三维模型513
    24.2.1用SOLVIEW命令创建视口513
    24.2.2设置视口的缩放比例517
    24.2.3用SOLDRAW生成二维轮廓线518
    24.2.4用SOLPROF命令生成轮廓线519
    24.2.5编辑视口中的视图520
    24.2.6在图纸空间标注尺寸521
    24.3上机练习——创建视口并生成二维视图521
    24.4上机练习——生成二维视图并标注尺寸523
    24.5习题524
    第25章打印图形526
    25.1打印图形的过程526
    25.2设置打印参数527
    25.2.1选择打印设备528
    25.2.2使用打印样式528
    25.2.3选择图纸幅面529
    25.2.4设定打印区域530
    25.2.5设定打印比例532
    25.2.6设定着色打印532
    25.2.7调整图形打印方向和位置532
    25.2.8预览打印效果533
    25.2.9保存打印设置533
    25.3打印图形实例534
    25.4将多张图纸布置在一起打印535
    25.5从图纸空间出图——打印虚拟图纸536
    25.6将当前图形输出为DWF、DWFx或PDF格式文件539
    25.7发布图形集539
    25.7.1将图形集发布为DWF、DWFx或PDF格式文件539
    25.7.2批处理打印541
    25.8习题541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