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机制研究 张英 著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张英 著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英 著著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11-01
    • 页数:31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01020189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人民出版社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机制研究

    作  者:张英 著 著
    定  价:42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页  数:318
    装  帧:平装
    ISBN:9787010201894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在“后工业”时代,独特的旅游资源已经是显化财富,旅游业成为许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众多约束条件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化建设,双重任务的同一时空进行,必须综合考虑两者的协同发展。本书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观的理论认知,将旅游与城镇化联系,从协同基础、协同价值、协同类型、协同评价模型分析了两者的协同机理,并用案例实证协同效果,认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存在互动关系,互为支撑。提出用产业融合与集群的泛旅游产业支撑,在空间改造与功能完善上实现“旅游+”综合体的运营,从而实现人口集聚与就业,完成市民身份转换与认同,打造旅游城镇品牌,建设民族地区HG共享的旅游“同框”城镇,“全境区”旅游城镇,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的旅游城镇和有“乡愁”的系列旅游个性小镇。 本书适合关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者、实务工作者和研究生、本科生阅null

    作者简介

    张英,湖南省张家界市人,土家族。华中科技大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和金融发展等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讲授《国际金融》《经济人类学》《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等课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南方民族地区“农旅耦合”机制及政策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社区参与机制研究》、国家民委社会科学重点项自《西部大开发与湘鄂渝黔边特色旅游区建设研究》等科研课题以及国家民委《国际合作培养金融创新人才模式及实践探讨》教研项目多项;出版个人专著《湘鄂渝黔边特色旅游区建设研究》,与人合著《再创辉煌――民族团结与振兴》,参与主编重量精品课程21世纪规划教材《国际金融》,参编《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等教材和学术著作5部。曾先后获学校“三?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研究的文献回顾与理论渊源
    一、文献回顾
    (一)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二)城镇化建设相关研究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研究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
    (三)城镇化
    (四)旅游城市化
    (五)旅游城镇
    (六)协同及协同效应
    三、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耦合理论
    (二)协同理论
    (三)区位理论
    (四)增长极理论
    (五)城乡一体化理论
    (六)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七)旅游系统理论
    第二章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基础:供给因子及协同关系
    一、旅游业构成要素及产业功能
    (一)旅游产业要素
    (二)旅游产业的特质
    (三)泛旅游产业集群
    (四)旅游产业的功能
    二、城镇化构成要素
    (一)城与镇
    (二)城镇的构成要素及竞争力
    (三)美丽宜居城镇标准
    三、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一)产城联动下的一体化
    (二)历史文化利用的共识
    (三)空间地理结构的支撑
    (四)分工推动的共同演进
    (五)要素的耦合与协同
    四、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基础案例实证
    第三章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价值:协同作用及动力
    一、“旅城”协同作用与经验
    (一)“旅城”的统一与冲突
    (二)“旅城”协同的作用
    (三)“旅城”协同的国内外经验
    二、“旅城”协同发展的特征
    (一)产业融合与产业关联
    (二)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
    (三)发掘城镇的文化属性
    (四)绿色理念的城镇可持续发展
    三、“旅城”协同的动力
    (一)“旅城”协同的动力基础
    (二)“旅城”协同的动力系统
    (三)“旅城”协同的动力机制
    四、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价值的案例实证
    第四章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类型:旅游与城镇协同体
    一、旅游与城镇协同体类型
    (一)旅游城市
    (二)特色旅游小城镇
    (三)旅游休闲综合体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二、旅游与城镇协同体特点
    (一)旅游核心吸引物
    (二)城镇的休闲度假功能
    (三)泛旅游产业融合
    (四)基础设施配套和综合服务
    (五)规划统一与运营管理
    三、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体案例
    (一)湖南省张家界市
    (二)云南省楚雄彝人古镇
    (三)云南省束河古镇
    (四)湖南省凤凰古城
    (五)西藏自治区杰德秀镇
    (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庭镇
    第五章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评价:协同机理及协调模型
    一、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
    (一)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因子依存性
    (二)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共利性
    (三)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同源性
    (四)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制度规范性
    (五)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性
    二、旅游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二)指标设计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旅游业与城镇化建设协同模型
    (一)耦合度模型
    (二)协调度模型
    (三)耦合协调类型评价标准
    第六章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效应:实证研究
    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同效应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三)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计算
    (四)结果分析及启示
    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实证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数据来源
    (三)单个系统发展水平结果与分析
    (四)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及思考
    第七章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旅游业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抓手”产业
    (一)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新动力
    (二)旅游城镇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正效应显著
    二、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目标
    (一)建设HG(东道主与游客)“同框”旅游城镇
    (二)建设城乡一体的“全域旅游”城镇
    (三)建设“产城融合”的旅游城镇
    (四)建设“乡愁”系列个性城镇
    三、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路径
    (一)目标的统一:协同关系和协同机理的认知与共识
    (二)角色的配合:发展框架中各角色的定位及平衡
    (三)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与集群的泛旅游产业
    (四)空间改造及功能的综合:“旅游+”城镇化的乡镇治理
    (五)身份的实现与认同:村寨就地城镇化的市民身份获取
    (六)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保护与民族文化传承
    四、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
    (二)旅游城镇发展的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
    (三)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支持政策
    (四)生态环境保护和尊重民族风俗的相关政策
    (五)社区居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政策
    附录:改革开放四十年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