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微生物学 韦革宏,王卫卫 编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7
    • 印刷时间:2019-03-01
    • 字数:788000
    • 页数:447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03020284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

    作  者:韦革宏,王卫卫 编
    定  价:69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页  数:447
    装  帧:平装
    ISBN:9787030202840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微生物学》共13章,包括绪论,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和亚病毒,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与物质循环,感染和免疫,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微生物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微生物学》围绕微生物的形态、生理、遗传、生态、分类和应用等对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且介绍了微生物学的新发展动态。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微生物与微生物学1
    一、微生物1
    二、微生物学3
    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4
    一、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4
    二、微生物学的未来8
    第三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9
    一、微生物与医疗保健9
    二、微生物与工业发展9
    三、微生物与农业生产10
    四、微生物与环境保护10
    五、微生物学与基础理论研究10
    复习思考题11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2
    第节细菌12
    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12
    二、细菌细胞的构造与功能14
    三、细菌的繁殖27
    四、细菌的群体特征28
    五、真细菌的主要类型及代表属30
    第二节放线菌36
    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37
    二、放线菌的繁殖39
    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40
    四、放线菌的主要类群40
    第三节古细菌42
    一、古细菌的发育与特点42
    二、青细菌的细胞构造与功能44
    三、古细菌的类型及其代表45
    第四节蓝细菌47
    一、蓝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47
    二、蓝细菌的代表属49
    第五节其他原核微生物50
    一、立克次氏体50
    二、支原体51
    三、衣原体51
    复习思考题52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53
    第节酵母菌53
    一、酵母菌的形态与结构53
    二、酵母菌的代谢55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55
    四、酵母菌的菌落58
    五、常见酵母菌58
    第二节丝状真菌——霉菌61
    一、菌丝和菌丝体61
    二、霉菌的繁殖63
    三、霉菌的菌落66
    四、常见霉菌67
    第三节黏菌72
    一、黏菌的形态与结构72
    二、黏菌的生活周期73
    三、黏菌的培养74
    第四节原生动物75
    一、形态与大小75
    二、结构75
    三、原生动物的分类76
    四、其他微型动物78
    第五节藻类79
    一、藻类的形态与结构80
    二、藻类的繁殖与生活周期80
    三、藻类的主要类型81
    第六节常见大型真菌(担子菌)83
    一、形态与生活周期83
    二、常见大型真菌84
    复习思考题85
    第四章病毒和亚病毒87
    第节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功能88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88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90
    三、病毒的包含体98
    第二节病毒的复制99
    第三节病毒的分类与命名102
    一、分类原则102
    二、命名规则103
    三、病毒分类系统103
    第四节噬菌体104
    一、噬菌体的形态结构105
    二、噬菌体的步生长曲线106
    三、烈性噬菌体的增值周期107
    四、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111
    五、噬菌体的危害及应用112
    第五节动物病毒113
    一、脊椎动物病毒114
    二、无脊椎动物病毒117
    第六节植物病毒118
    一、dsDNA病毒119
    二、ssDNA病毒120
    三、dsRNA病毒120
    四、ssRNA和双意基因组病毒121
    五、(+)RNA植物病毒121
    第七节亚病毒122
    一、类病毒122
    二、朊病毒124
    三、拟病毒和卫星RNA126
    复习思考题127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129
    第节微生物的营养物质129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29
    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功能131
    第二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37
    一、光能无机白养型138
    二、光能有机异养型139
    三、化能无机白养型139
    四、化能有机异养型140
    第三节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140
    一、单纯扩散141
    二、促进扩散141
    三、主动运输142
    四、基团转位143
    五、膜泡运输145
    第四节微生物的培养基145
    一、培养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145
    二、培养基的类型148
    复习思考题153
    第六章微生韧的生长与环境条件154
    第节微生物的个体与群体生长和繁殖154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与繁殖154
    二、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156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与测定方法158
    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158
    二、获得纯培养体的方法161
    三、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163
    第三节微生物生长与环境168
    一、温度168
    二、湿度、渗透压与水活度171
    三、氧气172
    四、氢离子浓度(pH)173
    五、辐射173
    六、化学杀菌剂与抑菌剂174
    七、表面张力177
    第四节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与抗性177
    一、微生物的趋向性177
    二、微生物对不良环境的抗性178
    第五节有害微生物的控制181
    一、物理因素的控制182
    二、化学因素的控制183
    复习思考题184
    第七章微生物的代谢186
    第节微生物呼吸与能量代谢186
    一、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发酵与呼吸187
    二、化能白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199
    三、光能微生物的能量代谢200
    第二节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分解203
    一、多糖的分解203
    二、其他不含氮非糖物质的分解206
    三、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分解208
    第三节微生物细胞物质的合成代谢212
    一、生物合成的三要素212
    二、糖的生物合成215
    三、甘油酯的生物合成219
    四、氨基酸与核苷酸的生物合成221
    五、核酸的生物合成226
    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228
    第四节微生物的次级代谢231
    一、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231
    二、微生物的次级代谢类型231
    三、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233
    复习思考题234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35
    第节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235
    一、遗传物质DNA236
    二、遗传物质RNA238
    三、其他的遗传物质239
    第二节微生物的基因及基因组结构239
    一、基因的概念239
    二、基因组240
    第三节质粒与转座因子245
    一、质粒研究的概述245
    二、质粒的分子结构246
    三、质粒的主要类型247
    四、转座因子的主要类型和分子结构249
    五、转座因子的遗传学效应及应用251
    第四节微生物的基因重组251
    一、转化252
    二、接合254
    三、转导256
    四、原生质体融合259
    五、有性杂交261
    六、准性生殖261
    第五节基因突变与微生物育种263
    一、基因突变263
    二、诱变育种273
    第六节微生物基因工程280
    一、基因工程的概述280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途径281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前景285
    第七节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287
    一、菌种的退化287
    二、菌种的复壮289
    三、菌种的保藏290
    四、菌种保藏机构294
    复习思考题294
    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296
    第节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296
    一、土壤巾的微生物296
    二、空气巾的微生物301
    三、水体巾的微生物302
    第二节微生物与微生物间的关系305
    一、互生关系305
    二、共生关系306
    三、竞争关系307
    四、颉颃关系307
    五、寄生关系308
    六、捕食关系309
    第三节微生韧与植物间的关系309
    一、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关系310
    二、微生物与植物的互生关系318
    三、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寄生关系318
    第四节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319
    一、经典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321
    二、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324
    复习思考题327
    第十章微生物与物质循环329
    第节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329
    一、碳素循环的途径330
    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333
    三、其他碳素化合物的分解与转化337
    第二节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338
    微生物学
    一、氮素循环的途径338
    二、氨化作用340
    三、硝化作用341
    四、反硝化作用343
    第三节微生物在硫、磷和钾等元素循环中的作用344
    一、硫素的生物循环344
    二、磷素的生物循环346
    三、其他元素的生物循环348
    复习思考题350
    第十章感染和免疫351
    第节抗原351
    一、抗原的概念351
    二、抗原的特性352
    三、抗原的分类356
    四、微生物抗原358
    第二节抗体360
    一、抗体的概念360
    二、抗体的基本结构361
    三、抗体的分类363
    四、抗体形成的机制365
    第三节抗原抗体反应368
    一、抗体的制备368
    二、抗原抗体反应372
    复习思考题378
    第十二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380
    第节微生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380
    一、生命的起源和微生物的进化380
    二、进化的测量指征381
    第二节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和命名385
    一、生物的分类单元385
    二、微生物的命名388
    第三节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389
    一、生物的界级学说389
    二、三域学说和分类393
    第四节微生物的分类系统394
    一、伯杰氏分类系统394
    二、Ainswor工h等的分类系统400
    第五节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402
    一、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依据402
    二、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方法402
    复习思考题412
    第十三章微生物与可持续发展413
    第节现代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413
    一、现代微生物学的意义413
    二、现代微生物学研究的特点413
    三、现代微生物学发展的分支学科415
    第二节微生物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415
    一、微生物与生物制药416
    二、微生物与现代农业发展420
    三、微生物与T业发展424
    四、微生物与传统和新型能源开发425
    五、微生物与环境保护434
    六、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片441
    七、微生物新材料和生物计算机444
    复习思考题445
    主要参考文献446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