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自卑与超越(2) 奥阿德勒 著 刘丽 译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奥阿德勒著 | | 刘丽译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奥阿德勒著| 刘丽译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页数:192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682185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台海出版社

    自卑与超越(2)

    作  者:奥阿德勒 著 刘丽 译
    定  价:36
    出 版 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2月01日
    页  数:19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6821855
    主编推荐

    ☆为什么我们要摆脱自卑? 1.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贬低自己 2.说话、做事没有底气,想法很多却不敢做 3.逃避社交,不喜欢打电话,不喜欢微信语音 4.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一个眼神都能纠结半天 5.对未来迷茫,对没发生的事情容易悲观 6.感觉自己情商低,总怕人前说错话做错事 *自卑比自大更糟糕,因为自卑的人会因为不敢争取,错失一切机会! ◆《自卑与超越2》——个体心理学经典,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代表作 1.《自卑与超越》姊妹篇,从理论到生活实操,你与优秀之间只差一个自卑的距离! 2.自卑情结、优越感、生活风格、社会适应、亲子家教、原生家庭成长、婚恋家庭——阿德勒多方位解读“自卑与超越”! 3. 辅以大量生活案例,原版直译,原汁原味! ◆《自卑与超越2》——职场交往、人际关系、恋爱婚姻、亲子家教、心理成长读本

    内容简介

    《自卑与超越2》是一本自我成长心理指导书。在这本书中,作者阿德勒博士针对亲子教育、职业交往、婚姻与家庭等社会性问题,给出了战胜自卑情结的策略和心理调整方法。阿德勒指出,要正面人生的三大主题——社会关系、职业、恋爱与婚姻,就必须超越自卑。与《自卑与超越》一书相比,本书所探讨的话题及案例更为广泛和贴近现实生活:优越感、生活风格与生活风格、态度与动作、问题儿童的教育、成年人与孩子的社会适应性、社会意识常识等。这本立足于实际应用的心理学巨著应该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阅读,激励更多人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1912年,阿德勒创办《个体心理学杂志》,开始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他和他的学生们在维也纳三十多所中学开办的儿童指导诊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26年他访问美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追随,1927年他受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76年,阿德勒S.T.E.P.父母培训课程在美国创立,成为风靡西方的教育经典。其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自卑与超越2》《儿童教育心理学》等。

    精彩内容

        我们所说的自卑情结和优越感,只是表示一种过度的自卑心理和寻求优越感的努力,这一点我们要弄清楚。明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错误地以为自卑情结和优越感是存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两种矛盾的倾向了。因为很明显地,优越感的努力和自卑的心理,和普通的情操一样,是相辅相成的。假如我们不觉得自己的现状有什么缺点,我们便不会努力追求优越感。所谓情结,既然是从自然的情操发展出来的,情结中是不会比情操多出什么矛盾点的。 优越感的努力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实际上个人的心理、精神,也就是由优越感的努力所构成的。我们已经说过,生命是一种目标的达到或者形式的完成,使得这种形式能够完成的,就是优越感的努力。优越感的努力像一道瀑布,凡是它碰到的东西,都跟它流下去了。假如我们看看懒惰的孩子,看见他们那种毫无生气、遇事不感兴趣的样子,我们一定会说他们是不活动的。但是他们也有一种优越感的欲望,null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个体心理学原理 / 001 第二章  自卑情结 / 019 第三章  优越感 / 035 第四章  生活风格 / 051 第五章  个人的早期记忆 / 065 第六章  外在行为表现与态度 / 081 第七章  梦及其解释 / 095 第八章  问题儿童及其教育 / 109 第九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适应 / 129 第十章  社会感、常识与自卑情结 / 143 第十一章  恋爱与结婚 / 155 第十二章  性欲与性的问题 / 169 第十三章  结论 / 181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