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历史编纂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白云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白云著
    •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白云著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9-30
    • 字数:369000
    • 页数:39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21107816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福建人民出版社

    历史编纂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作  者:白云 著
    定  价:78
    出 版 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01日
    页  数:396
    装  帧:精装
    ISBN:978721107816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达,是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方面。本卷研究历代史学家在反映历史变化时,为撰写史书,在体裁体例上的创造。注意从中国史学史发展过程中,思考历史编纂学的变革和特征,论说每一体裁的史学观念,以及不同历史编纂观念的发展。对每一重大历史编纂学的思想,有专门的讨论。

    作者简介

    白云,云南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古代史书体裁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编纂学思想卷》等,发表论文60余篇。

    精彩内容

    目录
    题记
    绪论
    第一节 历史、历史学和历史编纂学
    第二节 史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思想
    一、史学思想
    二、历史编纂学思想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与历史编纂学的变革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学术思潮的嬗变与历史编纂学的变革
    第二章 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二重性特征
    第一节 客观与主观
    第二节 天命与人事
    第三节 直书与曲笔
    第四节 实录与名教
    第五节 审慎看待史学二重性
    第三章 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史书的编与著
    一、述、作、论
    二、著、编著、编
    第二节 史书的体裁与体例
    一、体裁
    二、体例
    三、名与实
    第三节 史法与史意
    一、史法
    二、史意
    第四节 通代与断代
    第五节 历史表述
    第六节 德、才、学、识
    第四章 《春秋》与传统编年体的史学观念
    第一节 《春秋》的史法和史义
    一、通与殷鉴后世
    二、仁与内圣外王
    三、礼与属辞比事
    四、信与书法不隐
    五、忠与亲亲尊尊
    第二节 叙事与论史相结合
    一、言事相兼,史论相融
    二、“惩恶而劝善
    三、“尽而不污
    四、“婉而成章
    第三节 “通比其事,例系年月
    一、“通比其事,例系年月
    二、“嗣赏罚,辅法教
    三、“立典有五志焉
    四、“区分类例,见微察著
    五、“抑百家,崇圣典
    第四节 “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
    一、“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
    二、“通各代成一史
    三、“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
    四、“借其年以纪事尔
    五、“叙所以取此舍彼之意
    第五节 实录体及其编纂观念
    一、皇权中心意识
    二、鉴戒的观念
    三、求实的观念
    四、求新的观念
    第六节 纲目体与朱熹的编纂学思想
    一、纲目体的创立和发展
    二、朱熹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第五章 从前四史看纪传体编纂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史记》:司马迁的通变思想与“成家立言
    一、“通古今之变
    二、“成一家之言
    三、“志古自镜,述往思来
    第二节 《汉书》:班固的皇朝意识与断代为书
    一、皇朝意识与宣汉思想
    二、断汉为书与“上下洽通”
    第三节 《三国志》:陈寿的全局意识与人物品第
    一、总揽三国的全局意识
    二、重视人物品第
    第四节 《后汉书》:范晔的类例思想与整体史观
    一、以类相从的类例思想
    二、“正一代得失”的整体史观
    第五节 隋唐以后的纪传体编纂观念
    一、“修史取鉴”与“治心治世
    二、辨明正统
    三、“国灭史不灭
    第六章 典制体编纂观念的进步
    第一节 “统括史志,会通古今
    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
    二、“统括史志,会通古今
    三、“以类相从,举其始终
    第二节 郑樵的会通与“自得
    一、“会通之义大矣哉
    二、“详文该事,无待美刺
    三、“一家之言,自得之书
    第三节 “变通张弛之故
    一、“会通因仍之道
    二、“变通张弛之故
    三、“叙事为文,论事为献,窃注己意
    第七章 纪事本末体编纂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纪事本末体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区别其事而贯通之
    第三节 “论次宋事而比之
    一、“类总其萃,年系其时
    二、“论次宋事而比之
    第四节 “广稽博采,勒成一编
    一、“广稽博采,勒成一编
    二、“各附论断,曲折详尽
    第五节 “因事命篇”与“尽事之本末
    第八章 学案体与黄宗羲的编纂学思想
    第一节 学案体的创立和发展
    一、学案体的学术渊源
    二、学案体的创立与发展
    三、学案体向章节体学术史之发展
    第二节 黄宗羲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一、“学有宗旨
    二、“一本而万殊
    三、“分源别派,宗旨历然
    第九章 史注、史评、史考中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第一节 经世致用与鉴往训今
    一、经世致用的治史宗旨
    二、鉴往训今的史学功用
    第二节 直笔求真
    一、“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
    二、“记事悉从其实,是非万世不掩
    第三节 博采善择与辞达为上
    一、博采善择的取材标准
    二、辞达为上的表述要求
    第四节 史家的修养
    一、史才三长
    二、公心?直笔?明识
    三、“著书者之心术
    第五节 史不拘例,因事命篇
    一、六家二体
    二、史不拘例,因事命篇
    三、谨严灵活的书法义例
    第十章 近代以来历史编纂学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章节体的引入与史书编纂观念的变化
    一、章节体的引入与中国史学的发展
    二、章节体的引入与史书编纂观念的变化
    第二节 百年来历史编纂学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一、章太炎编纂中国通史的构想
    二、梁启超关于历史编纂学的思考
    三、白寿彝的史书编纂理论与实践
    本卷主要参考书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