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味结构研究:增补本 阎步克 著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阎步克 著著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17-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阎步克 著著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17-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5-01
    • 字数:466000
    • 页数:521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08059048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味结构研究:增补本

    作  者:阎步克 著 著
    定  价:78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页  数:521
    装  帧:精装
    ISBN:978710805904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官僚等级制是中国传统政治的重要方面,秦汉官阶制度和中华帝国早期官僚等级结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课题。以往学界进行了诸多考察,但许多内容乃至轮廓性和结构性的问题仍有继续探究的广阔空间。本书作者是海内外中国政治史领域的领军人物,长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借鉴现代政治学的某些理论,利用新刊布的简牍资料,追本溯源,在关键点上不断推进本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阎步克著的《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精)》包括三部分内容:对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的若干整体思考,提出一系列的理论建构,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对秦汉等级品位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归纳;利用文献和新出史料,对战国秦汉禄秩演进的史实考证,使若干前所未知的暧昧史实,得以浮出水面、公诸于众,并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作者简介

    阎步克,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1991)、《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1996,北京大学出版社)、《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2002,中华书局)、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目前从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研究。

    精彩内容

    目录
    新版说明
    序言
    上编
    第一章 品位结构的研究框架
    一 品位结构:分等与分类
    二 品秩五要素与品位性官职
    三 品位结构变迁的四线索
    四 品位结构的三层面
    第二章 叠压与并立:从“爵一食体制”到“爵一秩体制”
    一 周朝“爵本位”体制和“等级君主制”
    二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伸展
    三 功绩制和身份制之间:二十等爵
    四 秦汉“爵一秩体制”及其“二元性”
    第三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一:“比秩”与“宦皇帝者”
    一 “比秩”与“宦皇帝者”问题的提出
    二 “宦于王”溯源:周朝的士庶子体制
    三 汉代的“宦皇帝者”与“比秩”的扩张
    四 “宦皇帝”制度的流衍及异族政权的类似制度
    第四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二:秦汉冠服体制的特点
    一 “冠服体制”概念与冠服的分等分类
    二 周代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级别分等
    三 秦汉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职事分类
    四 汉唐间冠服体制的变化趋势:场合分等和级别分等
    五 从“由服及人”到“由人及服”
    六 附论《旧唐志》所见隋朝冠服“四等之制”
    第五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三:品位结构中的士阶层
    一 选官与资格视角中的士人
    二 阶层的标志:士子免役
    三 服饰等级中的士子礼遇
    第六章 从爵一秩体制到官品体制:官本位与一元化
    一 “一元化”与“官本位”的推进
    二 从“爵一秩体制”到“官品体制”
    三 一元化多序列的复式品位结构
    第七章 若干礼制与王朝品位结构的一元化
    一 公卿大夫士爵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二 周礼九命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三 朝位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四 一元化和连续性
    下编
    第一章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变迁
    一 战国秦汉的禄秩序列变迁
    二 今见《秩律》的中二千石秩级阙如问题
    三 “中二千石”秩级的形成
    四 “真二千石”问题
    五 丞相与御史大夫的秩级
    六 略谈将军的秩级与位次
    第二章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一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二 早期采用禄秩的官、吏、令试析
    三 “以吏职为公卿大夫士”与“以秩级为公卿大夫士”
    第三章 西汉郡国官的秩级相对下降
    一 王国官的秩级下降
    二 王国丞相的秩级下降
    三 王国内官的秩级下降
    四 列郡秩级的相对下降附论郡县秩级简繁
    五 郡县诸官属和诸县的秩级下降
    第四章 《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者”
    一 “宦皇帝者”所涉官职
    二 论“宦皇帝者”之无秩级
    三 《二年律令》中的“吏”与“宦”:两大职类
    四 《津关令》所见中大夫及相关问题
    第五章 若干“比秩”官职考述
    一 期门郎、羽林郎
    二 文学之官:博士与掌故
    三 御史之比秩
    四 中央官署掾属的“比秩”问题
    五 国官之“比秩”
    第六章 “比秩”的性格、功能与意义
    一 “比秩”诸官的性格――非吏职
    二 “比秩”诸官的性格――“自辟除”
    三 “比秩”诸官的性格――军吏之自成系统
    四 “比秩”的扩张及其与正秩的配合
    第七章 “品位―编任”结构视角中的散吏与比秩
    一 公府掾属的比秩原因
    二 “职吏―散吏”结构与“品位―编任”视角
    三 学徒吏学事、守学事、小史与散吏假佐
    四 正任职吏的“预备役”:从掾位、从史位
    五 曹魏的司徒从掾位、司徒史从掾、司徒吏、散属
    六 两种备吏:惰行与私学
    七 文学类的属吏与备吏:文学、处士、好学
    八 小结:“品位―编任”结构与属吏比秩现象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