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 扫码下单

  • 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 何怀宏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何怀宏 著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何怀宏 著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10-01
    • 字数:367000
    • 页数:44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128693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

    作  者:何怀宏 著
    定  价:79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页  数:448
    装  帧:精装
    ISBN:9787301286937
    主编推荐

    继梁启超《新民说》之后,现代中国的又一部伦理学力作。

    内容简介

    何怀宏著的《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何怀宏学术作品集)(精)》构建一种走向现代的中国社会的个人伦理,致力于使中国传统的伦理向现代伦理转化。作者从恻隐、仁爱、忠恕、敬义、明理、生生、为为七个方面阐释了一种强调底线与基本义务的个人伦理学。一个人的道德动力的“发端”从根源上说是来自恻隐,而努力方向的“发端”传统上是由近及远的仁爱,恻隐和仁爱也很显中国传统伦理的特色。一个现代社会成员的基本立己之道是诚信,而其基本处人之道则是忠恕,如此才能保证价值趋于多元的现代社会的稳定结合与发展,也奠定现代人的一种基本人格。而回到一般的情理层面,一个现代人的道德情感应当主要是对义务的敬重(敬义);他的道德理性则应立足于一种普遍而非特殊的观点(明理),这种从特殊到普遍的观点的转换对传统道德过渡到现代伦理来说至为关键。在很后两章中,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整个道德体系的社会根据和基本原则应当是一种生命原则(生生);null

    作者简介

    何怀宏,祖籍江西清江,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专著有《良心论》《道德·上帝与人》《世袭社会》《选举社会》等;译著有《沉思录》《道德箴言论》《正义论》等。

    精彩内容

    目录
    修订版序言
    初版序言
    绪论 一个历史的、比较的导引:为什么传统良知论不能直接成为现代社会的伦理
    一、良心的概念
    二、良心的性质
    三、良心的意义
    四、伦理学中的良心
    五、对传统良知论的批评
    第一章 恻隐
    一、恻隐所标示的人生痛苦及其意义
    二、人生痛苦的尝试性分类
    三、恻隐之情的纯粹道德性质
    四、对一种结合观点的批评
    五、恻隐作为“道德源头”的含义
    六、平心而论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七、单纯恻隐之情的不足和可能发展
    第二章 仁爱
    一、对传统孝道的分析
    二、现代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三、传统社会的夫妻关系
    四、现代社会夫妻之间的爱
    五、友爱与博爱
    六、博爱是否能从亲亲之爱中推出?
    第三章 诚信
    一、作为严格的道德概念的“诚信”
    二、信与义关系的历史分析
    三、如何规定作为基本义务的诚信
    四、我们为什么不应当说谎?
    五、我们是否要拒斥一切谎言?
    第四章 忠恕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为什么不说“己所欲,施于人”?
    三、难于实行忠恕之道的几种情况
    四、“一以贯之,终身行之”的含义
    五、为什么忠恕可以“一以贯之,终身行之”?
    第五章 敬义
    一、“义”字的诠释
    二、义务的客观性
    三、对义务的敬重心
    四、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五、由履行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
    第六章 明理
    一、义理的普遍性
    二、义理的普遍性对利己主义的排除
    三、义理的普遍性是否还要排除一种高尚的自我主义
    四、什么是道德观点
    五、走向道德观点的转换
    第七章 生生
    一、作为分析范畴的“生生”概念
    二、传统的“生生”观念
    三、近代“生生”观念转变的必然性
    四、以严复为例看近代“生生”观念的转变
    第八章 为为
    一、古代“出入之辨”
    二、再论退隐与进取
    三、“出处之义”是否已经过时
    四、先儒“出处之义”
    五、士人出处的历史困境
    跋 有关方法论的一些思考和评论
    一、思想的意义
    二、系统的思考
    三、分析的方法
    附录
    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
    “良知”伺以为“良”?
    ——答倪粱康兄
    良心、正义与爱
    ——两种伦理的划分
    索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