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前期创造社同人自传文本研究 刘海霞 著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刘海霞 著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海霞 著著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9-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9-01
    • 字数:225千字
    • 页数:280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912402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复旦大学出版社

    前期创造社同人自传文本研究

    作  者:刘海霞 著
    定  价:28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页  数:280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9124026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前期创造社同人自传文本研究:以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为中心》以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将生平细节与自传文本相结合的方法,以纵向的历史顺序梳理同人间共通的成长节点,以横向的动机阐释来比较考察创造社群体在性格的养成及思想观念上的异同。并借鉴西方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理论和现代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对创造社同人的自传文本进行梳理与人物对比分析。全书将创造社代表人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比较,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作者简介

    刘海霞,江苏丹阳人,1977年生。1996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2003年进入复旦大学靠前文化交流学院从事留学生语言及文化教学工作,并担任汉语教学中心三室教研室主任一职。2015年获得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自工作以来独立编写教材2部,参与多项省部级及校级项目,发表了包括核心及海外期刊在内的近20篇学术论文。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创造社同人自传写作的发生机制
    第一节自传写作的历史渊源与时代文化背景
    一、古代自传的源流与影响
    二、西方自传作品的接受
    三、中国现代自传理论的影响与自觉
    四、创造社同人身处自传创作的时代热潮
    第二节创造社同人自传写作的现实缘由
    一、高压政治环境的影响
    二、生存之迫与个人环境所限
    三、自我回顾与自我辨明中形象的重塑
    四、受众的需求及对作品诠释的期待
    第二章范畴的界定及前期创造社同人自传文本概貌
    第一节范畴的界定
    一、自传属性及文本类别的界定
    二、真实性原则下的叙事选择
    第二节自传文本篇目的梳理
    一、郭沫若自传文本篇目及内容概述
    二、郁达夫自传文本篇目及内容概述
    三、张资平自传文本篇目及内容概述
    第三章自传文本中的童年叙事及其个性的养成
    第一节故土与家族
    一、家乡环境与风土人情
    二、出生及家族的历史渊源
    三、人生最早的领路者
    第二节过渡时代的教育经历
    一、私塾启蒙与旧学根基
    二、亦中亦西的学堂教育
    第三节青春的叛逆与哀愁
    一、经济窘迫下的心灵创伤
    二、左冲右突中的愤懑与叛逆
    三、情感的初生与性意识的萌动
    第四章成年叙事的共通与思想观念的驳杂
    第一节殊途同归的留学之路
    一、不同的赴日机缘及感受
    二、拼搏精神与精英意识
    三、实业报国与向学愿望
    第二节文学志趣与创作理念上的新与旧
    一、传统文化积淀中的阅读偏好
    二、异域文学浸润下文体选择与创作意识的自觉
    三、新旧文艺的互动共生
    第三节复杂的日本情结
    一、对日本物质文明的褒扬
    二、日本都市生活的诱惑
    三、对日本国民精神的礼赞
    四、民族受辱与个人情欲受挫下的哀鸣
    五、复杂的对日情结在自传中的体现
    第四节创造社同人的集结与离散
    一、有关创造社经历回顾的自传梳理及分析
    二、新知识群体的形成过程
    三、创造社的问世及各自贡献的体认
    四、偏执的理想追求与融入现实的事功意识
    五、方向转换途中的趋同与疏离
    第五节创作社同人自传中的婚恋世界与情爱观
    一、旧时代的婚姻枷锁
    二、新时代精神感召下爱与性的放纵
    三、自由婚恋时代的沉疴与旧习
    第五章创造社同人自传文本的艺术贡献及审美风范
    第一节性的艺术贡献
    一、“史诗”式的自传文本
    二、文体内涵的建设与理论贡献
    第二节独特的审美风范
    一、直抒胸臆的感伤情怀
    二、中西诗歌的古今交融
    三、张弛有致的深层结构
    四、对自然风物的审美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