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 王小盾 著作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王小盾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小盾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1-01
    • 字数:331000
    • 页数:856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127658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

    作  者:王小盾 著作
    定  价:78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01日
    页  数:856
    装  帧:简装
    ISBN:9787301276587
    主编推荐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
        通过个案说明我们和神话时代的人是什么关系,我们和无文字的人群是什么关系,我们是否真的具有文化上的优越。
        通过开放式的话题讨论,提升读者的学术兴趣和进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通过对中国史前阶段神话、艺术、科学的解读,讲解史前中国人获得知识的过程。
        作者学养深厚,思路开阔,本书实为多年来作者在分项研究成果上的一个推进,话题有趣且不失严谨。
        书稿原为课堂讲稿整理而成,深入浅出,适合作为学术普及读物。

    内容简介

        中国智慧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古典哲学形成以前的“前经典”阶段,二是用六经施教以后的“经典”阶段。在前一阶段,人们的公共知识主要是在仪式场合形成的,是通过口语和图像来传播的,因而使用了特殊的符号方式。后人不深察,往往凭狭隘的经验作简单化的理解。为了找到真相,《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从上古神话、上古艺术、上古仪式与科学等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切片加以剖析,认为神话、艺术、科学代表了上古中国人智慧的主要内容,并用具体例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1.我们和神话时代的人是什么关系;2.我们和无文字的人群是什么关系;3.我们是否真的具有文化上的优越。

    作者简介

        王小盾,笔名王昆吾,江西省南昌市人。温州大学教授。曾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从1993年起,先后担任这几所学校的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早期文化研究、中国音乐史和音乐文献研究。著有《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1989)、《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1990)、《汉唐音乐文化论集》(1991)、《唐代酒令艺术:关于敦煌舞谱、早期文人词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1993)、《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1996)、《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1998)、《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2002)、《词曲研究》(2003)、《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2003)、《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2003)、《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2007)等书。这些成果曾获得中国图书奖荣誉奖、全国很好古籍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null

    精彩内容

        鸱龟神话见于《楚辞·天问》。关于这个神话,以前人谈得不多;今天把它提出来,是因为它涉及两个问题。
        靠前个问题是太阳神话。我们都知道,每个民族都会崇拜太阳,中国的太阳神话大致上有四个母题 。靠前个母题是说太阳、月亮的出生和降落:它们出生在东海之上,在“汤谷”当中洗浴,然后进入西北大荒之中。第二个母题是说太阳居住在神树之上,九个太阳居在下枝,一个太阳居在上枝。这种神话流传很广。比如成都附近有一个史前遗址叫三星堆,其中出土的青铜太阳树就表现了这一神话母题——这棵太阳树上有九只鸟,所代表的就是降落到树上的九个太阳(图1-01)。第三个母题是说:太阳是羲和生下来的。第四个母题则是说太阳被“乌”这种鸟负载着从东方飞到西方。
        关于第四个null

    目录
    导言  关于“经典之前的智慧”和“神话” 001 单元  神  话 讲  从“鸱龟曳衔”神话谈起 021 一、关于太阳神话和“鸱龟曳衔” 021 二、鸱、龟在上古的符号意义 023 三、关于太阳在晚上的运行 031 第二讲  从“鸱龟曳衔”神话看上古神话 038 一、对“鸱龟曳衔”神话的解释 038 二、讨论一:神话体系、仪式和神话研究的方法 039 三、讨论二:神话的符号表达方式 043 四、结语 052 第二单元  艺  术 第三讲  饕餮艺术 061 一、“狞厉的美”和其他 061 二、从古记录看虎噬人器物 071 三、饕餮艺术的思想内涵 081 第四讲  上古艺术的符号意义 093 一、饕餮纹和兽面纹的关系 093 二、饕餮艺术的起源和早期历程 100 三、对饕餮艺术若干形式元素的分析 114 四、结论:早期艺术是人神交通的工具和符号 131 第三单元  科  学 第五讲  武王伐殷天象和上古天文学 143 一、从武王伐殷天象谈起 144 二、武王伐殷天象的图像表现 152 第六讲  上古天文学的知识特质 163 一、上古宇宙观的科学原理 163 二、古人对太阳和恒星视运动的观测 171 三、关于月亮和行星的视运动 177 第七讲  上古天文学的文化特质 184 一、太阳祭祀和十二支的起源 184 二、从火历看“绝地天通” 196 三、结论:上古科学联系于对彼岸世界的长期观察 206 第四单元  理论总结 第八讲  上古符号与思维 227 一、关于上古智慧的符号特质 227 二、上古中国人的符号理论 234 三、从仪式角度看上古符号 244 第九讲  上古符号与语言 256 一、从语言文字角度看上古思维的特性和价值 256 二、上古图像同语言的关联 272 三、关于上古图像语言的词汇功能 279 四、关于上古图像语言的语法特点 286 第十讲   经典世界和前经典世界的隔阂与沟通 302 一、《老子》“始”“母”“名”“道”等概念的原型 302 二、从老子哲学体系看“近取诸身”的思维方法 315 三、从上古图文献看孔子诗学 321 四、从孔子看前经典世界向经典世界的过渡 331 第十一讲  关于“天人合一”与“轴心突破” 342 一、问题的提出 342 二、关于“思想”和“天人合一” 348 三、关于“巫”和“史” 354 四、关于经典的形成 368 五、结语:以孔子的眼光看经典之前 395 后  记 408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